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谁在小红书平台上为“有毒”旅游攻略推波助澜?

来源:FUN WORLD

近年来,随着追逐热点出行成为年轻人旅游的重要模式,攻略帖成为年轻群体出行的重要参考。然而,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红打卡地”攻略当中,有些并非正常的景区,安全并无保障,甚至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雪厚打滑且坡度大,周围荒无人烟,不做自驾和徒步准备计划不可能安全返回……这是某旅游爱好者描述被小红书平台“种草”后去过的一个名为桦皮岭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随着追逐热点出行成为年轻人旅游的重要模式,攻略帖成为年轻群体出行的重要参考。然而,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红打卡地”攻略当中,有些并非正常的景区,安全并无保障,甚至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前有新闻媒体曝光,后有社交平台相关整改、监管措施,但网上各种“有毒”的网红旅游攻略却屡禁不止。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个个“野景点”的火爆,离不开各种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作为文旅相关主管部门以及社交平台,有义务、有责任扎牢这些“网红攻略”传播的“监管篱笆”。

微信图片_20240130142915

危险的“毒攻略”

1月22日,“小红书博主引导网友穿越军事重地”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榜,并引发网友针对小红书平台“网红打卡地”攻略安全性的热议。截至当天15:15,该话题的总阅读量已超过1.8亿。

据了解,近期有博主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槐山矶石驳岸的拍照攻略。在攻略中,该博主无视“军事重地,禁止进入”的警告标志牌,不仅进行拍照,还引导网友翻越围栏,声称该方法“简单快捷”。

作为内容展示和传播的出口端,社交和资讯平台不仅要有高于普通游客的专业认知,也要有相应内容的敏感度。很明显,此次小红书平台并没有尽到相应的监管和巡查责任。

根据小红书平台2021年12月24日生效的《小红书社区规范》,平台排查违规内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人工排查;(二)小红书算法系统对一定周期内的数据进行排查后,抓取到异常数据。小红书会基于其独立认定的事实(违规性质、严重程度),采取限制展示、禁言、账号封禁等处理措施。这也意味着,基于小红书平台规范,其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毒”攻略应当通过人工排查和算法系统及时筛查从而删除违规内容。

然而,此次“小红书博主引导网友穿越军事重地”事件当中,博主上传的内容虽然没有带“军事”话题,但标题内已有“禁区”二字,如果平台在算法筛查中将“禁区”设为敏感字体,用户发表的内容将属于异常数据被识别。再加上用户上传的照片中有“军事重地 禁止进入”的内容,人工审核也没有排查出违规内容。这凸显了小红书平台排查违规内容的措施并不完善,存在漏洞。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冬光律师认为,参照《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于侵权行为的有关规定,平台在知悉发布内容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后应采取断开链接,删除内容等措施。如若平台不及时采取措施的,对于损失扩大部分和发布者共同承担违法责任。

事实上,这已不是2024年以来第一起因“网红打卡地”而引发公众对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旅游攻略的安全性提出强烈质疑的事件。

2024年1月11日22点17分左右,在南京某大学就读的一名大学生和另外两名年轻人通过所谓“网红打卡攻略”介绍的方法,进入南京西站内“打卡”拍照。该大学生在攀爬列车车辆时被被高压电弧击中坠落,造成全身50%烧伤,目前该名大学生仍在医院ICU救治。

一位有着多年户外旅游经验的网友表示,自从意识到类似的“网红打卡攻略”容易对缺乏户外旅游经验的游客造成安全风险后,自己已停止并且呼吁身边的朋友也停止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发布这种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种草”贴。

然而,意识到这种安全隐患并采取停更的博主还是少数。如今,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依然能找到一些博主晒出的在南京西站内站台、铁轨、绿皮火车上拍摄的照片、短视频。

1月29日,小红书官方账号“薯管家”发布《关于上线“风险地点”举报专线的公告》称,从即日起,小红书App上线“风险地点”举报专线,如用户发现任何危险目的地、危险行为、不当游玩攻略等内容,均可点击笔记上方进入“举报入口”,选择举报“风险地点”,平台在核实后会快速处置。

摄图网_500559046_推动反抗拒绝标签(企业商用)

©摄图网

为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随着自由行热度不断上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对旅游出行决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一些涵盖废墟、矿洞、峡谷、森林、水库、水坝等地点地貌的小众地方经过社交平台的各类标签和宣传后,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景点”。

一些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和关注度,甚至不惜哪里危险就哪里出“攻略”,怎么刺激就怎么“出片”。这些野蛮生长的“网红打卡攻略帖”因为暗藏人身安全隐患,成为饱受诟病的“有毒”攻略。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因“网红打卡攻略帖”前往“野景点”旅游打卡而遇到危险甚至遭遇安全事故的新闻层出不穷。

