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自2019年9月71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揭开神秘面纱后,第二批2020年百余家县市区入围者经过层层验收、检查,终于名单进入公示阶段。总览此次97家“优等生”,虽然无缘2019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首发阵容”,但依然各有特色,品橙旅游根据各省公开公示的资料进行“大揭秘”。加之首批公示的71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2020年末有望达到168家。
北京市
北京市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延庆区、怀柔区、平谷区。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昌平区、门头沟区。
昌平区:生态文化齐抓,“旅游+”特色鲜明
昌平区是北京的新城和科教新区,是首都西北部生态屏障,总面积为1343.5平方千米。昌平区现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银山塔林、白浮泉遗址等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5A级景区——明十三陵景区,6个4A级景区。居庸叠翠是历史上的燕京八景之一。北京正在打造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大文化带,昌平是唯一一个三大文化带建设都有所承载的区。境内十三陵镇仙人洞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北京市昌平区于2016年6月通过了《关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编制实施昌平“三个文化带”保护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将全域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近几年昌平区抓重点、补短板,全面提升全域旅游硬环境,从基础设施建设、标识体系建设,到旅游路网体系建设,从智慧旅游、志愿者服务到品牌形象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此外,昌平区还结合文化中心建设推动“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商贸”,以及以标准规范推动“旅游+康养”发展。
门头沟区:“双区”创建,乡村美丽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总面积为1455平方千米。门头沟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全区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个,其中,国家级5个,市级8个,区级71个。门头沟区共有3处4A景区,分别是潭柘寺、戒台寺和八奇洞景区。此外,境内斋堂镇灵水村、马栏村、爨底下村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自门头沟区被赋予“京西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的功能定位以后,门头沟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双区”创建为抓手,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科学统筹八大景区组团规划,积极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投入市级资金220万,用于旅游景区厕所的提升改造。重点推进精品民俗旅游村、民俗旅游户建设,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狠抓机关党建工作。
天津市
天津市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是蓟州区, 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平区。
中新天津生态城:科学融合,创新串连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中心40公里处),总面积为31.23平方千米。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国家海洋博物馆近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继方特欢乐世界和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后,生态城内的第三个4A级旅游景区。区内还拥有甘露溪公园、中新友好图书馆、亿利精灵乐园、商业街、欢乐水魔方、滨海宝龙广场等景区和吃住行购娱等文旅资源。
自201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生态城在提质扩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围绕搭建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加快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开通旅游专线等方面,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在产业联动方面,生态城依托三级游客服务体系及核心景区等资源,推动静湖片区、航母片区、鲤鱼门片区、临海新城片区集聚发展,实现旅游要素融合;同时,培育一批智慧旅游示范企业,带动全行业迈向智慧旅游新高度,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与生产力。
和平区:文化特色鲜明,让人流连忘返
和平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面积9.98平方千米,拥有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和天津金街文化旅游区两个4A级景区。先后获得并保持“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并被评为“中国国家旅游2017年度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
见证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风云变幻的和平区,在获批试点单位以后,着力推进旅游规划全域化、旅游产业全域化、旅游标准全域化、旅游服务全域化。在创建工作中,充分挖掘和平区独有的浓厚人文历史文化和特有的繁荣的商贸经济,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促进各类旅游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产业上的融合,掀开“旅游+商贸+信息+生态”的新篇章,重点培育休闲旅游、商贸旅游两大主体产业、打造文旅融合精品节目。
河北省
河北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邯郸市涉县、保定市易县。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是石家庄市平山县、邯郸市武安市、唐山市迁西县、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石家庄市平山县:“红色+绿色”,立体全方位
平山县,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东麓,面积2648平方千米。境内有四大景区、五大名胜、六大古迹,国家、省、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是河北省综合性旅游大县。5A级景区1家——西柏坡景区,4A级景区10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天桂山,先后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李家庄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石家庄市平山县按照全域统筹、全景覆盖、全业融合的思路,高标准编制了《平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核心,做靓滹沱河景观带和太行山风景带,完善水系网、道路网、服务网,打造中山文化体验区、太行山水休闲区、驼梁生态度假区、山乡农旅融合区,构建起了“一抹红带七彩”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西柏坡高速温塘口新建了平山县旅游集散中心,完善了智慧旅游系统,通过“平山别样红”APP客户端,实现了“一部手机游平山”。
邯郸市武安市:创新模式,统一开发
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总面积1806为平方千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有“太行明珠”之称。武安市拥有6处4A级景区——东太行旅游景区、长寿村、古武当山、东山文化公园、京娘湖风景区、七步沟。县域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5月18日,武安市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武安市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领,创新管理体制、高标准规划、开启全域旅游创建全新模式。随着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武安市积极探索“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新业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扶贫开发、旅游+山区开发、旅游+观光农业。此外,他们还组建了东太行旅游区管委会,通过“管委会+乡镇+公司+景区”模式,对西部500平方千米范围的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逐步形成大景区管理体制。
唐山市迁西县:绿色乡村,产品提质
迁西县,隶属于河北省唐山市,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京津唐承秦腹地,县域面积1439平方千米,呈“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目前,迁西县已建成国家 4A级景区3家——凤凰山、青山关、景忠山旅游区,国家3A级景区两家、国家田园综合体1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1家、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家、全国自驾车房车露营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特色县、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称号。
迁西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实现处处是景点,全域是景区,使山城山乡更加秀美。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编制完成了《迁西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迁西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开始,又设立了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迁西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暨全域旅游创建攻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强化产品宣传促销。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自上而下,全抓共管
山海关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为秦皇岛市辖区之一,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总面积192平方千米。山海关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1家5A级景区——山海关,7家4A级景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山、海、关、城、楼、湖、海、洞、庙种类齐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山海关已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迎难而上的精神和背水一战的勇气。瞄准我区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环境、市场秩序、营造氛围、疫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集中发力,立行立改,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再推动、再强化、再提升,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各单位一把手对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亲自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山西省
在2019年,山西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分别是临汾市洪洞县、晋城市阳城县、晋中市平遥县。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是晋城市泽州县,长治市壶关县,长治市武乡县,运城市永济市。
晋城市泽州县:全民参与,共享成果
原为晋城市郊区,1996年改为现名。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太行山最南部,晋豫两省交汇处,自古为三晋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面积2023平方千米。全县拥有4A级景区珏山青莲寺、大阳古镇景区,3个3A级景区。现有文物点161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9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4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15个。
“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神仙之乡、长寿之乡、厨圣之乡、太行重镇、太极小镇、国学小镇、珏山旅游度假区、山里泉养生度假区等,这些地标名词正是泽州县全域旅游的产物。
近年来,泽州县文物旅游部门上下一心,攻坚克难,五路并进,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全域布局景区景点,加快“两带四板块”旅游连片开发。全面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县域旅游协调管理综合化。全力发挥“旅游+”功能,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全民参与旅游产业,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全县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拟引入PPP融资模式,鼓励国内外和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
长治市壶关县: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壶关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东南部,面积为1008平方千米。境内旅游景点众多,拥有1个5A级景区——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和4A级景区壶关欢乐太行谷景区。太行山大峡谷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景区之一。而壶关县则被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绿色名县”“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多个荣誉,壶关具有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桥上乡大河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2016年,《壶关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前期工作方案》《壶关县全域旅游规划》等编制完成,为壶关全域旅游发展夯实了根基,从此,壶关县加速了全域旅游品牌体系建设。近年来,壶关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定位,通过旅游资源整合,景区提档升级,已初步形成壶关“两谷两带两园”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长治市武乡县:统筹发展,升级“引擎”
长治市武乡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全县总面积1610平方千米。拥有3家4A级景区太行龙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文化园。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武乡县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创新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创建至今,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转型升级旅游产业“新引擎”。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武乡县融合一、二、三产业,形成全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武乡县促进“旅游+节庆演艺”“旅游+研学教育”“旅游+工业”等新模式发展,形成省内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红色研学教育基地,高标准做好景区规划,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农村劳动力进入旅游服务业市场。并实施了统筹推进“景区+乡镇村”一体化发展,探索“赋能管理+全域运作”发展路径。
运城市永济市:综合管理,执法先行
永济市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运城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面积为1208平方千米。永济市拥有永济普救寺等4处4A级景区,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自2016年11月永济市被国家旅游局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永济市紧紧围绕“四基地一名城”建设目标,将文化旅游业列入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后又出台《实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动方案》,明确“八个全域化”战略举措,高起点、大手笔编制《永济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永济构建了“一核、一城、两带、一区”的空间布局。永济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国有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组建了“山西鹳雀楼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开展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市旅游综合执法体系、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领导组等机构,制订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计划》等,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主导、市镇联动、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创建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为满州里市,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是两家,分别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上下联动,创新驱动
