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一部有助于理解旅游市场治理逻辑的书

作者:品橙旅游

【品橙旅游】旅游市场治理相关议题,学者、行政管理者以往多有探讨,对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也有共识。不过 […]

【品橙旅游】旅游市场治理相关议题,学者、行政管理者以往多有探讨,对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也有共识。不过,以往的探讨多围绕旅游主管部门来谈。最近看了一本以探析“领导小组运行规律”为议题的专著,笔者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提供了从跨部门视角来认知旅游市场治理逻辑的新视界。

具体谈此书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这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锚定旅游强国建设目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坚实的机制保障,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工作合力——旅游市场治理中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回到这部专著上来,笔者为什么要严谨地加入“从某种意义上”呢?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准确地说,这部专著并非“纯”关注旅游市场治理,从有点长的书名《城市跨部门治理中的领导小组——基于J市“一日游”市场整治案例的追踪研究》可看出,作者是以J市“一日游”整治为案例来探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即俗称的“领导小组”机制,这种一般由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一般放在主责部门)组成,人们已习以为常的组织机制在公共治理研究领域可以说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议题。另一方面,作者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汤利华本是“圈中人”,从自述中可以看出,该研究议题源于作者对旅游市场长期观察的思考,取了“一日游”这个“小切口”作主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另外,还运用其他的旅游治理案例加以辅证。

再系统深入些可看到,这本书是理论导向与问题导向的。跨部门协同是当今各国建立整体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内容,作者基于国内跨部门治理存在的“合作最小化”与“合作最大化”并存悖论,更鉴于“领导小组”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不论学界还是行政界至今仍对其运行规律莫衷一是的现实,借助了组织结构权变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组织学理论,构建了跨部门视角下领导小组运行的适应模型,并以重要城市J市曾经也名声在外的“一日游”历时性案例研究加以实证,对小组运行规律得出几点富有启示意义的新认识。

因为笔者有一些涉及旅游业的工作经历,所以最初翻阅时,首先吸引自己的是市场治理案例的“经验材料”。诺贝尔奖获得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曾言:学者最重要的贡献是能发现多少原创性的“事实”,因为理论常被推翻,每隔几年就可能被抛弃,但精实的原始资料却可以长久地被引用而免于时间的磨损。在书中,作者对J市历时20年的“一日游”市场整治做了严谨、富有逻辑的发掘梳理(有的可以说类似侦探探案,追踪蛛丝马迹,科学去伪存真),这的确堪称“精实”的“原创性事实”。当然,作为学术专著,其在理论上的建树更值得评介,这里无法具体介绍作者构建的领导小组运行适应模型的完整内容,笔者主要把作者划分的四种领导小组运行类型——也是与认知旅游综合治理逻辑有较大联系的部分做点“特种兵旅游”式的介绍:

其一曰松散联盟型,这是在一定的纵向协调下促进横向部门之间互动的机制——事实上,西方学术语言中的所谓“治理”,即是强调不同于自上而下的“管理”的横向互动,而现实中这种机制会因横向间张力的存在等原因而显得较为松散(会出现所谓的“联而不合”),主责部门有时需“请神捉鬼”才能较好地完成阶段性治理任务。其二曰权威依赖型,相较于松散联盟型,这一类型进一步突出了“领导挂帅”的权威协调作用,效果一般也较第一类型好,不过,既然是矩阵结构(一般视领导小组为此种组织类型)实施的“团队作业”,要较好发挥作用,仍需协同部门之间达成价值共识、形成共同目标及明确责任划分等,不然多会出现“就事论事”的情况,最终影响治理效果的稳定性。其三曰扁平科层型,这一类型中,小组已经不是通常认为的矩阵组织了,“一把手”能一竿子插到底,往往会出现“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的治理效果;存在的局限是,很可能会出现“运动式”现象,也由于“一把手”对要治理的对象难有长期的注意力分配,因而“高压态势”也面临着可持续考验。最后一种曰资源依赖型,是在协调实施跨部门机制的同时(有的还加以组织变革以调动发挥协同部门主体作用),通过制度建设积极跟进以保障跨部门合作(新制度不仅要对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加以约束,同时还注意约束监管中的相关部门)。在此制度基础上,有望逐步形成有权威协调,部门间存在价值共识且在治理资源上相互依赖、一定程度趋向于自组织的机制。作者还提出,现实中对于市场顽疾,第三、第四种类型实际构建了较为有效的“组合拳”。

应该说,现实中的旅游市场治理是较为复杂的,涉及旅游、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行政部门。201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现实中地方也形成了以“领导小组”为代表的多种形式的协调机制。笔者利用作者构建的适应模型,把“四种类型”套到旅游市场中,的确觉得对旅游市场综合治理的认知清晰了很多,也能更好地辨别各种优化综合治理的路径或建议的适配性。

回归公共治理学术作品看此书,可谈的其实更多,如作者用旅游故事讲“大道理”的想象力、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努力等。对于准备论文攻坚的旅游管理、公共管理研博学生,特别是对案例研究感兴趣的,笔者建议有必要读一读,同时,高校相关硕博导带着学生做些思辨性阅读也是很有意义的。

(郑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一部有助于理解旅游市场治理逻辑的书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