2022年8月13日,四川彭州龙漕沟(属于未开发景区)突发山洪,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事发前,一些旅游网站和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宣传龙漕沟徒步、露营、玩水的推荐内容,个别旅行社甚至直接将龙漕沟规划进旅游路线。

2022年8月20日晚,一女子在南京浦口区享堂水库玩桨板时不慎落水身亡。事发前,有不少人慕名来此划船、玩桨板。

另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河南、广东、新疆、香港多地先后发生了因“网红打卡地”造成人员伤亡的旅游悲剧。

其中,2023年1月22日,河南省三门峡大坝下游,有人翻越河道边的铁丝网,在河道旁拍照打卡。当天下午,因上游涨水引发水位上涨,多名游客被冲走,致两人死亡。

2023年8月9日,十余名游客在四川雅安雨城区鱼鳞坝游玩打卡时,突遇河道涨水,多人被冲走。根据当地人民政府事后发布的通报,涉水人员中7人遇难、4人获救。

为何社交平台上的“毒”攻略屡禁不止?张冬光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毒”攻略恶意营销,容易博人眼球,带来流量。通常“毒”攻略都立足于网友的需求点,要么能够满足大家猎奇的心理,要么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捷径,这些主题都自带较大流量,再加上一些营销,很容易获得关注,在流量和利益的驱使下,这类“毒”攻略层出不穷。

其次,博主法律意识淡薄,有侥幸心理。不少博主认为“毒”攻略只是提供建议,并不是实施具体的行为,所以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再者,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监管疏忽,惩治力度弱,警示教育效果不理想。尽管此前小红书平台启动了旅行垂类处置专项行动,针对站内危险景点推荐等问题上线了包括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野生景点内容进行排查和贴条提示等多项处置措施。然而,小红书平台对于用户分享的内容以《小红书社区公约》的形式提出建议和要求,更像是一种倡导,而非禁止性规定,监管过于柔和,对于违规者的处理一般是禁言或封号等手段,起不到威慑作用,一定程度上纵容和滋长了“毒”攻略的存在。

暨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观志表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治理理论和能力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步伐,由此形成的空白点不仅被少数人用来牟利,还使得社交平台的“有毒”旅游攻略层出不穷,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做损害他人甚至国家利益的事情。

如何扎牢“监管篱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网红打卡地”乱象也对当地的文旅监管部门提出新的挑战。

以“四川雅安雨城区鱼鳞坝多人遇险事件”为例,事发位置是一处水利设施,并非旅游景点,雅安市雨城区文旅局也从未对外宣传过它是景点。而且,鱼鳞坝两边都有栏杆,坝边设有“危险请勿涉水”的警示牌。但即便如此,事故发生前,仍有人不顾提醒前往坝边拍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因为“毒”攻略不断出现的“网红旅游景点”安全事故也启示我们:自发分享不能成为商业推广的外衣,指望所有博主和游客都能自我约束更不现实,规范网络攻略帖,文旅监管部门、社交平台的责任不能少,要在内容出口端和网红打卡地现场扎牢“监管篱笆”。

董观志认为,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加强对平台以及博主们的内容管控并不难,只要把握住信息传播的源头和途径,所谓“网红打卡攻略贴”带客就不是问题。此外,无论博主的攻略多么诱惑人,最终都要带客进入现实场景中去的,只要现实场景的业主单位能够坚守责任加强管理、疏而不堵,“毒”攻略就难有发挥作用的机会。

张冬光表示,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建议文旅监管部门、社交平台可从以下八个方面加强“网红打卡地”攻略的监督管理:

一是制定规范标准,明确“网红打卡地”攻略的发布要求,包括信息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是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配备专业人士对涉及军事重地、敏感地区攻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进行审慎评估;

三是要求发布攻略的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确保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降低虚假信息和不实攻略的传播;

四是要通过教育宣传活动,引导用户理性发布信息,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提醒他们在发布攻略时考虑到公共安全问题;

五是建立用户反馈机制,让用户可以举报虚假攻略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攻略,平台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是社交平台与文旅监管部门要建立合作机制,分享信息、加强监管力度,形成多方合作的监管网络;

七是明确发布虚假攻略或涉及违法行为的责任,对违规行为进行法律追责,起到震慑作用;

八是利用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算法,对攻略进行自动识别和筛查,提高审核效率。

总而言之,无论是各地的文旅主管部门,还是各大社交平台,都要多关注网络信息,多做风险阐释,在媒体上增加理性声量,以更多的实际行动,切实维护网红打卡的安全秩序。

原题:《屡禁不止!谁在小红书平台上为“有毒”旅游攻略推波助澜?》)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谁在小红书平台上为“有毒”旅游攻略推波助澜?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