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从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上传出消息,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假日市场繁荣有序。呈现以下4个特点:
一是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开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于4月23日举办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五一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主场活动,组织各地和支持机构以“春暖花开 我要旅游”为主题,于五一前陆续推出系列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并启动实施“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3.1万场,同比增长417.5%;票房收入15.19亿元,自2012年开展数据监测以来,演出首次与电影票房持平,同比增长962.2%;观众人数865.49万人次,同比增长333.2%。携程、美团、飞猪、大麦、保利文化等支持机构围绕五一假期,推出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优惠套餐,互联网平台上的酒店预订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二是文化和旅游惠民措施激发消费热情。结合五一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活动主题,全国共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2万余场次,涵盖演出、展览、演唱会、音乐节、非遗体验、数字文化、主题公园、休闲娱乐、景区景点、餐饮住宿、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多个门类,各地纷纷实行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措施,发放消费惠民补贴约4亿元,吸引2亿余人次参与。
三是跨省中长线游、周边游和热点景区高位运行。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出行距离和消费活跃度创下历史新高,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均有提升,300公里以上的跨市、跨省游热度明显走高。活跃的夜间经济激发消费活力,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代表的夜间消费热门目的地,推动精彩的夜生活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达8561.6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5.87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03.8%。
四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显。假日期间,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等成为旅游新时尚,各地推出看展式社交、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等文化地标热度不减。三星堆考古研学、川剧变脸非遗研学、青岛海洋军事展览馆爱国主义研学、西溪湿地农业研学等吸引大量游客。五一假期,全国音乐节、演唱会票房收入6.46亿元,其中,跨城观演人数占比超过50%,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酒店预订量升高;旅游演艺持续火爆,大中型旅游演艺票房收入5.76亿元。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麦田音乐节门票售罄。音乐节的热度在五一之后仍然保持,上周末,河南的云台山音乐节2天现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
(原题:《【观察】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出的4个新特点》张振鹏)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文化和旅游消费呈现出的4个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