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中国是世界公认美食第一大国,又因中国幅员辽阔,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的不同影响,各地区、各民族的美食各具特色,甚至成为旅游环节不可缺少的一环。
当旅游目的地面临巨大市场竞争,以美食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开始变多,美食节庆、美食打卡地,甚至衍生出了美食旅游。
顺应内地居民赴澳旅游电子签注恢复办理的热潮,11月4日,携程美食林榜单在澳发布,七千家美食餐厅上榜,澳门希望通过打造更多美食地标,促进当地文旅发展。
以澳门为代表,希望用美食打动游客的目的地不在少数,但受疫情影响,以美食带动旅游,更多的似乎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美食旅游多样化
旅游六要素中,“吃”占据首位,在短视频平台与社交平台上,就有博主为吃一顿地道的火锅去重庆打卡,为吃到最油润的烤全羊开车去内蒙古。
其中,以美食见长的澳门等目的地更是游客出游的首选之一。
澳门在2017年获评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通过挖掘当地美食,将有助澳门进一步深塑“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品牌标签,吸引更多美食客流。
随着近两年旅游线程缩短,为吸引更多游客,美食在旅游环节中的重要性开始凸显,以美食为主打的旅游节和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多。
首先是多类的美食节活动,如“好吃好玩享福味”福建旅游美食季主题活动中,美食接力直播主演播室被打造成“深夜闽菜馆”;香港美食嘉年华设超290个摊位和4个主题展区,除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购物和娱乐体验外,亦为香港中小企推广和销售搭建平台。
©摄图网
还有些外国旅游局通过与餐饮品牌、OTA合作,推广当地美食,沙特阿拉伯旅游局就曾在近期与凯撒旅游在京推出“沙特阿拉伯美食节”活动,活动期间游客前往指定餐厅,即可享用美食节定制双人套餐。
除以上较为多见的美食活动外,美食与旅游结合的方式也愈发多样。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美食旅游“护照”,完成9道省级特色美食打卡的市民和游客将获文旅局精美礼品。
河南平顶山某条小吃街的每家餐饮摊贩都是一节“绿皮车厢”,30节车厢摊位绵延两百多米,尽头处还有逼真的内燃机车火车头模型,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沙县小吃竟然还打造了“吃货小队”IP,以宣传沙县小吃传统文化为内核建造了沙县小吃文化主题乐园,与沙县小吃文化城配套形成“吃住行游娱购”一体化的特色旅游体系。
澳门在每一站的“澳门周”大型线下推广活动中,都安排了澳门美食推广环节;今年的“第十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邀请了内地4个“美食之都”,包括成都、顺德、扬州及淮安,以及澳门的知名厨师,线上线下展示厨艺。
据悉,澳门将持续加强与携程等平台合作,深化“旅游+美食”的联动融合,进一步提高澳门作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全力扩大客源。如携程美食林“全球餐厅精选榜”颁奖典礼去年就落地澳门;今年,携程则联合金沙中国于元宇宙之上首次搭建澳门伦敦人综合度假村实景模型,将美食和旅行资源数字化,实现美食旅行行业与元宇宙结合的成功探索。
“美食在人的旅游需求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对有些专注美食的游客来说是核心吸引物,当游客出游半径被缩小,以美食为旅游目的之一的产品突破传统旅游吸引物概念,体现旅游的生活化趋势,突破传统资源观点扩充资源范围,对吸引游客前往目的地体验有较大吸引力。”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教授表示。
美食旅游线为何行不通
美食大多是城市的营销手段之一,被用来吸引游客关注,但美食节、美食餐厅等宣传方式因位置固定等原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国内从几年前开始就已经注重在列车上增加美食元素。
©摄图网
2020年9月,首趟西南环线“熊猫”旅游专列Y982次列车从成都站始发,该旅游专列首次打破了出发地整趟专列发车模式,将起止地点投放在全国各地,专列由成都集合出发,到重庆结束,给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和灵活的出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列还被成为“最好吃”的专列,因为专列途经四川、贵州、重庆,并且对途经的重点景区都有停留,游客们可以一边游览景点,一边大快朵颐。
将美食与旅游结合并不是国内的专利,今年5月,法国上线“美食之谷”线路,通过32项体验项目加深游客对当地生活与风土人文的深度参与性,包括逛第戎老城的菜市场和老字号食铺、阿尔黛什峡谷岩洞中品尝美酒佳酿等。
对比来看,国外的旅游产品更多的是直接将美食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吸引物,而国内的旅游产品虽然同样将美景与美食紧密联系,但不太一样的是,国内以美食为主的旅游路线数量总体较少。
针对这一特点,原神舟商务旅行公司总经理黎明表示,国内旅行社很少有专门的美食旅游路线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个层面,国内普通游客出游大多以观景、休闲目的为主,偏好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若在产品中加入更多美食元素,则会增加路线成本,不仅加重旅行社营收负担,而且众口难调,更易引发游客挑剔。
第二个层面,游客群体中偏好品尝美食的部分游客会更喜欢现场亲身寻找探索体验当地美食,而目的地的同一美食在食材上、烹调手法上价格区间相差较大,旅行社很难把当地有代表性的美食完美地推给游客。
基于以上两大因素,黎明并不十分看好以美食为绝对主导的普通旅游产品,他认为,美食元素大概率只能为目的地“锦上添花”,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示,随着国内定制旅游更加普遍,以美食旅游为代表的特色旅游线路数量也可能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寻找目的地的不同美味,跨越较多目的地的美食旅游产品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疫情限制。
“美食旅游当下最大的局限在疫情防控阶段下,客流的聚集是否符合防疫的要求;另外爱好美食的人群有限,如果市场基础不够大的话,可持续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旅游若想形成一定规模还需要调整符合大部分游客口味。”徐虹教授说。
尽管中华美食历史源远流长,但游客们对美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就像在长沙火爆无两的文和友在落地广州、深圳之后跌下神坛,美食一旦与旅游结合起来,游客能否接受被植入到旅游产品中的美食还需要重点关注。
对此徐虹教授认为,在目的地打造美食的过程中,注重美味的同时,也要注重打造独特的美食品牌声誉,形成当地特有的美食品牌,美食不仅要有历史积淀,还要有时代创新力,更要加入时尚的营销渠道和方式,从而吸引市场关注扩大影响力。
后疫情时代,伴随旅游市场的愈加细分,美食在旅游环节中的占比逐渐加重,甚至成为旅游产品中的亮点,但受限于成本、口味等限制,美食真正想要在旅游环节中成为主要吸引物,暂时还不够“分量”。
不过,在本地游顺势成为主流的当下,美食依然可以刺激本地游客消费,正因如此,餐饮以及企业对美食的探索仍不会停止,若一旦开放跨省游等远距离旅游,经过更多游客和市民考验过的美食也将最终提升目的地影响力。(品橙旅游Yangqi)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食”在路上,美食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