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以“游运河,行大运”为主题的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开幕。开幕式上,《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旨在打造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三个时间节点
在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方面,《规划》提出,将全面打造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个功能分区,扎实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个重点工程,集成推出一批标志性项目,以线串珠,以珠带面,延续壮美运河千年神韵,打造具有首都标准、北京特色、时代气象的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使大运河成为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
《规划》从2021、2023、2025年三个时间节点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进行了安排:
到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游船通航,为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到2023年,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基本形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
到2025年,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沿线区域协同发展更加深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规划》提出,北京将推进“河道、水源”“闸、桥梁”“古遗址、古建筑”等3类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风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打造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典范。重点是规划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保护修复八里桥,加快推进通州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镇等文物保护修缮,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建设生态之河
《规划》提出,北京将修复大运河生态环境,建设观水、近水的滨水休闲空间,整体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长廊。重点是加强河道两侧绿化提升和环境整治,建设通州堰防洪体系,到2025年,基本完成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坝河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实现河道水体全面还清。
建设发展之河
《规划》提出,培育大运河主题精品旅游产品,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重点是创建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成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和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实现游船通航功能。
建设民生之河
《规划》提出,将在沿线传统生活生产区域内逐步疏导不符合保护建设要求的设施、项目等,促进环境和整体风貌提升。重点是优化鼓楼西大街、南锣鼓巷、南新仓、通惠河沿线等一批传统利用区,集中整治提升公共空间、商业业态、建筑风貌和交通秩序,建设具有大运河特色的高品质京味文化休闲区。
建设融合之河
《规划》提出,将发挥大运河联接京津冀等地的轴线作用,促进沿线八省市以大运河为媒介开展交流合作,探索以文化交流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持续释放协同发展活力。重点是持续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运河国际艺术周、京津冀文化交流季、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文化活动,加强沿线区域人文艺术交流。
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投入,抓好一批重大任务实施,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良好局面,齐心协力实现规划目标。
据悉,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区委区政府、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文联承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各区委宣传部和文旅局协办。(原题:《北京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北京: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