二连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与蒙古国毗邻,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面积为4015平方千米。二连浩特自古就是“茶叶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节点,有边关特色、茶路驿站、恐龙遗迹三大旅游资源,被誉为“恐龙之乡”。其主要景点包括国家4A级景区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国门旅游景区。
二连浩特市以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二连浩特始终坚持以创建工作为引领,以建设中蒙跨境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围绕产业升级,全面实施“旅游+”“+旅游”战略,延伸产业链,构建现代化全域旅游业态群;创新产品供给,开发跨境旅游线路。依托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出边境跨境文化游、恐龙探秘游、驿站文化游等创新旅游产品,大力推动跨境旅游业发展,坚持共建共享,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产业带动和宣传引导,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多点发力,品牌引领
康巴什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南部,总面积为372平方千米。康巴什区现已成为鄂尔多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轿车制造业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4A级旅游景区(康巴什新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称号。
康巴什区在推进全域旅游方面采取了以下举措:建立“党政统筹、一体推进”的全域旅游领导机制,形成“多规合一、多重保障”的全域旅游政策体系,提供“快进慢游、全程舒适”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推出“特色鲜明、品质优先”的全域旅游产品供给,开创“统一调度、综合治理”的全域旅游监管模式,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创新“多点发力、品牌引领”的全域旅游品牌营销。
近年来,康巴什区深入挖掘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旅游资源,持续不断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新模式,逐步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依靠其城市发展规划,康巴什区大力促进旅游与文化、城市功能与旅游功能深度融合,不断朝着智能化、标准化、人性化旅游服务模式发展。
辽宁省
2019年辽宁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为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分别为辽阳市弓长岭区、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辽阳市弓长岭区:旅游统领,助推转型
弓长岭区隶属辽宁省辽阳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阳市东南部,总面积为334平方千米,素以“岭岭藏宝、水水含金”而著称。拥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汤河水库风景区、雷锋纪念馆,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汤河镇柳河汤村。先后荣获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温泉之城、 中国最佳温泉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冰雪温泉旅游胜地、 中国最佳康健养生休闲旅游名区等殊荣。
弓长岭区以 “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为发展思路,坚持系统化思维、全领域打造、全要素整合、全方位营销、全社会参与,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助推转型发展,走出了弓长岭资源转型新路子;积极探索冷热泉保护和开发并重的新模式,推动温泉产业永续发展;创新工作方式,破解跨区域旅游交通瓶颈;大胆突破,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商业街区;巧打“政策牌”,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立足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坚持突出特色,构建了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目前,弓长岭区已初步形成了“旅游+冰雪温泉”“旅游+养生养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创了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全景喀左,共融共享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拥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浴龙谷温泉度假区、龙凤山风景区、喀左龙源旅游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平房子镇小营村。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
喀左县以“打造全景喀左、发展全域旅游”为发展思路,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做优城市、做大景区、做美乡村,倾力打造“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大旅游格局。积极加快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改革创新,研究赋予旅游产业发展局综合协调管理和旅游执法职能,增设旅游服务中心(副科级)和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两个事业单位,强化了旅游管理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旅游+”的无穷潜力,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促进林旅、农旅、文旅、体旅、商旅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喀左全域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优化全域布局,倾力打造以“游客与居民共享,景区与城市共融”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吉林省
2019年吉林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北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2020年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是三家,分别为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梅河口市、通化市集安市。
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辐射带动,区域聚集
池南区地处长白山南麓的森林腹心地带,区域横跨抚松、长白两县,总面积1377平方千米,内有中朝边境线40余公里。拥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讷殷古城景区,众多旅游景区:长白山南景区、老黑河遗址、野鸭湖风景区等,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池南区漫江村。
池南区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全区一盘棋,立足资源优势,制定“320”计划,形成了以长白山南景区、老黑河遗址及池南区主城区“3”个板块为龙头,辐射带动区域内老黑河遗址博物馆、讷殷古城景区、漫江湾植物长廊、森林观光小火车、野鸭湖风景区等“20”个不同风格的景区景点资源开发,加快景区景点“多点打造、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区域聚集。同时以全域视角规划发展蓝图,在生态保护、城区规划、景区打造、文化挖掘上下足功夫,形成了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四位一体,矿泉小镇、温泉小镇、文化小镇、冰雪小镇、红色小镇五个主打为环绕的立体全域旅游新格局。
梅河口市:景城一体,幸福梅城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中部和东部核心区的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总面积为2174平方千米。拥有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鸡冠山风景区、海龙湖景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体育精品旅游目的地、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十佳“美丽中国·最美城镇”。
2016年,梅河口率先成立了“五城一区”联创工作指挥部,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生态城、园林城、健康城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近年来,梅河口紧紧围绕打造吉林省东南部“寒地冰雪经济”的增长极,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上下“一盘棋”、通力一条心,在梅河口“七种精神”引领下,梅河口坚持“大空间、大生态、大环境”理念,以“幸福梅城”引领旅游升级,围绕体制创新、景城一体、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等重点,全力促进旅游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通化市集安市:旅游强市,全域集安
集安市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为3354平方千米,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拥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集安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强有力的融合带动作用,坚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重点抓好“六个+”,即坚持党政主导+国企主体,进一步保持思想定力;坚持多方聚才+多元融资,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坚持全景打造+全季布局,进一步增强旅游魅力;坚持旅游引领+产业融合,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坚持硬件提质+软件升级,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坚持内强素质+外强营销,进一步扩大集安影响力。推动形成了环境因全域旅游更美丽、产业因全域旅游更兴旺、百姓因全域旅游更富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黑龙江省
2019年,黑龙江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为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黑河市、五大连池市,2020年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是两家,分别为鸡西市虎林市、伊春市嘉荫县。
鸡西市虎林市:文旅融合,全域联动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总面积为9334平方千米,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拥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虎头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虎林市虎头镇虎头村,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爱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虎林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打造国际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线,突出“红、绿、银、边”四大特色,坚持“走红色路、打生态牌、唱服务戏”, 积极成立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构建市旅游综合执法体系,成立旅游警察、交警、工商、运管等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和联合执法体系,全域旅游1+3+N管理模式走在全省前列,并推行“旅游+农业、工业、休闲渔业、文化”模式,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深度融合,推进虎林旅游全年化、全域化、产业化进程。
伊春市嘉荫县:旅贸兴县,绿色生态
嘉荫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伊春市北部,黑龙江中游右岸,小兴安岭北麓东段,总面积为6739平方千米。拥有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 、国家级文明县城。
发展全域旅游,嘉荫县大力实施“旅贸兴县”战略,以绿色生态为根本,以“灵韵嘉荫、秀美龙乡、活力边城、宜居家园”为主题,坚持“叫响龙之乡、开拓大界江、升级朝阳镇、畅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山水田园综合体”,加快旅游线路建设、实施旅游富民、创新旅游产品使全域旅游的步伐向纵深推进。
“三县两区”旅游互通区定向惠民政策启动,嘉荫县、萝北县、逊克县、汤旺河区、乌伊岭区五地深度融合市场资源,联合打造旅游精品,营造了大合作、大发展、共赢共荣的新局面,是嘉荫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的缩影,嘉荫县通过全域谋划、项目引领、节会带动、宣传促销等方式,推进旅游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提升旅游业供给质量,打造特色化全域旅游示范区。
上海市
2019年,上海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为黄浦区、松江区,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是两家,分别为崇明区、青浦区。
崇明区:生态优先,目标明确
崇明区位于东部海岸线中点位置,陆域面积为1600平方千米。享有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其旅游资源包括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上海明珠湖·西沙湿地景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崇明前卫生态村、上海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区、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竖新镇前卫村、绿华镇绿港村、横沙乡丰乐村、陈家镇瀛东村。
崇明围绕“世界级生态旅游岛”和“国际大都市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构建“1+3+X”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实施“生态+”发展战略,重点推动以生态休闲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过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用“全岛、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创建理念,实现旅游全域化发展,成功探索出了“旅游+生态”的全域旅游创建模式。
青浦区:城旅一体,共建共享
青浦区被称为“上海之源”。青浦背靠虹桥综合枢纽,面向苏浙广阔腹地,是沪苏、沪杭、沪皖南等多条发展带的交汇点,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其旅游资源包括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上海大观园、朱家角古镇、陈云故里·练塘古镇景区、东方绿舟、上海张马村、上海联怡枇杷生态园,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
青浦区以打造世界著名湖区和上海西部遗址旅游走廊为目标,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有效协调全域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探索城旅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优化旅游发展布局,打造“城旅一体”的东西向发展轴;通过多规合一,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旅游环境的融合建设;探索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的共建共享,推动旅游惠民工作。
江苏省
在2019年,江苏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为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江宁区、徐州市贾汪区,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是常州市溧阳市、淮安市金湖县、盐城市大丰区、苏州市吴中区、无锡市宜兴市。
常州市溧阳市:景区带动,创新业态
溧阳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土地总面积1535平方千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茶叶之乡”,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0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其旅游资源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溧阳市曹山旅游度假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溧阳市溧城镇礼诗圩村、南渡镇庆丰村、戴埠镇李家园村。
近年来,溧阳市不断推进天目湖、南山竹海等老牌景区提质升级,通过景区带动周边乡村参与到全域旅游发展中;重点培育1号公路、溧阳茶舍、礼诗圩村、庆丰村等新晋超级网红IP,不断探索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模式,创新旅游业态,激发旅游产业活力。围绕“重大项目攻坚年”“全域环境攻坚年”两大工作主题,破解乡镇停车秩序难点、打造园林绿化服务亮点、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整治重点,全域环境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淮安市金湖县:配套完善,服务优质
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总面积1393.86平方千米。素有“尧帝故里”“荷花之乡”“鱼米之乡”“淮上明珠”“水乡金湖”“苏北小江南”之美誉,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其旅游资源包括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湖荷花荡、金湖水上森林公园,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金湖县北高邮湖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湖县前锋镇白马湖村。
金湖县充分利用当地优良的自然禀赋,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努力把“小景点”串联成“大景区”,营造一体化旅游环境,变“观光地”为“目的地”,挖掘四季旅游新热点,变“卖风景”为“卖体验”,全域旅游越做越想做,变“要我创”为“我要创”等一系列的举措,持续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近年来,金湖淡化“门票经济”,做足“后备箱经济”和“夜游经济”,积极推进民俗演艺节目定期在景区展演,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在景区设立传承室、工作站,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精心编制“乡约、荷美、森氧、乐购”四季主题活动、主题线路,旅游市场吸引力不断提升。去年全县接待游客350.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2亿元,同比增长28.5%,增幅全市第一。
