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然闭幕,“少年强则国强”,谷爱凌、苏翊鸣、高亭宇一战成名,在展现体育精神时,也让北京、冬奥、青年这些颇具活力的形象迅速成为国际关注点。
参照国际大多数冬奥举办地的品牌拉动和辐射影响,以及每一场冬奥都会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经验,本次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之后,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也正式进入“后冬奥”发展期,冬奥会的综合影响将为两地注入新的活力。
而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细读文件,几大机遇
规划显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总面积2.4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京延庆等7个市辖区和张家口崇礼区等10个区(县),并辐射北京和张家口全域范围。该区域内拥有25个奥运场馆、21个大众滑雪场、6项世界文化遗产、13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56个高等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较为富集。
©摄图网
在这么大的范围内,除了传统经典旅游资源,最大的IP和最吸引世界关注的亮点就是冬奥遗产、双奥之城。
为此,规划提出“一轴串联、三核引领、六区联动”的思路,将本次冬奥会的三大赛场及设施有效衔接,同时又将城市、草原等休闲内容及长城文化串联在一起,打造成立体、丰富、全面的旅游空间。
综合来看,规划较为落地务实,几大场馆定位清晰,可操作性强,主要有以下几大机遇:
冬奥冰雪主题——场馆利用、装备制造、冰雪旅游研学节庆等;
长城文化主题——京津两地长城资源丰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步道建设都在这一规划中有所体现;
旅游休闲街区——工业文化园区与街区的结合,旅游与文化、商业街区的融合;
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住宿业的提升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宇曾在规划前期对本规划给予建议,他对品橙旅游讲述了其规划背景。他说:“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交通、产业等多个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开展良好的深入合作。在这基础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规划围绕京张两地协同发展机制、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及探索解决京张两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从冬奥场地场馆遗产持续利用、纾困新冠疫情影响等重点合作领域,以产业融合创新为核心,体育文化旅游统筹谋划、统筹实施,将有效推进京张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带建设。”
李宇认为,这一规划将积极促进体育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和培育“冰雪体育+”、“冰雪旅游+”新业态、消费新热点,形成以体育文化旅游为主融合发展的企业主体、营商环境、市场信用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体育文化旅游赛事品牌,培育一批产业深度融合的体育文化旅游业态和载体,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将有力促进奥运经济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
分步实现,融合创新
近年来,“旅游带”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从长城、长江、黄河等国家大IP开始,大运河、万里茶道等新的旅游带也串连起多个省份的旅游资源。对于“京张冰雪文化带”来说,区域相对集中,规划较为细致,目标非常明确,关键在于落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指出,在具体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在空间战略安排上还是可以考虑以北京和张家口的结合部为前期发展重点,比如可以考虑将延庆、崇礼等作为发展的先行区或重点区,在生态价值转化、用地政策创新以及户外运动、冰雪经济、低空旅游、标准贯穿、品牌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通过在机制协同、政策创新、标准研发、宣传联动等方面赋予更多先行先试的措施,有助于逐步总结经验、促进示范带动,更高效地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近期的撰文中,厉新建也强调,冰雪旅游要跳出产业融入地方。他认为,冰雪旅游只有与冰雪运动、文化、装备制造深度融合,把冰雪之外的更多地方资源带入消费循环和产业链条,冰雪经济才能整体提升,否则只是“跛脚”的发展。
实际上,本规划中对此已有一定的考虑,如在“融合发展”章节中,明确了:“积极引导冰雪、山地户外、水上、足球、汽车摩托车、低空等运动项目产业布局,鼓励开发一批以滑雪、骑行、攀岩、皮划艇、滑翔伞、汽车越野、露营等为代表的户外项目”。“鼓励体育、文化、旅游机构和企业对接合作,支持跨行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体育文化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等。
这些都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各地区的工作抓手,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切实的工具加愉推进,这还有待各地区出台更详细的落实方案。
冬奥遗产,全员共享
早在2017年9月,北京冬奥组委就在总体策划部单独设立了遗产处,此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遗产理念和实践始终贯穿其中。2019年2月,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北京2022遗产战略计划》。北京冬奥会也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首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有专家认为,奥运遗产传承有两个重点,一是让合适的人员来管理场馆,二是赛事之后的项目运营同样重要。
©摄图网
厉新建表示,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冬奥遗产利用方面,不能局限在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而是要充分用好冬奥筹备及举办中蕴含的精神、冬奥在冰雪运动和休闲度假地市场号召力与社会认知度激发等方面影响力,很多时候后者甚至比场馆赛后利用更为重要。
他说:“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不会、也不应局限在某个年龄段的市场。不过,体育消费尤其是冰雪旅游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年轻市场又是冰雪旅游的主要人群,因此,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要从营销宣传、产品创新、体验优化、业态组合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年轻人的行为偏好。”
同时他指出,这一带状空间内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拥有长城等多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如何让古老的文化用时尚的、现代的、轻松的方式表达和呈现,如何处理好现代科技的赋能和传统文化的本真之间的关系让“有意思”和“有意义”有效结合,如何用庞大的旅游市场去释放尘封的文化光芒,都是不小的挑战,也是可以尝试的方向。
全员共享不仅体现在人群上,还体现在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共举、文化与体育并重上,“万里长城”与“万里茶道”交相辉映、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齐头并进,也是本次规划的亮点。
青年引领,效应传递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年轻一代运动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健康阳光勇敢爱国等特质成为了新一代的idol。如何创新创意激发年轻人的热情,用他们年轻的力量去唤醒古老的文化,也是后冬奥时代旅游发展的重要议题。
有报告显示,奥运会将带动基础建设、金融服务、通讯网络和旅游接待行业的发展,能够为北京和张北地区的现代化带来长期的好处,奥运会有利于提升举办国的形象,这种“软影响”的提升将为本地区带来更多游客和投资资金。
特别重要的是,冬奥会对于地区和产业的调整将十分巨大。这无疑也是本次冰雪体育文化旅游带规划关注的重点。
以举办场地首钢为例,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唯一一个在中心城区的雪上项目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永久性大跳台场地,被亲切的称为“雪飞天”。《今日美国》网站评论认为,首钢大跳台可能是北京冬季奥运会场馆建设最好的理念。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德说:“有一个可以接近观众的场地真的很酷……你甚至可以穿着运动鞋进来。”
而在《规划》中,新首钢未来不仅可以承接比赛、举办活动与会议,更是工业旅游、冰雪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受到年轻人的热爱,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厉新建也表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尽管主要源自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以及举办重大赛事和服务全面健身相结合的需要,但未来的发展核心在于文体旅的深入融合协同发展,有效构建文体旅产业生态共生、京张区域互动发展互促的基本格局。
无论是产业创新,还是奥运遗产的继承,2022年冬奥会仅仅是一个开始,它带给京张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它再一次让人们体会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让我们看到“旅游+”与”+旅游”的前景更为广阔,文体旅融合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后冬奥”发展,看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