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与度假酒店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在行业内一直对民宿和度假酒店体系没有直接的约定。行业内仅对民宿这个业态进行了相关的学术约定,但在中国度假产业的发展中,一直呈现多元、多模式、各种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的局面。很多人将所有开在乡村位置的度假产品统称之为民宿,以及城市中有些文化特点的住宿产品也称之为民宿。
而爱彼迎等短租平台的发展,也让国内城市小区里的短租房也称之为民宿。度假产业住宿产品需不需要区分,如何区分,如同城市酒店那样分类,也是当下必须要解决和实现方向性革新的必然。
1.如何理解“中国式度假”
民宿和酒店其实都是一样,特点是一种产业出来面世后,跟风者迅速占据这个板块并形成竞争或者饱和,在没有行业标准的情况下,都是市场跟风或者自我探索又或者迎合市场需求而不断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产品。
在流量旅游时期,也必然会有很多畸形产品出现。进入到品质旅游时期,就是拼产品了。
民宿的定义更多是一种民宿主人文化,一种对闲置住宅进行改造而保留乡土本来风貌对外经营的产物。
民宿更多地和情怀挂钩,这种情怀实际上是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需要的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民宿主人或民宿客人,都是为了追求这种生活而走。
但中国民宿的发展,从硬件、配套、装饰上来讲,已经超越了民宿的范畴。尤其是大理丽江、莫干山、阳朔等一众民宿集中连片目的地的开发和发展,让民宿这个产业走向超越概念的方向。
2.中国民宿发展的制约
古镇类民宿产品因其产品和空间的局限性,逐步走向没落,能生存下来的也是具有独立院落,空间足够丰富的产品。而景区景点的民宿大都朝着度假目的地酒店方向去走,体量更大,空间更大,内容更丰富,服务更完善。
乡村民宿其实在这些年走得非常艰难,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民宿发展受到一些条件和基础的制约,以及土地和建筑属性的限制,所以对于乡村民宿的投资就会受到限制。
但是,随着乡村振兴大战略的开启,乡村民宿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今年疫情结束之后,各地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抓手,从而在政府的驱动下,乡村民宿开始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政策和解决土地问题在当下变得相对容易。
但乡村民宿的投资主导方是政府,而原来的民宿则纯粹是个人投资行为,度假酒店则多是集团行为,国企行为。
中国的第一代民宿起源于农家乐,后来又有了洋家乐、渔家乐等。后来学日本,学台湾省,逐步升级换代。可以说,目前中国民宿的硬件条件是远超日本和台湾省的。
当民宿越来越多,行业也内卷,民宿装修也越来越豪华,设施越来越丰富,逐步开始走精品化酒店之路,其实很多精品民宿的本质已经不是民宿,而是一个新型的度假产品,是精品酒店。
在如今,越来越多的景区、目的地的民宿被度假酒店所取代。民宿被迫升级,开始向度假酒店的方向迈进。从早期的“老板娘文化”,到度假产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之路,民宿与度假酒店的距离越来越近,直到重合。
3.民宿向度假产业的过渡
岭南山海民宿集中区成就了别具特点的民宿集群;传统徽乡民宿区更是以徽派建筑为代表形成了建筑特点的民宿连片区;西北高坡民宿区如中卫、西安等地创造了非常具有特点的西北风情。
所以说民宿与乡村是密不可分,我们在这里先把民宿与城市短租房做一个切割,城市里的高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宿。
民宿的野蛮生长也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危机。从早期民宿的高回报到如今大多数民宿入不敷出的状况看,民宿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行业的变迁、城市连锁酒店的发展、客群喜好的改变都对这个行业带来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度假酒店还是民宿,都是依托度假产业的深刻赋能,都是为度假人群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
度假酒店与民宿的界限逐步变的模糊。这一块要从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客群消费喜好变化角度来分析,主要消费年轻人的民宿及度假酒店产业面对的客群基本为同一个人群,这一人群目前的消费观逐步变为多元化与个性化并存。
4.民宿与度假酒店的界限
成都青城山、峨眉山的禅驿酒店、六善酒店、蓝光己庄度假酒店等都为各地传统旅游区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住宿场地,而且功能更为丰富,配套更为齐全,更好的卫生和服务。
随着文旅大产业的发展,未来这些地区规模化的度假酒店将逐步增多,进一步挤压传统民宿的生存空间,并进一步催化低端住宿产业淘汰和升级。
度假酒店的形态一方面是城市酒店一部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度假民宿的升级孵化,只是他存在于商业用地与房产性质上,更多元化的配套和更为全面的服务及管理系统,更大的体量。
度假酒店基本存在于度假景区及度假城市,与乡村相去甚远,但也相辅相成,互为妯娌共进关系,都受行业特点影响,冷热交替,共度季节性危机。
度假酒店的定义不单是开在与度假有关的地方,更多的是拥有完善的度假配套产业,如温泉、亲子乐园、养生、山道、高尔夫、游泳池;或者靠山、靠海有沙滩、靠江靠河靠湖等自然景观,这些才是一个度假酒店的特殊标签,还有一个标签就是酒店在地文化的呈现。
5.民宿与酒店如何共存
度假酒店脱胎于民宿,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度假功能,从度假目的地的角度为多元化的客人打造一个舒适性的度假场所。无论度假酒店还是民宿,对环境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无论从城市度假还是目的地度假再到乡村度假产品,度假产品综合体化是未来的一个核心方向,度假产品不再单一地依靠住宿单元来实现收益,而是要更好贴近消费者需要展现多元化供应。
从在地文化的植入到餐饮、亲子、自然、康养等配套的植入,更多地满足三天两夜的客人度假需要,这才是产生高溢价的方向之一。
从目前国内复星旅文的地中海俱乐部、开元森泊再到大乐之野、君亭等集团,都在探索或者发展各种多元化度假产品,从度假酒店到度假综合体再到城市更新产品。
未来的十年,一定是国内度假市场的战国时期,利用这几年国内大循环这个间隙,好好打造出自己的产品线。市场上不怕同质化,而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差异化产品面世,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6.民宿的终极“退变”
但乡村民宿有其发展的空间,与度假酒店并存发展。市场改变并不会让一种概念消亡,而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物种产生。
而民宿将成为一个乡村生态的补充,从住宿这个角度讲,民宿与酒店也必然是连锁化的产物。但民宿的连锁化难度是非常大的,民宿是因为理想和情感的碰撞而产生,民宿主人与客人产生的情感共鸣。
而连锁化之后,这些民宿赖以生存的因素将会消失不见,这也会成为制约民宿连锁化的因素。
这背后的改变就是民宿必然酒店化,民宿的根源将从民宿主人朝着文化呈现方向介入,就是进入产品为核心的时代。民宿是一种本土乡村文化是载体,是文旅产业的重要力量,情怀是基因,但不是根本。
所以民宿与度假酒店的未来都是一种目的地的呈现,这种目的地的核心是产品为王,服务至上。
(原题:《民宿与酒店在度假产业中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行走的凉鞋)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民宿与酒店在度假产业中的界限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