盐城市大丰区:绿色发展,产业融合
大丰区地处黄海之滨,总面积为3059平方千米。是麋鹿故乡、黄海港城、革命老区、长寿之乡。其旅游资源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丰中华麋鹿园景区,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丰区大中街道恒北村。
大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引下,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特色化方向,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域旅游建设,走出一条以绿色发展提升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带动绿色发展之路。
大丰区通过机制保障,激发旅游发展源头活水,共建共享,推动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民为本,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聚焦供给,释放旅游产业富民能量等四项举措,助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苏州市吴中区:做强太湖,联动乡村
吴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市的中心区,全区总面积2231平方公里。其旅游资源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吴中太湖旅游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州甪直古镇游览区、江苏省苏州市木渎古镇、天平山景区、天池山景区、光福景区。
吴中区积极顺应旅游需求由传统观光型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举的转变,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业发展品质,逐步从原来的景区景点观光休闲开发向全域休闲度假开发转变。吴中区以大众旅游需求为导向,以太湖为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从拓展旅游新要素入手,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围绕太湖旅游“后5A时代”发展战略,不断打造资源独特、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精品。
无锡市宜兴市:统筹管理,环境优美
宜兴市,江苏省无锡市代管县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南端,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宜兴市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资源包括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无锡市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宜兴市湖㳇镇洑西村、西渚镇白塔村。
宜兴市将整个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用活动吸引全社会关注宜兴旅游、用合作联动各部门推动宜兴旅游、用创新体制求突破发展宜兴旅游,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为了以旅游化引领绿色发展、产业转型,用“竹海茶洲”的理念打造生态旅游核心区。宜兴政府投入28.4亿元实施污染防治重点工程844项,关停化工生产企业286家,水质优Ⅲ比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较2016年分别提升41.5、25.7个百分点,到深氧界深呼吸已成为金字招牌。
2020年7月,经过半年多时间精心改造的宜兴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宜兴市高铁站东区。
浙江省
浙江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湖州市安吉县、衢州市江山市、宁波市宁海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绍兴市新昌县、丽水市松阳县、杭州市桐庐县、嘉兴市嘉善县、台州市仙居县。
绍兴市新昌县:以文助旅,文旅兴村
新昌县隶属浙江省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东部,绍兴市南部,全县陆域面积1212.7平方千米。其旅游资源包括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昌大佛寺景区、新昌丝绸世界旅游区、新昌穿岩十九峰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天姥山·十里潜溪度假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
新昌县探索出了以文化动力激活全域旅游的新路径:充分利用浙东唐诗之路,古村、古桥、古驿道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激发文化遗产的新动能;依托大佛龙井茶等名优农产品举办节庆活动,带动山区人气;通过激发文化遗产的活力,举办节庆活动,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最终形成“以文助旅,文旅兴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丽水市松阳县:旅游引领,多方配合
松阳县隶属浙江省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总面积1406平方千米。松阳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入选“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先后荣获“中国建设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古村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地”等荣誉称号。中国国家地理把松阳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其旅游资源包括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松阳田园风情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松阴溪,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松阳县大东坝镇茶排村。
松阳县以建设“休闲养生胜地”“山居民宿胜地”“艺术创作胜地”“运动健身胜地”为目标,全面树立“江南秘境 田园松阳”的旅游品牌。主要举措包括:坚持以“游客—原住民—投资商融合共生”的理念,打造全景化旅游目的地;建立“5+X”全域旅游工作机制,落实全域旅游产业要素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全产业融合,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
杭州市桐庐县:五全布局,全面发力
桐庐县隶属浙江省杭州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杭州市中部低山丘陵区,全县陆域面积1829.59平方千米。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级生态县”“中国长寿之乡”“世界养生基地”“中华宝钢环境奖”“中国最美县城”等称号。其旅游资源包括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富春江水利风景区。
桐庐紧扣“风景桐庐、全域旅游”主线,形成了“产业因全域旅游而更兴旺、城乡因全域旅游而更美丽、百姓因全域旅游而更富有”的全域全业全民发展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桐庐总结出了适合自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即全方位保障,机制围绕旅游“建”、全产业融合,产业围绕旅游“+”、全领域覆盖,转型围绕旅游“抓”;全社会参与,惠民围绕旅游“促”的“桐庐模式”。
嘉兴市嘉善县:创新业态,激发活力
嘉善县隶属浙江省嘉兴市下辖县,位于嘉兴市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全县总面积507.68平方千米。嘉善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其旅游资源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嘉善县西塘古镇旅游景区,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碧云花园十里水乡景区、歌斐颂巧克力小镇,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嘉善大云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
嘉善县全力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一心一带两平台”总体框架,全面提升西塘和大云两大旅游业发展主平台,打造以新西塘越里等为主体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以汾湖、县域北部湿地为主体的水乡风情休闲带。
稳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通过产业融合激发市场活力,形成了古镇旅游、度假旅游、商贸旅游、文化旅游、婚庆旅游、研学旅游、亲子旅游等丰富的旅游业态。践行主客共享理念,既能从游客满意角度出发,打造产品、提供服务、创新业态,又能将全域旅游打造成为惠及百姓、加速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台州市仙居县:县景一体,政府重视
仙居县隶属浙江省台州市下辖县,地处浙江东南、台州市西部,县域面积2000平方千米,是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荣获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县、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等称号,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其旅游资源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神仙居景区,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神仙氧吧小镇、仙居永安溪休闲绿道,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神仙居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仙居县淡竹乡下叶村。
仙居县按照“全域谋篇、全业融合、全程服务、全民参与”的全域理念,将整个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打造,推进仙居国家公园建设,发挥神仙居景区的品牌效应带中周边景区景点的发展,通过永安溪沿线景观提升,串联整个县域的旅游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提出了“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等新三大百亿产业,每个产业都融合了“旅游”元素。确定“仙居导游日”,县委书记和县长上岗当“导游”,形成“全民学导游”、“村村是景区、人人是导游”的氛围。
安徽省
安徽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黄山市黟县、六安市霍山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黄山市屯溪区、安庆市潜山市、六安市金寨县。
黄山市屯溪区: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区隶属安徽省黄山市辖区,是黄山市的中心城区,位于皖南地区,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总面积191平方千米。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多项荣誉。其旅游资源包括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黄山雨润旅游度假区,1条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屯溪老街。
屯溪区完善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快行慢旅、主客共享、景城相融”的旅游需求。率先实施旅游管理领域“一个部门管理、一支队伍执法、一个主体处罚”,破解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
全面实施《屯溪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探索以旅游业为引领的“多规合一”,推动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交通体系规划与旅游业规划有效衔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充分支持保障区域旅游业发展需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成立旅游发展专家智库,指导规划编制、旅游品牌创建等工作。通过人才引进、挂职锻炼、校企战略合作等形式,多渠道提高全域旅游人才专业化水平。
安庆市潜山市:生态优先,产村融合
潜山市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总面积1686.03平方千米,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称号,入选“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其旅游资源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景区,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潜山市官庄镇官庄村、天柱山镇茶庄村。
潜山市围绕天柱山,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形成生态优先、群众唱主角、产村融合的“潜山模式”。通过“四个融合”推动全域发展,农旅融合,开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文旅融合,充分挖掘古皖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游线。体旅融合,大力发展天柱山养生功、攀岩、漂流、长板速降、溯溪等野外体育运动。山水融合,启动潜水“十里绿道银滩”湿地公园建设。
六安市金寨县:乡村发力,共建共享
金寨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千米。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全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其旅游资源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堂寨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金寨县依托“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旅游富县”发展战略,依托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打造“百里”旅游经济带工程,实施“后备箱工程”,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以体验游、采摘游等带动农户增收增效,围绕“显山、透绿、蓄水、顺势、见花、飘香”,重点推进马鬃岭、六安茶谷、大别山生态谷、梅山湖等特色旅游项目。推进智慧化建设,建立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实现旅游服务的便捷化。
2020年上半年,金寨以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从“深化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积极开展智慧旅游工作、推进文旅商品研发工作”四个方面推动旅游发展提质增效。
江西省
江西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吉安市井冈山市、上饶市婺源县、抚州市资溪县,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宜春市靖安县、赣州市石城县、九江市武宁县、景德镇市昌江区。
宜春市靖安县:八方面提升,十项重点工作
靖安县隶属江西省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总面积1377.49平方千米,拥有九岭山自然保护区、4A级旅游区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宝峰寺等旅游景区。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为发展全域旅游,靖安县围绕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秩序与安全、资源与环境、品牌影响、创新示范等八个方面进行提升,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十项重点工作分别为:编制一个发展规划、打造一批重点景区、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完善一个服务体系、新创一批旅游品牌、提升一批集镇功能、建设一批精品民宿、评选一桌地方特色菜、建设一批参与体验性配套项目、举办一系列营销活动。
赣州市石城县:精致县城,特色景区,秀美乡村,集群产业
石城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江西赣州、吉安、抚州和福建三明、龙岩五地市交汇处,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千米,素有“三地”“五乡”(即:客家民系重要发祥地、千里赣江发源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和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烟叶之乡、中国灯彩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之美誉。石城县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中央红五军团诞生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石城砚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名砚”;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天寨有全国罕见的龟裂凸包地貌;九寨温泉是最具特色的天然峡谷温泉,赣江源漂流被称为“亚洲第一漂”,还有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大畲乡村旅游点。
石城县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生态休闲康养(温泉)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精致县城、特色景区、秀美乡村、集群产业”四位一体旅游强县战略,坚持“全链条发展、全景化打造、全产业融合、全社会参与、全民化共享”的发展路径,全力发展全域旅游,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九江市武宁县:六大旅游线,布局生态游
武宁县隶属江西省九江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中游,地处湘鄂赣三省边陲要冲,面积3507平方千米。县内有国家著名重点4A级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和西海湾景区。罗平镇长水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武宁县精心打造“山岳武宁、水上武宁、夜色武宁、乡村武宁、康养武宁、空中武宁”六条风景线等旅游产品。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武宁县委、县政府出台《武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奖补办法》,对旅游景区品牌创建、民宿、旅行社等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文创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将进行奖补。武宁县还将开展以洁化绿化美化、污水垃圾处理提升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域环境整治。
