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正值“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21年的“两会”意义重大。
全国人大代表、拈花文旅董事长、首席产品师吴国平带着两份建议上会,其中,“关于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促进作用的建议”,不仅契合当下最重要的国家战略,更是与拈花文旅的既往与未来发展紧密契合。
吴国平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取得阶段性成功的未来,拈花文旅又有了新的发展重点。
只有开农家乐才能乡村振兴?
在吴国平看来,作为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业能够保护一方山水、盘活文化资源、引领生活方式、打造文创产品、催生产业融合,且直接、间接关联的产业可以多达100多个。”
拈花文旅的扛鼎之作——无锡拈花湾·禅意小镇正是一个典型案例。
拈花湾·禅意小镇位于太湖之滨的马山半岛,这里曾因交通不便、距离市区较远,是无锡辖内一个特别贫穷的乡镇。曾经,乡镇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年轻姑娘不愿意嫁到马山。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马山成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远离闹区,生态环境特别优美,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灵山胜境、拈花湾·禅意小镇的出现。
拈花湾·禅意小镇自2016年1月正式开园,开园首年即接待了140万购票入园游客,2019年突破250万人次。开园至今,它备受关注、风光无限。漫步小镇,从拈花塔的灯光秀,到禅文化的水幕电影,再到抄经之类的体验活动,禅的主题贯穿始终,2020年正式推出18米高的动态主体雕塑、360°沉浸式梦幻表演《拈花一笑》,更是将沉浸式《禅行》演绎的淋漓尽致,以核心文化产品升级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拈花湾·禅意小镇微笑广场
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不仅给景区带来了财富,更是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希望。数据显示,拈花湾·禅意小镇自1997年开园以来,拉动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3000多户居民脱贫致富。现如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前列。
实际上,拈花文旅的多个项目都是在乡野上的一场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实践。
2018年9月的中秋明月缓缓从尼山圣境孔子像旁升起,这一年央视的中秋晚会在尼山圣境拍摄,两千余年的文化通过月光让人体会到悠悠传承之美。
数据显示,尼山圣境2018年开园首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拉动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了1000多户居民脱贫致富;而落户陕西汉中的兴汉胜境项目带动了1200余个就业岗位,活跃了文旅产业链条90余家,该项目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壮美画卷、耀眼明星,被誉为“世界汉文化旅游新名片”。
尼山圣境
业内知名专家、中国旅游报社前社长高舜礼总结认为,拈花文旅的成功运营,不仅直接带动了当地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还带来了更深一层的启示,那就是旅游业参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未必就是去做一般化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一些真正高端精致的旅游项目也很有生命力,其综合带动作用可能还更强大、更规范、更深远。
人才先行,理念革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也是为稳就业保民生。”的确,每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行业革新,人才先行,乡村振兴亦是如此。为此,吴国平特别在2021年两会建议中提到:“任何产业振兴必须人才先行,建议通过特定政策或金融手段,引进拥有旅游相关技术特长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所长。要做好人才理念的革新,将打造‘网红’景区景点的创意人才导入农村,打破‘山是山,水还是水’的传统乡村旅游设计思维;要做好人才的培育和传承,实现外地人带本地人、职业人带业余人的良性循环,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要确保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地方政府要出台引智方面的有力举措,将‘引智’的成果和效益列入政绩考核之中,而非仅停留在招商引资阶段;要完善相关专业设置,进一步构建乡村文旅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和人才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探索为乡村量身定制互联网、创意设计等关键性人才。”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拈花湾·禅意小镇全景
拈花湾·禅意小镇在完善就业服务、提供政策扶持、健全创业载体做出一定的成绩,通过文旅度假产业将其他创业项目辐射到景区周边,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创业致富,建成了上百家农家乐、家庭旅馆、特色饭店、踏青农庄、果品采摘等农家体验基地。年轻人不用再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面就业,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实际上,虽然国家已对“交叉学科”有了一定的关注,特别是在“文旅融合”之下的相关文旅交叉学科也实现了积极发展,比如出现了“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等交叉学科,但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人才的引进与提升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总体来看,目前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还远不能满足能够真真正正把传统乡土文化挖掘出来、理解透彻、整理再现并融入当代乡村生活的需求,未能形成拥有完整知识结构去研究作为复杂系统的乡村旅游的专业团队,拈花文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他们研究与实践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以轻补重,要做文旅“特斯拉”
在遭受了疫情重创的2021年,拈花文旅还能实现快速增长吗?答案是肯定的。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特点而做出的主动选择。”吴国平说。
去年以来,在传统景区业务受阻的情况下,拈花文旅探索出一条“以轻补重”的运营新路。在轻资产输出方面,几大轻资产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南京金陵小镇项目样板段施工基本完成、崆峒胜境去年底顺利奠基、烟台芝罘仙境项目中的朝阳街、所城里2021年春节开街运营……
芝罘仙境·朝阳街街景
而这些,都还仅仅是拈花文旅转型的开始。
近些年,很多学者如何活化文化价值展开反思。大家发现,保护并不意味着冻结,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根本上是文化复兴,而文化复兴绝不是简单地回望过去,更不是向外面胡乱求经,应该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新的中华文化。
前不久,拈花文旅正式宣布签下淄博齐国故城遗址公园项目,未来将围绕齐文化历史、丰富的文物资源,以沉浸式演绎、多样化节事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独特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IP。
而同为齐地的烟台芝罘仙境·朝阳街则是另一番的创意,拈花文旅在对朝阳街肌理的优化与改造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历史街巷肌理、保留历史建筑本体、保存多元历史记忆点、改环境配套设施、改新建物业形制、改保留物业使用功能等手段实现,让“新生”的朝阳街融合多朝代多时期的建筑形式,将不同年代的建筑在项目里展现,让游客在同一空间感受不同时空的转变,亲身体验烟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芝罘仙境·朝阳街文物
吴国平曾说,中国文旅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游客要求越来越高,项目成功越来越难。这更加要求从业者要始终敬畏历史和文化、每个项目要做成功就要超越自我、超越昨天、超越期待、超越同行。如果我们哪一天停止思考、停止创新、停止迭代,拈花文旅也就失败了。
就在今年年初,拈花文旅明确提出:要探索中国文旅拥抱新时代的新路径,扛起中国文旅走出传统、走向新睿的大旗,打造成为中国文旅界的“特斯拉”。
如果说什么是特斯拉的成功路径,那就是“关键性创新”、“聚焦用户需求”和“难以迅速模仿”。无疑,拈花文旅也是如此。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文化复兴都是重要内容,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明5000年,深厚的积淀成为旅游人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同时,我们也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可供继承、品味不尽的文化遗产,无论以何种名义,文化传承终将是文旅人终生的使命,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要求。
无疑,拈花文旅还在路上。(品橙旅游 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拈花文旅:乡村振兴、文化复兴背后的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