2月1日,在我院主办的“中国旅游研究院年度标志性成果发布会”上,我院国际研究所(港澳台研究所)所长杨劲松博士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3-2024)》
报告指出,自从2023 年年初我国开始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举措之后,我国出境游市场开始重启,在经历了寒冷凛冽的冬日后走向万物复苏的春天。随着我国旅游市场动能和居民出境游意愿的增强,亚太地区的国际旅游复苏节奏有望明显加快。2023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 8700万人次。预测2024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30亿人次。
一、2022-2023年出境旅游: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交织
图1 2014年-2023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
从出境目的地结构上看,我国出境游客分布继续保持稳定态势,以进程目的地为主。港澳作为出境主要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持续扩大。
长期的确定性因素。国民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态势,从经济面上保障了出境旅游市场的持续复苏和未来发展。人口是旅游需求的基础,也是出境旅游需求的基础。我国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红利期,有利于保障出境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激发人民的旅游需求,有利于出境旅游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在持续改善,持续消解曾经的空间障碍,为出境游提供便利条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众多目的地国家进一步放宽对中国居民的签证,简化签证手续,启用电子签证,缩短办理时间,使入境更便利。
短期的不确定因素。出境旅游容易受短期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恢复压力、未来收入的预期、旅游安全问题、疫情带来的旅游从业人员流失问题和猴痘等传染病的突发、一些国家和地区收紧的签证政策和签证办理进程缓慢,以及近期国际政策形势不确定性都给出境旅游的恢复带来了现实阻碍。不仅如此,境外目的地国内旅游市场和其他客源地市场的快速恢复,导致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资源挤出效应明显。
二、现实与期待
高学历、年轻化的游客成为主流。中青年出境游客居多,22~41 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比例高达 82.8%;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学历的出境游客人数比例最高,合计约 74.36%。出境游客的职业中,自由职业者所占比例最高;城镇居民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群体。
职业分布广泛,中等收入、一二线城市的游客出游态度更加积极。2022年受访的出境游客以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居多。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0万 ~20万元。一、二线城市的城镇居民出游积极,其中一线城市占比 35.30%,二线城市占比34.40%。
网络成为出境游客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加注重体验感。网络是出境游客主要的信息主要来源渠道。游客在出境旅游前搜索的信息以交通信息为主;其次为住宿信息、旅游价格信息和旅游地民俗风情等。受访出境游客更关注交通便利性与当地物价,更期待新奇体验,迫切需要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住宿和特色饮食是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因素。受访出境游客更关注交通便利性与当地物价,更期待新奇体验。在住宿方面,游客从以选择中等价位酒店为主转向以经济型酒店为主,接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入住经济型酒店;三分之一的出境游客选择中等价位酒店,选择入住豪华酒店的游客比例有所下降。
游客出游意愿更加多元,新兴旅游目的地逐渐进入游客视野。受访者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游客有意愿前往欧美进行旅游,其次为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具体到国家或地区,靠前目的地依次是香港、日本、澳门、韩国、台湾、英国、法国和德国。2023 年以来,中国游客的出境选择更为多元化,欧洲、北美洲、非洲等占比提升,亚洲国家和地区仍然位列榜首。
三、修复、行动与未来
2023 年,出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修复的重任,政策的衔接、产业链的重构和完善,以及市场主体重振旗鼓,都需要经历艰难的磨合进程。
未来我国出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依然取决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积极的因素是明显的。比如,日益深入人心的世界旅游共同体理念为出境旅游发展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关注的重点,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保障了出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的出游习惯也为出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国际客运航班有序恢复运营和签证服务的持续恢复并不断优化也为出境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整体上看,出境旅游供应链的恢复进程也将越来越快。
形成阻碍的因素也同样明显。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有损便利化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发展进程同样存在不确定性,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出境旅游意愿。市场主体所面临的供应链问题还需要时间才能得到根本地缓解。中国游客越来越多选择出境游的同时,其面临的安全风险敞口也越来越大。
综合考虑这些变量,积极因素仍然是主流,积极乐观应该是未来出境旅游发展的主基调。
(原题:《《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在线发布》)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