景德镇市昌江区:陶瓷文化,智慧建设
昌江区隶属江西省景德镇市市辖区,地处景德镇市西南部,以境内河流昌江流经而得名,总面积432平方千米,有古窑民俗博览区、得雨生态园、锦绣昌南等三家4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月亮湖、省级森林公园——郭璞峰景区、三宝国际陶艺村、杨湾风景区以及旸府寺、冷水尖等景点。
昌江区要要实施“旅游+”战略,依托古窑、中国陶瓷博物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宁封窑、陶青台、双龙里建设;同时完善软硬件设施。推进旅游厕所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具有荷塘特色的红色农垦文化体验游览基地,做好丽阳古窑址保护工作,推进昌江百里风光带重要节点建设工程项目,加强昌江区旅游集散中心等配套建设。同时优化居游环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对城区进行景区化打造,对山体进行修复,实现创建成果全民共享,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贵州省
2019年,贵州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为贵阳市花溪区、遵义市赤水市、六盘水市盘州市,此次通过验收公示的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贵阳市乌当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全域联动,全域支撑
荔波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最南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毗邻,总面积为2431平方千米。拥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樟江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兰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春河景区。先后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荔波县形成了“545”的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即五个维度、四个支撑、五个结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决定》和《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营造“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大旅游格局。同时,组建成立荔波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法庭、旅游警察大队、城市综合执法局,切实构建“1+3+N”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深化涉旅企业改革,组建“三大四小”国有企业,构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向实体化、市场化、产业化转型。试行旅游投诉先行赔付制度,建立了快处快赔基金,全面推进“明码实价.诚信荔波”体系创建;建立110社会应急联动机制,着力构建了“快审快结、快处快赔”的旅游纠纷速裁模式。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苗疆走廊,全景雷山
雷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黔东南州西南部,总面积为1218平方千米。拥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江千户苗寨,朗德苗寨、雷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文化旅游明县、世界十大乡村度假基地、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中国苗族银饰之乡、中国旅游王牌目的地。
雷山县围绕“全域旅游化、全县景区化”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一主导、四围绕”(即:坚持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不动摇,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抓特色山地农业、特色生态轻工业、特色服务业、特色城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国内外知名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通过高水准编制《雷山县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暨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雷山县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和乌东等125个村寨规划,对民族文化旅游扶贫的主要目标、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开发时序、重大项目等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力争实现区域联动、全域发展,构建要素完整、特色高效的“苗疆走廊”旅游产业带。
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旅游统揽,全域打造
百里杜鹃管理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腹地,总面积600平方千米。旅游资源富集,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拥有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里杜鹃景区,千年紫薇园、彝山花谷、米底河、花田酒肆等众多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百里杜鹃管理区坚持“旅游统揽、全域打造、全时延伸、实干升级”的总体思路,树立以大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展理念,以创新旅游发展观念,探索了“管委会+公司、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农户+服务业”等多种运行模式;创新旅游发展布局,将旅游规划始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先后制定了“1+N”旅游发展规划;创新旅游发展品牌,以创建为抓手、以创建为平台,树立旅游品牌效应、龙头效应,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创新旅游发展业态,坚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发展模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大旅游新模式。
贵阳市乌当区:产业融合,全域全局
乌当区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贵阳市区东北部,总面积为686平方千米。乌当拥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保利温泉旅游景区、贵御温泉旅游景区、乐湾国际旅游综合体,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乌当区以产业微循环为抓手,创建“六位一体”+“三生合一”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全面覆盖,对三大产业以“旅游+”的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形成全程化线上线下式服务与互动;着力构建健康镇村示范系统,建立“一城、八镇、多村”的全产业格局,以健康小镇、特色村落为产业载体,构建全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健康游线串联系统,以温泉、农业、运动、文化四条健康主题游线串联乌当全域各大主题旅游景区景点;构建健康生活体验系统,以健康生活体验引导全社会参与旅游;构建健康景区保障系统,通过传统要素和乌当创新要素结合,构建健康景区基础服务设施保障与创新体验保障;构建健康365覆盖系统,通过四季不间断的节庆会展与健康夜生活的营造、构建365天无淡季的乌当全域旅游体系;构建健康政企运营系统,加强政企合作与民众参与,打造三者合作共赢的旅游发展平台,实现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应最大化。
重庆市
重庆市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巫山县和武隆区,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万盛经开区、渝中区。
万盛经开区: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面积566平方千米,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拥有国家5A级景区万盛石林和黑山谷,以及九锅箐森林公园、铜鼓滩峡谷、樱花温泉、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板辽湖景区等。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镇凉风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万盛经开区按照“靓丽城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观”的发展思路,运用知名景区、绿色生态、特色乡村资源,开辟出一条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万盛经开区在已建成的22个景区景点基础上,打造了体育旅游线路、研学旅游线路等3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实施了丛黑公路等旅游交通重点项目30个,实现旅游景区景点公交全覆盖。更成立全市首个旅游综合管理执法集中服务区,旅游警察等旅游管理服务机构集中办公,构建起万盛经开区“1+3+N”全域旅游综合执法管理体制。
渝中区:专项资金政策,赋能新兴行业发展
渝中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属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幅员面积23.24平方千米,拥有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崖洞景区、湖广会馆景区、特园、重庆天地旅游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红岩革命纪念馆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碑。
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又先后出台《渝中区促进消费奖励办法》等7个政策性文件,利用项目资金扶持、房租减免、精品培育等措施,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渝中区立足“稳”存量,“引”增量,“挖”潜量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引进“总、大、新、高”文化旅游品牌企业,支持规模以上文旅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文化艺术特色酒店、文化线路游、旅游演艺、研学旅行等文旅融合新兴业态发展,基本形成以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旅行社等为支柱,文化商贸、影视演艺、住宿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数字文化、研学旅游等新兴行业加速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打造文旅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有效路径。
四川省
四川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成都市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广元市青川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成都市锦江区、乐山市市中区、成都市崇州区、德阳市绵竹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点线面结合,会文旅全景图
九寨沟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阿坝州东北部,总面积5286平方千米。境内有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九寨沟,还有省级勿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白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贡杠岭自然保护区、甘海子国家森林公园和神仙池风景区、甲勿天池、黑河风光带、玉瓦石碏红叶风景区、喇嘛石大峡谷风光、杜鹃山、勿角白马藏族风情园等众多生态人文资源。
九寨沟县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城镇村联动全域提升,绘制全域旅游新的“全景图”。在“点”上,开发建设大录古藏寨等一批具有一定接待观赏能力的精品旅游村寨,充分利用“九寨沟”“大熊猫”两大世界顶端品牌,打造体验性、参观性多元旅游业态;在“线”上,推进全域九寨休闲度假游常态化运营,构建“处处都是景区、村村都是景点、人人都是风景”的“全域九寨大景区”格局;在“面”上,抓景区县城、景区镇、景区村建设,支撑全域旅游的基本架构,建成“全新九寨”旅游圈。
成都市锦江区:都市休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锦江区是四川省成都市辖区,命名源于“濯锦之江”(锦江)的历史渊源,是成都市的中心城区,总面积61.12平方千米。区内拥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幸福梅林景区、三圣花乡旅游区,和集生态保护、都市农业、自然景观、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白鹭湾湿地公园,水井坊遗址、大慈寺、许燎原创意设计博物馆等自然、人文景点。
锦江区将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休闲业与现代商贸等产业跨界融合,夯实成都国际旅游目的地都市核心功能区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互联网+”和“体验式消费”经济,切实提升商圈国际影响力和消费吸附力,形成现代商贸、商务旅游、入境旅游动发展。未来锦江区还将重点围绕“七街六巷”历史文化资源,做优百年春熙和锦江剧场—春熙坊片区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激活水井坊、大慈寺、江南馆唐宋古街遗址等文化旅游项目,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突出锦江文化旅游特色。
乐山市市中区:景城一体,资金帮扶
市中区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乐山市盆地西南部,为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地,总面积837平方千米,是全国唯一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位于主城区的城市。境内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乐山大佛景区。
在体制机制方面,市中区不断完善“1+3+N”综合管理体制,“景城一体”无缝衔接。旅游市场整治上建立“属地街道(乡镇)牵头、市区部门配合、上下一体联动”工作机制;业态融合方面,实施乐山大佛景区扩容提质工程,推出全省最大的单体夜游体验产品“夜游三江”;公共服务方面,创新开通特色旅游专线公交3条,投放200辆共享汽车方便游客;科技服务方面,乐山大佛景区推出全网预约、分时游览新举措,景区实现5G全覆盖;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约15亿元,实施绿心生态搬迁1448户,颁布《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和《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条例》推动核心资源立法保护;扶贫富民方面,打造荔枝湾乡村旅游等农旅综合体,举办荔枝旅游文化节、稻香文化节,带动贫困户增收30%以上。
成都市崇州区:乡村生态,差异互补
崇州是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代管,东邻成都市温江区和双流区、南同新津区毗连、西与大邑县相接、北与都江堰市相依、西北部与汶川县接壤,幅员面积1090平方千米。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街子古镇,国家4A级景区元通古镇,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文锦江温泉等旅游景区和景点。成都市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崇州出台《崇州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全域旅游产业引导政策》等政策法规;并组建文旅集团,以“领导小组+功能区+投资公司”为运作模式,以“一个平台、三个实体、四个联盟”为融合发展方式,实现全域旅游资源专业一体化运营。崇州以东方稻创达沃斯小镇等6个特色镇、严家弯湾等5个旅游型林盘为载体,推出了“鲜道·幸福里”等30多个新消费场景,塑造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旅游新品牌。为优化提升全域旅游环境,崇州建成42公里特色旅游廊道,新改建旅游厕所200余座,打造智慧旅游集散、游客服务、智慧旅游大数据“三中心”,实施城乡环卫、城乡供排水、全域公交“三个一体化”,构建高品质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德阳市绵竹市:PPP项目合作,打造乡村营销品牌
绵竹市是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背倚龙门山脉,幅员1245平方千米。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是川内著名的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区,区域内还有麓棠温泉度假区、中国玫瑰谷、颐心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绵竹年画村、九顶山风景名胜区、云湖国家森林公园、汉旺地震遗址公园等。德阳市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德阳市绵竹市九龙镇新龙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绵竹市成立了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会战指挥部,编制《四川省绵竹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7个子规划,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撬动300多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绵竹市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同时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出以“画境绵竹”为公共品牌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了“到了绵竹就是年”的城市营销品牌,构建起“特色小镇+农业体验园区+田园社区+绿道系统”的发展格局。绵竹市还将围绕“144”工程和实施“863”计划,打造川西最美县域、四川文旅名城、大九寨环线重要游客集散地、西部康养基地4个品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张名片。实施全域旅游一期PPP项目,统筹打造包括三溪里在内的8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加快建设年俗记忆、玫瑰温泉、山地运动、山乡风情、山湖清新、田园休闲6大产业组团,构建“快进、内畅、慢游”三大全域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甘肃省
甘肃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是酒泉市敦煌市,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嘉峪关市、平凉市崆峒区。
嘉峪关市:周边设施完善,开展人才培训
