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家“石室金匮”藏着哪些秘密?历经岁月洗礼的图籍档案,记录了哪些重要内容?这些都可以在位于南池子大街136号的明清皇家档案库——皇史宬中找到答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日完成对皇史宬的修缮和展览布设,封闭百年后,这座故宫边上的“神秘小院”正式开放团体预约参观。珍贵的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着古人的高超智慧和精良工艺,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
观展·解码:何为“石室金匮”?
皇史宬是我国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皇家档案库,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今有480余年的历史,其整体建筑及原始格局保存完整,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史宬是如何存放皇家重要档案的?在皇史宬正殿基本陈列“石室金匮皇史宬”中,可以一探究竟。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我国古代重视典籍档案的保管与保护,将其“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世鉴。“石室金匮”便是我国古人珍藏档案的重要方式,指把重要档案放入金匮中,再把金匮放置在石室内。其中,“金匮”是指金质的盒子,“石室”是指砖石砌筑的房屋。
皇史宬便是依中国传统“石室金匮”的贮藏理念,历时两年建成,专门用于存放明清皇帝的实录、圣训等珍贵典籍。进入皇史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皇史宬正殿,它是北京最大的无梁殿建筑,不用一钉一木,皆以砖石建造,是名副其实的“石室”。
跟随工作人员指引,步入殿内,便可一窥正殿内的细节:厚重的石门和墙壁、高大的石台基、东西对开的窗子、穹隆式的殿顶……为何这样设计?工作人员揭秘,这其实体现了皇史宬最重要的功能——防火,这样的设计更易通风,冬暖夏凉,使得室内整体保持恒温恒湿,整座建筑具有良好的防火、抗震性能,有利于档案文献的安全保管。
沿楼梯登上1米多高的大石台,32座明清两代金匮整齐排列,置于正殿中央,气势壮观。“这些明清两朝留存至今的金匮,饱经岁月洗礼,仍光彩依旧。”工作人员介绍,金匮在古代相当于收藏绝密文献的“保险柜”,每个约长1.35米、宽0.75米、高1.3米,使用楠木或樟木制作,外部包裹鎏金铜皮,可防虫蛀、霉变。
根据史料记载的金匮大小来估算用金量,平均每一个金匮需要用到近1公斤的黄金,可见皇家对于这些档案的重视。这也是保护皇家档案免受火患的第二道防线,金匮与石室,成为保护皇家档案的“双保险”。
金匮收藏的档案有何内涵?
明清时期,皇史宬主要收藏实录、圣训、玉牒、《永乐大典》副本、将军印谱等史籍典册。正殿的基本陈列中,配合金匮展出的展板上,详细解读了金匮所藏文献档案的作用。其中,实录是重要的编年体史书。
明清两代,新帝即位后,为前一任皇帝开实录馆,收集、整理前朝旧事,以时间为序,纂修实录,记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事迹。实录修成后,从中摘录帝王的上谕内容,将帝王言论分类汇编,纂修为圣训。工作人员介绍,这两类文献内容详实,装潢考究,是研究古代帝王言行、重要政事、典章制度及古籍装潢的重要文献。
按照纂修制度,清实录形成多个版本,依装帧和开本大小,分为小黄绫、小红绫和大红绫3种,小黄绫本用于进呈皇帝御览改定后,作为缮写4份红绫本的母本。其中,小红绫2份,一藏乾清宫,一藏内阁实录库;大红绫本2份,一藏皇史宬,一藏盛京。金匮内存放的实录和圣训为大红绫本,实录有满、汉、蒙文3种文本,圣训有满、汉2种文本。
理解了金匮保存皇家档案的内涵,再观看这些金匮,其表面錾刻着精美的云龙纹,仔细看,每个金匮上的祥龙造型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金匮来自明清不同朝代。据记载,明朝制造金匮19座,清承明制,继续制造金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藏金匮152座,参照乾隆朝《皇史宬全图》中的金匮数量,将其中32座保存在皇史宬正殿,其余迁入该馆新馆。
除金匮外,正殿内,石台东北和西北角各立有石碑一座,东北角石碑上刻有乾隆帝“恭瞻皇史宬”诗文,西北角石碑上刻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恭送实录、御容及玉牒至盛京的御书。
观展·亮点
01乾隆时期《坤舆全图》
清代皇帝与传教士的互动颇多。展厅里,一幅绢本彩绘《坤舆全图》则是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绘制,进呈给乾隆帝的。
这张地图中,采用秋装投影法画出了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对中国的疆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和标注,除东西两半球图外,四周绘有十余幅天文图。这是中国当时最新、最全的世界地图,蒋友仁为中国人带来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介绍了开普勒三大定律以及欧洲天文学的一些最新进展。这张图涵盖了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东西方地理和天文学方面最新成果。