嘉峪关是甘肃省地级市,地处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肃州区,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嘉峪关关城和七一冰川、关城文化旅游景区、新城草湖等景点。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嘉峪关市以城边、景区边、旅游廊道边、旅游村镇边洁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开展全域全城无垃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美化城乡旅游环境。为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嘉峪关市先后开通了16个重要节点和省会城市的14条航线,每天对开和经停高铁45趟。修建2条2级旅游公路,开通5条旅游专线公交线路,与企业对接开通景区直通车。加快推进公路、停车场、交通标识标牌、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服务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新建改建旅游厕所60座。完成“一部手机游甘肃”(嘉峪关)线上运行工作,实现了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和WIFI全覆盖。
平凉市崆峒区:“五个坚持”推动全域旅游
崆峒区隶属甘肃省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总面积1936平方千米,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境内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道源圣地崆峒山和太统森林公园、十万沟、清福山、龙隐寺等知名旅游景点。
崆峒区“五个坚持”全力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上台阶:一是坚持统筹聚力,构建全域旅游创建大格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区联创、共建共享”发展思路,市上建立支持崆峒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联席工作机制,区上成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机制,组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印发《崆峒区全域旅游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崆峒区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办法(试行)》《平凉市崆峒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贷款财政贴息实施办法》等文件,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突出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崆峒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平凉市崆峒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及乡村旅游、智慧旅游、景区提升等专项规划,探索提出“两核集聚,一带辐射,三环串联,四区联动”的“2134”崆峒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整体推进”的全域旅游创建大格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银川市西夏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吴忠市青铜峡市、石嘴山市平罗县。
吴忠市青铜峡市:目的地品牌转型,优化交通
青铜峡市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总面积2525平方千米。拥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中华黄河坛景区、中华黄河楼景区,青铜峡市境内有古渠水系、广武口子门岩画、北岔口明长城、108塔等众多旅游观光胜景。吴忠市青铜峡市叶盛镇地三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青铜峡市围绕黄河文化以全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全域旅游体制机制,引进专业集团公司,整合运营旅游资源,形成“资源开发平台化,资产配置市场化”市场机制;以强化政策措施为保障,建立“财政引导,以奖代补”和“杠杆撬动,平台运作”的财政金融模式;构建“筑巢引凤,政府改造,项目引进”的土地供给模式;解决旅游专用交通供给不足等问题。同时大力改善全域旅游发展环境,构建全域旅游全景空间;借助“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最佳赏月地”品牌影响力,建立全域旅游营销联动机制,形成政府、行业、媒体和公众多主体广泛参与的合力营销局面,创新“联合营销、互换互送、精准对接”的营销策略,“印象黄河,彩虹之上”的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石嘴山市平罗县:5A景区背书,旅游业态开花
平罗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地处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呼包银能源金三角、宁夏沿黄城市带等经济区前沿地带,县域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境内有国家5A级景区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宁夏新十景之一沙湖和平罗玉皇阁、田州古塔等景区。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渠桥镇黄渠桥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平罗县依托国家5A级景区——沙湖的品牌带动,其他景区、特色小镇、城市公园、商业街区、农业综合体等多种旅游业态全面开花。更制定《平罗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平罗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三年(2016年-2018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形成“1+N”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出台《平罗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企业投资参与文化旅游产业。更建成塞上江南博物馆、黄渠桥红色教育基地等,实施玉皇阁、田州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发展周边农户民宿,打造特色旅游商品。打造集研、学、游为一体的泥哇呜传承保护基地,整合平罗县非遗资源,培育非遗产品,形成文化+非遗+旅游的特色发展模式。
山东省
山东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潍坊市青州市、青岛市崂山区、济宁市曲阜市,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威海市荣成市、临沂市沂南县、烟台市蓬莱区、德州市齐河县、济南市章丘区。
烟台市蓬莱区:一卡在手,全域覆盖
蓬莱区地处胶东半岛北端,濒临黄、渤二海,面积1197平方千米,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蓬莱阁景区和三仙山·八仙过海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蓬莱欧乐堡梦幻世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君顶酒庄,1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蓬莱旅游度假区。蓬莱区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等称号。
蓬莱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聚焦城景一体、织造文化蓬莱”为主线,优化“海陆统筹、三产联动、城乡融合”三大体系,创新实施“旅游治理、产品供给、市场共治、主客共享”的工作模式,形成以景区、旅游度假区引领城区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助力蓬莱区成为中国滨海城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标杆。
一卡在手,游遍仙境。2019年,蓬莱区推出的“全域旅游一卡通”上线发售,立即受到了外地游客和当地市民的青睐。改变“每进一道门,先买一张票”的方式,“一卡通”相当于一张通票,并联整合了多个景区门票,并且可比原来节省四分之三的费用。
威海市荣成市:以旅促渔,渔旅结合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面积1526平方千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那香海景区、赤山风景名胜区、成山头景区,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2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宁津街道东楮岛村、俚岛镇烟墩角村。近500公里黄金海岸线上分布着风光秀丽的10大港湾、115个岛屿和10大天然海水浴场,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自创建以来,市财政部门就设立专项资金,在原有旅游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旅游大项目、景区改造提升、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的保障力度。第一步,打造核心吸引力,把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以500公里海岸线和内陆生态走廊为轴线,以特色小镇为节点,重点打造市中心、石岛管理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三大板块和滨海、乡村两条“旅游廊道”,形成“一心两翼、两廊发展”的旅游格局。
荣成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叫响“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品牌,加快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旅游+”,深化旅游与海洋、渔业、工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海陆空”特色赛事品牌,打造以主城区为中心、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和石岛管理区为“两翼”、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和内陆乡村旅游廊道为“两廊”的全域旅游格局,形成“以旅促渔、渔旅结合”的北方滨海全季休闲全域旅游样本。
临沂市沂南县:深化旅游+,多元发展
沂南县地处鲁中地区,总面积1719平方千米,素有“山东小延安”之称。境内拥有5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马泉休闲园、红石寨旅游区、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旅游区、竹泉村旅游区、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两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铜井镇竹泉村、马牧池乡常山庄村。
沂南县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主线,促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突破、全域提升,形成沂南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借力旅游扶贫富民与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借力全域旅游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文旅融合,打造红色旅游与乡村度假、研学旅行、党性教育、影视拍摄等红色产业;完善配套,加快道路绿廊建设,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品牌提升,塑造“向沂南·心怡然—智圣故里、红嫂家乡”的全域旅游品牌形象;创新发展,形成红色旅游带动红色基因传承可复制经验,为经济欠发达区域提供区域化突破带动全域化提升的“沂南实践”。
济南市章丘区:旅游带动,融合发展
章丘区位于济南市东部,面积为1719平方千米,为济南市下辖区,历史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境内拥有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百脉泉公园、济南植物园、朱家峪旅游区。
章丘区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强化顶层设计、齐抓共管、全民参与,串联区域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内容,探索能够提供全方位全时空服务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2016年在全省县级第一个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将23项具体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各项工作按照“全域旅游”标准全面推进。强力推进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加快发展重大交通枢纽,推进高铁、高速、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旅游产业资本化运作模式,采用BT模式和国有土地入股方式,完成绣源河一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实施A级景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4A以上景区纳入济南旅游产业监测监控平台;强化旅游联合执法,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借力“旅游+”,形成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等融合产业,创新旅游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延伸提升旅游产业链、价值链,做活全域旅游产业体系。
德州市齐河县:创新驱动,品质发展
位于德州市最南端,与济南隔黄河相望,面积为1411平方千米,人文底蕴深厚,存有龙山文化遗址、晏婴祠、东汉古墓等古迹。齐河县境内拥有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泉城极地海洋世界景区、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景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黄河国际生态城。
齐河县依托独特的“黄河水乡、生态齐河”自然人文资源,以黄河生态城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为载体,以文化旅游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根本,抓产业推进、项目落地、环境提升,形成党政保障、市场引领、创新驱动、品质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
成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责任清单,深入推进旅游市场秩序监管随机抽查;提升服务质量,面向社会公布24小时旅游投诉、咨询电话,专人负责,及时受理;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及时公布景区动态数据,制订高峰期的分流应急处置预案,近年来该县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
齐河发展旅游的政策含金量颇高。出台《齐河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全域旅游发展;成立国有企业齐河县齐信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县国有旅游资源盘活、开发、经营,以及全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精品民宿、休闲风情街区、旅游购物街区等旅游配套体系构建。设立齐河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项目资金,推动旅游+农业快速发展。
河南省
河南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焦作市修武县、信阳市新县、济源市,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安阳市林州市、洛阳市栾川县、信阳市浉河区、焦作市博爱县。
洛阳市栾川县:全县动员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有“中原肺叶”之称,面积为2477平方千米。其旅游资源包括2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君山和鸡冠洞,7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渡沟、王府竹海、天河大峡谷、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龙峪湾、抱犊寨、养子沟,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重渡沟旅游度假区和老君山山地旅游度假区,3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村、庙子镇庄子村和陶湾镇协心村。栾川县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殊荣。
栾川县依托资源环境优势,推进绿色转型,对工矿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并举全县之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基本实现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目标。栾川把全县分为矿产资源开发区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区,严格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和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实施工业绿色化改造,实现减排效益最大化;发展循环经济,促使矿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栾川坚持“旅游富县”战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
安阳市林州市:林州“三色旅游”,开启全域旅游新篇章
林州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面积为2046平方千米,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其旅游资源包括国家5A级旅游景区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泉湖和中华古板栗公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石板岩镇高家台村和黄华镇庙荒村。
林州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突出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主线,深入挖掘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寓教于游,寓美于游,寓富于游,逐步形成以红色精神传承教育为重点,以生态优化和谐发展为主调,以促进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首先,林州市持续挖掘林州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出了“突出红色教育特色,延伸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体验模式”的红色旅游新课堂;不断加强统筹域内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和展示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太行精神、扁担精神和孙占元精神内蕴。其次,林州市不断加强红色引领和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积极拓展“红色旅游+”旅游新体系,促进了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此外,林州市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发展古村民俗、采摘体验、生态观光、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推进智慧旅游,实现重要景区5G信号全覆盖,打造全国旅游行业5G应用创新示范基地。如今的林州旅游,已形成以红旗渠红色教育游、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游和林虑山蓝天滑翔游为代表的“红、绿、蓝”三色品牌特色。
信阳市浉河区 :“旅游 N”模式
浉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境内著名的“五云两潭一寨”是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其旅游资源包括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南湾湖、白龙潭瀑布,省级旅游度假区南湾湖旅游度假区,以及大深沟瀑布、滴水岩、香如故植物园、天伦广场、龙王寺、贤隐寺、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等景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鸡公山。
信阳市浉河区大力推进“旅游 N”模式,实现由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该区充分发挥盆景花卉基地、农业观光园等景点旅游的全域辐射作用,使行业产业挽起旅游的臂弯,通过“旅游 农业”“旅游 文化”“旅游 摄影”“旅游 美食”“旅游 民宿”等新业态模式,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康养度假、休闲垂钓、特产销售、民宿体验等多种项目融合的综合旅游体验,带动乡村旅游从观光式旅游向集田园风光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式旅游发展,真正实现全域旅游时时处处皆可游。
焦作市博爱县:全域景区,景城一体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交界处,面积435平方千米,有“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美誉。其旅游资源包括国家5A级景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青天河旅游度假区,以及太行博竹苑、月山寺、石佛滩摩崖造像、大坝游览区等景点。
博爱县全力做好“旅游+”、“+旅游”文章,积极探索“旅游引领、多产融合”的全域旅游创建博爱模式,将全域旅游创建作为博爱产业转型升级的硬核抓手,取得了初步成效:博爱特色农副产品与旅游有机结合,建成蔬菜、赤松茸、樱桃和冬桃等品类20多家,建成乡村旅游示范点12个,旅游扶贫村23个,特色采摘园46个,星级农家乐180家;开发80余种特色旅游产品,开办40家特色旅游购物店,怀姜、生姜、山货、非物质遗产、果蔬等备受游客欢迎的“博爱七贤”系列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热销;建成了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健身步道400公里,举办了两届青天河马拉松旅游节、七届全国群众登山大会、八极拳交流赛和南太行登山赛等节庆活动;发展地方特色旅游餐饮,挖掘61种博爱特有的特色美食,建成花间巷、怀清坊、鄈城邑等3个特色餐饮街区。
云南省
云南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保山市腾冲市和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丽江市古城区、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生活福地
弥勒市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其旅游资源包括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泉生态园、可邑小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太平湖、红河水乡、东风韵、锦屏山。
弥勒市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现代田园城市,健康生活福地”城市定位,以特色小镇和“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健全旅游产业要素,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其以大规划引领大项目、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为思路,太平湖、东风韵、红河水乡、可邑四个特色小镇及甸溪河治理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形成了景点多样化、景区多元化的格局。并以“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弥勒市率先启动非A景区智慧化建设,打造智慧景区5个,实现重点景区智慧化服务全覆盖,旅游智慧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12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40.4%。
丽江市古城区:全景化,全覆盖
古城区是云南省丽江市下辖的市辖区,辖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境内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璨夺目,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其旅游资源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丽江古城,以及黑龙潭、束河古镇、观音峡等4A级景区。此外,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义尚社区文林村民小组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古城区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乡村旅游、都市购物为代表的新业态、新产品,旅游发展态势逐渐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通过建设“旅游+商业”,先后引进了金茂、复华、玉水坊等商业综合体,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通过建设“旅游+文化”,以《云南的响声》《丽水金沙》、纳西喜院、方国瑜故居、东巴纸坊、雪山书院、束河工匠街等纳西多元本土民俗文化为索引,打造出以大研古城、束河古镇为代表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体验地;通过建设“旅游+体育”,积极开发自行车、定向越野、徒步、露营等康体旅游产品,打造品牌赛事;通过“旅游+农业”,将古城区精品农、林、牧、渔等产业积极融入旅游发展当中,诞生了如丽江高效现代花卉产业园、红水塘现代产业采摘园、广大种业庄园、雅朵玫瑰庄园等一批集观赏、体验、科普于一体,具有创新、示范及引领作用的现代农业旅游点和旅游服务主体,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引领“绿色旅游”再升级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拥有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巍山县巍宝山、祥云县清华洞、弥渡县东山、南涧县灵宝山、永平宝台山。其旅游资源包括世界地质公园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洱海,拥有5A级景区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以及大理洱源地热国旅游景区、蝴蝶泉景区、大理古城等多个4A级景区。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双廊镇大建旁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大理市将全域旅游与健康养生、休闲服务等产业有效结合,打造养生养老、医疗消费、康体旅游的康旅、农旅融合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运动、会展商务等旅游产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与其他产业的互补对接、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产业互动、城乡互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盘活大理古城变压器厂、床单厂活力,打造文化创意园;加快推进杨丽萍大剧院项目,深入挖掘人文自然内涵潜力,融入新文化建设人文大理,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高大理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知名度和享誉度。
陕西省
陕西省2019年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西安市临潼区和渭南市华阴市。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安康市石泉县、延安市黄陵县、商洛市柞水县。
安康市石泉县:紧扣“三宜”石泉定位,坚持“五个一”模式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西部,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其旅游资源丰富,包括3个4A级景区——中坝大峡谷景区、汉江燕翔洞生态旅游景区、石泉古城,以及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区杨柳生态水保园、美丽乡村饶峰驿站、七十二作坊非遗小镇以及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长岭村、长兴村、中坝大峡谷、子午银滩景区、后柳水乡等景区景点。此外,安康市石泉县柳镇中坝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石泉县始终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紧扣“三宜”石泉定位,坚持“五个一”模式,深挖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推进精品景区打造、乡村旅游拓展、公共设施提等、服务品质提升、宣传营销促进、旅游环境优化“六大工程”,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新跨越。
延安市黄陵县:“文化旅游兴县、城乡一体发展”战略
黄陵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荣获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省旅游工作先进县、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化先进县、省旅游示范县等诸多荣誉称号。其旅游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帝陵,4A级景区黄陵国家级森林公园景点。拥有黄帝陵、小石崖革命旧址、秦直道、紫峨寺、万安禅院、子午岭等624处文物景点。
黄陵县坚持全域旅游引领发展,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全面实施“文化旅游兴县、城乡一体发展”战略,促进城乡融合、景城融合,丰富了黄陵县旅游内涵,提升了城市承载功能和品位,实现了从一日游向多日游、过境地向目的地、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在实践中探索出全域旅游的“黄陵模式”。
商洛市柞水县:“五个围绕” 创建格局
柞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柞水县植被覆盖率高达78%、森林覆盖率达65%,负氧离子含量高,曾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其旅游资源包括国家4A级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景区等景区。此外,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近年来,柞水县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推进机制确立,让柞水县旅游快速发展。
近年来,产业围绕旅游转。把生态旅游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出台了《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加快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政策。
近年来,柞水县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按照 “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发展要求,全面实施了81个村居以美化、亮化、硬化、改厕、改圈、整院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提炼“乡愁”文化,发展美丽经济。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桂林市阳朔县和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防城港市东兴市、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桂林市兴安县。
防城港市东兴市:两国一城、六联合
东兴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县级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广西南部,面积590平方千米,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境内拥有京岛风景名胜区和屏峰雨林公园2个国家4A级景区,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为世界三大红树林示范保护区之一,以及大清国一号界碑、中越人民友谊公园、民国“南天王”陈济棠故居等历史文化景观。
东兴市成立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印发了《东兴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东兴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工作方案》,明确改革创新、项目建设和产业融合推进、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战略等八大专项工作任务组,齐心勠力打造“两国一城、六联合”的“东兴版”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兴市打造八大创新,分别是领导机制创新、协调机制创新、市场机制创新、旅游配套机制创新、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治理能力机制创新、旅游引领多规融合创新、规划实施管理创新,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秀美风情苗乡,全域旅游富民
融水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自治区北部,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面积4665平方千米,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其旅游资源包括国家4A级景区贝江,国家森林公园、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元宝山,全区农业旅游示范点龙女沟、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融水自驾游汽车营地,老子山、雨卜苗寨等景区。此外,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荣地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国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18年,融水县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融水县成立了县委书记挂帅、党政统筹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旅游联席领导小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领导小组和旅游扶贫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重点旅游问题。建立文化旅游投资平台,创新“粤桂扶贫”等机制,将旅游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体系,发挥人大和政协监督作用,实现“全民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旅游综合发展机制。
融水县确立旅游业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了旅游项目、旅游资金、旅游用地、旅游扶贫“四优先”政策保障,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政策系列文件和旅游扶贫产业奖补政策。高质量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融合。出台旅游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和开放性的金融服务政策,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每年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并逐年递增。对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用地实行“点状供地”“未利用地优先保障旅游新增用地”等土地政策,优先解决旅游扶贫项目用地。
桂林市兴安县:从“单业态”到“全业态”
兴安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面积2348平方千米,被誉为“兴盛之都、安定之邑”。其旅游资源包括国家5A级旅游景区桂林乐满地主题乐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猫儿山、秦家大院,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榜上村等景点,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美丽中国示范县”“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兴安县为加快推动产业互动从“单业态”到“全业态”建设,兴安强化项目支撑,创新旅游投融资举措,全力解决项目、资金等瓶颈问题:设立全域旅游发展基金,每年2500万元支持旅游发展;创立展卓航空、一山半岛温泉度假酒店等重点旅游项目发展专项资金;成立政府旅游投资平台和灵渠胜地文化旅游公司,投资重大旅游文化项目;依托国家投融资方向,统筹策划包装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兴安县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广泛招商引资,与广投等国有企业强强联手,投资多元化格局初步显现。目前,华夏灵洲·幸福水镇、水韵华江中药康养田园综合体、云顶温泉酒店、《突破湘江》实景演出等总投资120多亿元的文旅项目先后花落兴安,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海南省
海南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三亚市吉阳区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陵水黎族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构建四大旅游片区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面积1128平方千米。境内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界洲岛、国家级森林公园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湾猴岛,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小妹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以及清水湾、高峰温泉等景区景点。2018年12月,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陵水将整合打造陵水生活旅游城、珍珠海岸滨海旅游区、高端滨海度假区、北部百瀑雨林旅游区等4大旅游片区发展组团,全方位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把陵水打造成为全天候的旅游目的地;将鼓励和发展入境游,深化旅游与相关联产业的融合,实施“互联网+农业+旅游”计划,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森林旅游、购物旅游等一批新的旅游业态;积极融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立一程多站旅游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湖北省