《坤舆全图》
此外,展览中还展示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赠送康熙帝的法文《亚洲地图》、179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总管百灵关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给中国政府的信函、20世纪初各国与中国往来外交照会与国书等珍贵档案。
02《两河地里图》
皇史宬院内,完成修缮的东、西配殿也被利用起来,作为展厅展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部分馆藏。正在东配殿展出的“锦瑟万里 虹贯东西——17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中,32件(组)展品通过精美的舆图、画册,详实的国书、奏折、信函等,再现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展览中的第一幅图,来自明朝《两河地里图》,是其中一幅局部图的复制件。《两河地里图》是一组图册,为彩绘绢本,共42幅图,每幅都附有图说。
工作人员说,这组图册以山水图的形式再现了17世纪前后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人文地理、历史变迁、政治沿革、自然环境、风俗特产等状况,“当时,这组图是作为一个文件的副本,配有详细的说明,呈递给皇帝。”
03《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展厅内,一件巨幅星图置于墙上,明亮的色彩,细致的描绘,引得观众驻足细细欣赏。
这是明崇祯七年(1634年)礼部尚书徐光启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等共同创作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原件宽4.52米,高1.715米,色彩部分全部用矿物质原料,星座采用泥金标绘,图上绘有大小20幅星图及天文仪器图,另外还有两篇图说。
这幅巨作主要由两个大图——南赤道所见星图,北赤道所见星图组成。每个半球图直径约160厘米,外圈标有赤道和黄道十二宫。金色的星被画成大小不一的形状,既有星座,也有星云,甚至还有白色的银河;各星座的名字有沿用传统的中国命名,也有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名字。
在两幅主图之间及外沿,分别绘有《赤道图》、《黄道图》等各种小星图14幅,黄道经纬仪等各种天文仪器4幅;同时在整幅图的首尾,还印有徐光启所撰《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叙》及汤若望署名的《赤道两总星图说》两篇长文。
这幅图共绘恒星1812颗,打破了中国传统星座1464星的惯例。图中所使用的数据,继承了我国古代星图的内容,又吸收了当时欧洲天文学的成果,代表了当时东方星象学的最高水平。图中星数之多,内容之完备,是17世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星图佳作,见证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史,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工作人员介绍,这幅舆图目前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舆图库房,分别卷放保存于8个纸质圆筒中,由于原件是有着380年历史的文物,形制巨大,一般不作展出利用,现在展览中看到的是按比例适当缩小的复制件。
04康熙“创造”方程式术语
几张红字算术草稿,出自康熙皇帝之手,是他练习西洋数学时,用朱笔在纸上列的计算数列。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皇帝做数学题的稿纸为数不多,装在写有“圣祖算草”字样的封套内保存。
康熙帝尤其喜欢西洋数学,像我们熟知的方程式中“元”“次”“根”等术语,都是康熙创造的。
据史料记载,康熙学习数学十分刻苦,也很有天分,曾提出直角三角形的五种解法。他常请传教士南怀仁进宫授课,但南怀仁中文、满文水平有限,给康熙授课时要将许多精力放在语言的解释上,十分费力。一次课上,康熙突然想到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译为“根”或“解”: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南怀仁听罢,连连称赞康熙的领悟能力和创造力。
观展·提示
地点: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36号皇史宬内
门票:免费
预约:接待参观时间为工作日9时至16时,目前仅面向团体开放预约,优先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系统、高校等人群参观,需提前1周通过电话(010-63096489,传真同号)进行预约,参观团体不超过40人。
(原题:《故宫边上封闭百年“神秘小院”,开放团体参观!》)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故宫边上封闭百年“神秘小院”,开放团体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