湖北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武汉市黄陂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宜昌市夷陵区,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咸宁市通山县、神农架林区、黄冈市英山县、宜昌市远安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宜昌市远安县:城乡统筹,全面振兴
远安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东北部,面积1752平方千米,历史文化悠久,森林覆盖率74.5%,是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湖北省生态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鸣凤山景区、武陵峡口旅游区。
远安县立足资源禀赋、旅游优势,以全域旅游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小而精、特而优”的精品景区,创新全域旅游发展概念,实施“全域旅游富民”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开辟出一条“全域统筹、生态引领、城乡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率先实行全域旅游“1+3”综合协调和执法模式,在湖北组建首个县级旅游发展委员会;修订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1+4”(即一条旅游发展轴线加四大旅游组团)全域旅游发展布局;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清白”工程和农村“五乱”整治,“收干净、码整齐、弄通和”成为全民自觉行动,全域面貌清爽整洁,常年不见白色垃圾;深化旅游富民战略实践,将农区变景区、农田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实现企业发展、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2018年,远安在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其中旅游产业脱贫人口占总脱贫人口的15.7%。
神农架林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
神农架林区,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面积3253平方千米,有“中国天然氧吧”之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木鱼镇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神农架生态旅游区,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神农架天燕旅游区、神农架红坪景区、巴桃园景区,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宋洛乡盘龙村。
神农架林区立足自身生态资源禀赋,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驱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生态保护模式,健全科学保护体系,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健全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空中有飞机、山上有监控、路上有探头、林内有巡护、应急有队伍”“五位一体”的立体信息化网格化森林资源管护网络,建成全国领先的“天地人一体化”信息管理中心;完善金丝猴生态环境及活动监测平台,建成华中种质资源库、珍稀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和大熊猫展养繁育基地。
黄冈市英山县:体制改革,转型升级
英山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西连武汉城市圈,东接皖江经济带,面积1449平方千米,是中国茶叶之乡、丝绸之乡、药材之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别山主峰旅游风景区、桃花冲旅游风景区、四季花海景区,以及温泉养生、峡谷漂流、溯溪探险、民俗风情以及众多红色旅游景点。曾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英山县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叫响旅游品牌,丰富产品体系,提升发展质效,探索出一条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深化“旅游+农业、工业、文体、电商、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构建以“1+3+N”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设立了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农业、林业、文化等七个行业部门,设立旅游股室;构建以“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为统领,以“神奇南武当·云上天堂顶、静境桃花冲·度假氧生活、英山云雾茶·源自森呼吸”为子品牌的品牌体系,提升英山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旅游强市,遍地开花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接恩施、西靠蜀渝、南邻潇湘、北依三峡,清江自南向东横贯全境,面积4607平方千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银利川”“贡米之乡”等称号。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苏马荡旅游度假区,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腾龙洞风景旅游区、龙船水乡景区、大水井文化旅游区、玉龙洞旅游区,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坪乡营上村。
利川市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把握旅游扶贫和腾龙洞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机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优化旅游要素,探索旅游强市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创新旅游产业融合业态,建成龙船天街“特色商业街”、腾龙洞大牌楼和六合路“特色美食街”、龙船调主题公园“特色购物街”等文娱特色街;研发推介出“牟利忠根雕”“土家有礼戒尺”“柏杨豆干”“利川莼菜”“利川红茶”等旅游商品;打造星级酒店、绿色酒店、连锁酒店、特色民宿等层次多样、特色鲜明的住宿体系;完善市域旅游标识系统,建成旅游厕所67座;全面改善旅游交通,实现境内重点景区旅游公路均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咸宁市通山县:完善配套,协调发展
通山县,隶属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面积2680平方千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两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宫山风景区、隐水洞景区,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林桥镇石门村。2016年11月,通山县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3月,被确定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近年来,通山县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总体布局,多方争取旅游发展资金,实施了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通山县紧扣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按照“产业融合一二三,全域旅游看通山”的发展思路,全域规划、全景打造、全业融合,探索出一条配套完善协调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改善全县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形成“三极驱动、多点打造、全域覆盖”的总体发展思路和“一心两轴三极四带”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沿线通道开展绿化美化洁化工程,配套驿站功能,建成旅游驿站20处,2A级以上旅游公厕22座,旅游标识标牌1000多块、生态停车场100余个、停车位3万多个。
湖南省
湖南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衡阳市南岳区、湘潭市韶山市、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张家界市永定区、长沙市望城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郴州市资兴市。
张家界市永定区:旅游带动,绿色崛起
永定区,位于湘西山地东北部,地处张家界腹部,为张家界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文化、交通枢纽中心,面积2174平方千米。1982年,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旅游区,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土家风情园,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尹家溪镇马儿山村。
永定区围绕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大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旅游消费服务水平,坚定不移抓好全域旅游,做大做强旅游品牌,形成“旅游带动、绿色崛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构建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切实推进张吉怀高铁、黔张常铁路等外部大交通建设;做好主要景区、旅游干线民居风貌的景观化改造,完善旅游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设施,打造整洁有序、生态环保的旅游公路景观;优化整合交通运力,抓好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省级示范区创建,加快构建方便快捷的城乡客运一体化体系。
长沙市望城区:统筹联动,引领示范
望城区,湖南省会长沙市辖区,地处湘中东北部,湘江下游两岸,面积969平方千米,素有“陶瓷之乡”“麻石之乡”“鱼米之乡”的美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5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靖港古镇、千龙湖生态旅游区、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雷锋纪念馆、新华联铜官窑古镇。
望城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统领,坚持实施“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核、品牌为先”战略,围绕“四色旅游”,打造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品牌体系,形成“一群三园”“山水洲镇”的全域旅游产品格局。完善通景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缓解旅游接待高峰期压力,提升游客满意度;组织旅游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及培训,与50家旅游单位签订旅游安全监管工作承诺书,强化安全预警、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强化旅游市场秩序,确保咨询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安排执法人员巡查全区旅游市场,公安、交通、交警和安监等涉旅部门各司其责、统筹联动。
郴州市资兴市:以水为魂,特色发展
资兴市,湖南省辖县级市,由郴州市代管,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总面积2746.79平方千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东江湾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曾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资兴市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思路,以水为魂,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差异明显、特色各异、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产品,形成保护中开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以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六位一体”的东江湖风景名胜区为龙头,全面提质升级,改造资兴大道、资五公路、厦蓉高速至东江漂流段等通景公路主要干道,新建小东江自行车道,购置30台天然气环保观光车;注入文化内涵,开发三湘四水·东江湖文化旅游街等文化旅游景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文化引领,提质升级
凤凰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总面积1734平方千米,史称“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凤凰古城旅游区、凤凰奇梁洞景区、凤凰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凤凰古城内明清建筑保留完好,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8处;全县共有古遗址116处,特色民居120多栋,珍贵馆藏文物和各类珍稀化石1万多件,是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县市之一,有沈从文故居,北门城楼等旅游景点。凤凰县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称。
凤凰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同步推进交通网络、产业链条和服务保障,走出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一业带三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举办各类大型艺术文化活动,赋予古城新的内涵和生机;稳步推进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量质齐升旅游项目、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引路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古城三维全景虚拟漫游系统,设置语音讲解二维码,实现景区语音免费讲解;打造旅游产品精品线路,形成“古城九景+北线、古城九景+西线、古城九景+南华山+凤凰记忆、西线+北线”的四条精品线路。
广东省
广东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广州市番禹区、江门市台山市,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梅州市梅县区、韶关市仁化县、深圳市盐田区。
梅州市梅县区:龙头升级,交通串联
梅县区,广东省梅州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总面积2482.86平方千米,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足球之乡”之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梅州市雁南飞茶田景区,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村、梅州市叶剑英纪念园、梅州市灵光寺旅游区,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雁洋镇长教村。曾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市)”“中国旅游强县(区/市)”“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等称号。
梅县区紧紧围绕“一区两带六组团”决策部署,坚持“把全域资源打造成全域风景”的理念,突出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优化全域规划,探索出强龙头造风景通经络的休闲全域旅游新路径。强龙头——经典景区提质升级,雁南飞茶田景区作为梅州区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在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注重对景区的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造风景——美丽乡村遍地开花,积极引进发达地区乡村旅游运营商、休闲农业运营商、创意乡村旅游设计师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打造8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实现美丽乡村遍地开花。通经络——交通旅游体系提升,提升旅游交通体系,串联景区、乡村旅游点,形成优势互补的全域旅游。
深圳市盐田区:全域全季,亮化提升
盐田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辖区面积74.91平方千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曾先后荣获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区”、“广东省体育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盐田区明确“宜居宜业宜游”发展定位,坚持“全域+全季”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探索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全域+全季”发展,实现旅游品质、品牌、环境全面提升,打造旅游区与产业区、城区“三区融合”的国际一流的滨海休闲生态旅游胜地。品质提升——成立全域旅游协会,推出“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创意设计”“旅游+特色产业”“旅游+商贸消费”等系列活动,以全域旅游带动辖区整体品质提升;品牌提升——依托“旅游+”“+旅游”,培育工业观光、高端会展等新业态,引进国际赛事、举办主题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黄金海岸旅游节;环境提升——改善交通环境,打造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形成海陆空综合交通大循环。
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引领,全域发展
仁化县,广东省韶关市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总面积2223平方千米,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丹霞山)的所在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丹霞山旅游风景区,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丹霞街道瑶塘新村。
仁化县依托丹霞山品牌,按照“神奇丹霞·美丽仁化”的发展定位,抓好旅游产业顶层设计,全力打造特色小镇,助推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探索山区生态休闲度假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丹霞山的龙头带动作用,以休闲商旅化为统筹,加快新型工业、新型城镇、现代农业三化融合发展,延伸新的观光工业游、农业游和休闲慢城游产业链;依托智慧旅游,创新营销模式,搭建了以“丹霞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心的仁化旅游电商平台,助推全域营销。
福建省
福建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福州市永泰县、南平市武夷山市、龙岩市武平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三明市泰宁县、泉州市德化县、厦门市集美区、三明市尤溪县。
三明市泰宁县:布局四大板块,建设美丽乡村
泰宁县,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1539.38平方千米,是全国21个原中央苏区县和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境内拥有国家5A级景区福建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和上青乡崇际村,国家3A级景区泰宁古城等旅游资源。2005年,大金湖荣膺了世界地质公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成为福建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和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2010年8月2日,“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第40个世界遗产。
从2017年提出打造“中国静心之地”主题形象,到去年着力培育“森林康养、特色民宿、影视文化、研学培训、运动休闲”5种业态,泰宁县逐步完善并形成“12345”旅游发展思路,加快推动旅游产业与多业态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业带动,多业增收”的良好局面。
泰宁县注重全域开发,布局“四大板块”。围绕“滨湖休闲、古城开发、乡村旅游、高山安养”四大方向,大力开发亲水体验和高山安养产品,发展耕读李家、水趣崇际等一批不同主题、不同定位的乡村旅游,实施上坊岛旅游综合体、森林步道、三涧湾仿古商业街区等项目,打造“夜经济”集聚区。泰宁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际溪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水际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泉州市德化县:陶瓷文化旅游和山水生态游憩
德化县,隶属福建省泉州市,总面积2232平方千米,有“中国瓷都”“世界陶瓷之都”之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九仙山风景区、石牛山风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泉州市德化县国宝乡佛岭村,以及岱仙瀑布、戴云山等景区景点。曾先后荣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2016年11月,德化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成为全市第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德化县立足深厚的陶瓷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海丝路上最具中国山水艺术特质的生态型休闲旅游目的地。“旅游+城市”,城市成为旅游景点;“旅游+生态”,生态成为金山银山;“旅游+文化”,文化成为金字招牌,把本地特色资源创造性地包装成本地旅游亮点。德化县通过抓好三大核心景区建设,在全县形成以县城陶瓷文化景区为主体,以石牛山、九仙山两个4A级旅游景区为两翼的“凤凰展翅一体两翼”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世界瓷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
厦门市集美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集美区,隶属福建省厦门市,位居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和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总面积275.79平方千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厦门市园博苑,和陈嘉庚故居、鳌园等景区景点。曾被誉为“福建省双拥模范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8年10月8日,集美区入选2018年度综合实力百强区第58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62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80名。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导下,集美将品牌活动与景点串珠成线,打造厦门全域旅游示范地。围绕全域旅游战略规划,集美区发挥鳌园、集美学村等传统景区的影响力,加快大社文创旅游街区建设;做大节庆赛事旅游,提升“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策划海峡动漫节等新品牌;加快推进灌口、后溪山区体育旅游休闲带建设,提升全国汽车场地越野竞标赛等运动赛事的影响力;发展研学教育旅游,加快整合文教区高校、辖区高校中国学习中心等资源;结合马銮湾新城建设,配套建设滨海文化旅游、水上竞技等设施;完善酒店、住宿、餐饮和交通等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增强水路旅游集散功能,启动集美老火车站片区改造,建设集美轮渡码头,打造海上门户与鼓浪屿实现海上对接。
三明市尤溪县:闽中明珠,家在景区
尤溪县,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三明市东部,素有“闽中明珠”“中国绿竹之乡”之誉,2010年被授予“千年古县”称号。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国家4A级景区朱子文化园、侠天下旅游区、桂峰古民居景区和九阜山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洋中镇桂峰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洋中桂峰古民居,省级自然保护区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溪书院、聚奎堡、厚丰郑氏大厝、桂峰蔡氏民居、西城卢家大院、公馆峡民居,国家水利风景区闽湖景区,中国五大魅力梯田、海西十大美景之一、全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联合梯田。
近年来,尤溪全力打造“我家在景区”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围绕全域、全民、全要素、全产业链“四轮驱动”发展全域旅游,将发展旅游作为尤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带动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中远期发展战略,近三年累计投入全域旅游专项资金89亿元用于旅游关联项目,积极引进民间资本10亿对元开发旅游,实施全域旅游关联项目265个。同时,重点景区与乡村旅游景点串珠成线,连线成面,乡村游、文化游、生态游、研学游、美食游、红色游等精品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构筑了全域开放式大旅游格局。
青海省
青海省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有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全域旅游,全季旅游
刚察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州境西部,青海湖北岸,总面积1.2万平方千米,是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高原海滨藏城旅游景区,以及西海温泉、五世达赖圣泉、仙女湾湿地、仓央嘉措文化广场等景区景点。
近年来,刚察县顺应“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以“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发展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景区提档升级,依托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环湖旅游精品景区。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带动和精品旅游线路战略,努力打造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多元素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主题活动来推广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徒步赛让刚察向全季旅游发力,徒步活动、原住民生活体验等冬季活动规划让刚察的旅游“从春季出发向冬季延伸”。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拉萨市城关区和林芝市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拉萨市当雄县、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拉萨市当雄县:全域一体、处处是景,全景畅游、人在画中
当雄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总面积10036平方千米。境内冰川草原、雪山温泉等旅游资源丰富,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镇巴嘎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国家级4A级景区纳木错不仅是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旅游景区,而且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此外,还有念青唐古拉山、藏北八塔、康玛寺、羊八井地热电站等众多著名景点。
当雄县以“极净当雄”为主题,依托羊八井蓝色天国、唐滨湖、姆蓝雪山、廓琼岗日冰川,纳木错环岛等旅游环线,打造出独特的全域旅游方式。运用点、线、面、环的旅游景点布局规律,通过“一核引领、一带串联、两区联动、多点支撑”的县域空间结构,当雄县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全域一体、处处是景,全景畅游、人在画中”的全空间发展格局。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用独特的人文风俗打造精品
桑珠孜区,原名日喀则,现为西藏自治区地级日喀则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面积3700平方公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际5A级景区扎什伦布寺,国家4A级景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萨迦寺、夏鲁寺、恩归寺、俄尔寺及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桑珠孜宗堡等景区景点。桑珠孜区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和原始森林带,神山、圣湖、草原,名寺古刹,独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风俗习惯,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桑珠孜区实施全域旅游精品打造工程,以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为抓手,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农牧业风光景区和民族手工艺体验区,打造桑珠孜区联乡梯田风光景区,建设桑珠孜区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分别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优化核心景区,打造宜居之城
特克斯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县,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总面积8352平方千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喀拉峻草原2013年6月成功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琼库什台村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并被收录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特克斯县城是中国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2018年9月26日,荣获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在全域景区规划建设上,特克斯县把独有的易经文化、乌孙文化融入旅游建设项目规划,高标准打造猎鹰台、鲜花台、乌孙农家等景点,提升、完善喀拉峻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标准,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喀拉峻核心景区景点。
近年来,特克斯县探索走“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发展道路,积极打造天山药谷、西域香料世界、原生菌黄金带、天山五花蜜源、养生杂粮、有机畜产品、八卦红苹果、绿色蔬菜这八张“绿色名片”,试行康养旅游产业,追求绿色GDP,打造生态宜居旅游之城。
目前,特克斯县作为自治区康养旅游产业先行先试县。就特克斯县而言,地缘优势突出、水土光热充足、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元等要素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特克斯县正在以“医养结合、游养结合、疗养结合”的规划理念,全力打造康养旅游产业。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一体规划、串珠成链、相互辉映
布尔津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下辖县,位于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其北部和东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0369.45平方公里,被誉为“人间净土”。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旅游景点32处,A级景区5家,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喀纳斯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境内既有戈壁沙漠、河流湖泊、草原湿地、雅丹地貌等自然景观,也有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民风民俗,还有中俄通商码头、前苏联航运办事处、石人岩画等历史文化遗产。布尔津县2020荣膺“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布尔津县已于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其后开展了一系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当地积极构建“旅游+”发展局面,全力将布尔津县打造成为新疆最美生态旅游度假城市和全国旅游目的地。
布尔津镇推进景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精致秀美、休闲舒适、水系环绕、宜居宜业、现代文明”的国家5A级城市景区;冲乎尔镇依托临近喀纳斯景区地缘优势和独特自然风光,形成以春游白桦、夏探石林、秋赏红叶、冬观雾凇为主题的四季旅游休闲度假小镇;杜来提乡紧盯交通优势,打造农副产品供应和休闲采摘基地,建设农牧休闲小镇;阔斯特克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牧场为主的庭院经济,建设特色田园小镇;窝依莫克镇和也格孜托别乡发挥布尔津县—喀纳斯旅游沿线区位优势,发展牧民定居点特色驿站文化小镇。
这些特色鲜明的城乡精品旅游,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构建了布尔津县“一体规划、串珠成链、相互辉映”的全域旅游格局,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打造温泉宜游、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形象
温泉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带,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缘,总面积5881平方千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圣泉景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而且拥有阿日善敖包,阿尔夏提风景区,哈夏风景区,博格达尔森林公园,呼斯塔遗址等景区景点。2018年12月,温泉县获评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
温泉县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绿色发展战略,近年来又提出“旅游+”发展理念,将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温泉县还将通过优化总体布局、提升产品品质、加快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完善体制机制等方式,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程。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温泉县将通过“点、线、面”结合、产业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全域旅游,最后以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温泉宜游、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形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有第十师185团,此次2020年通过验收公示的有第八师石河子市。
第八师石河子市:一心两翼三区四带五点
石河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面积460平方千米,素有“戈壁明珠”之美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八师121团军燕酒庄沙漠生态旅游景区、八师143团桃源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驼铃梦坡景区、张裕巴保男爵酒庄,而且第八师石河子市152团10连、121团7连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第八师石河子市紧紧围绕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域旅游规划和“一心两翼三区四带五点”的旅游格局,不断增强城市核心吸引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资源整合,丰盛旅游营销手段,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打造全疆军垦文化体验和拓展训练基地。高标准开展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休闲度假、绿色农业、美丽乡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助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靓丽名片。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收藏版:2020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7家“优秀生”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