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这也许是今年景区最大的“投资”。近日,中国旅游集团投资运营公司与中信产业基金签署景区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造山之王”这一名头有可能发生更有意思的变化,共享此个“殊荣”的或增加中国最大的旅游集团——中国旅游集团。
被喻为“造山之王”的中景信,因白石山而名声鹊起。这座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的景区,如今已成为华北最著名的山地景区。但谁知道,早在1990年,白石山就已正式作为景区对游客开放。只是20年的时间,白石山风景名胜区均采取“涞源县旅游局+县旅游开发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营管理方式运作,并没有打开市场。直到2010年,河北旅游投资集团、涞源县政府、后来的中景信董事长黎志团队,以及北京一亩田投资有限公司重新组建成立了涞源白石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股份制形式进行运营,才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实际上,早在90年代,国内山岳旅游开发顶级专家,时任黄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黎志就对白石山产生浓厚的开发兴趣,在多次勘探白石山后,他认为白石山的潜力无限。但在刚刚入股白石山的那一年,其门票收入仅有可怜的32万元。经过2011—2012年近两年的闭关改造后,白石山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随着景区打造的深入进行,资金的投入也在不断扩大,河北旅游投资集团也难以支撑景区的“大手笔”开发,2013年,河北旅游投资集团与涞源县政府引入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信产业基金”)入股白石山,中信产业基金收购了河北旅游投资集团和北京一亩田总共72%的股份。一跃成为白石山最大“股东”。2014年,中信产业基金成立专门负责旅游开发托管的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由黎志兼任副董事长、总经理。白石山景区形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自然人”混合所有制下的股份结构和运营机制。强强联合,机制灵活,资金充足,专业化管理有效推动白石山景区的打造与快速成长。有数据统计,涞源白石山2010年门票收入仅32万元,6年后的2016年,旅游收入已超过1.5亿元。中景信成就了白石山,白石山也成就了中景信。中景信不仅一战成名,此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接下来的项目中,中景信景区大部分为山地景区,“造山之王”的名头越叫越响。浏览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的官网可见,其拥有:白石山、兴隆山、东太行、四川卧龙、莽山、莲花山、波浪谷等共8个景区,且资源条件、区位都算优良。
但现在这一名头有可能发生更有意思的变化。10月26日,在郴州莽山召开的首届中国山岳旅游(莽山)大会上,中国旅游集团投资运营公司与中信产业基金签署景区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开展包括中景信等层面的战略合作。中信产业基金旗下的中景信旅游投资集团在国内已经成为山岳型景区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头部企业,以白石山、东太行为代表的山岳2.0产品和以莽山为代表的山岳型3.0产品,已经形成了业内标杆。有专业人士表示,此次合作,中国旅游集团在景区方面将继续践行自然及人文景区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发展力度,寻求投资回报更优秀的景区业务发展机会。业内人士认为,中景信在自然及人文景区资源识别、产品打造与成本控制方面,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与成熟的商业模式。
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中旅景区能否“称王”成功?
中旅景区最近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还停留在“中旅退出嵩山少林等景区”的新闻。且不说中旅景区退出少林寺的背后原因,只看目前中旅景区团旗下景区就可以发现,告别了少林寺,目前中旅景区的“拳头产品”不多,除了打造多年的宁夏沙坡头景区、海泉湾和深圳世界之窗外,“新秀”广西德天跨国瀑布、广西花山岩画景区、宁波慈城、安吉和乐小镇虽然各有特色,但毕竟品牌影响力有限。同时,从景区类型来看,中旅景区所持景区类型过于分散,让人难以有深刻印象。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中旅各景区都损失不少。据港中旅中期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收入为0.5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应占亏损为0.34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利润为0.12亿港元。而港中旅休闲度假景区目的地收入为0.8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4%;应占亏损为0.18亿港元,上年同期应占利润为0.26亿港元。港中旅半年损益表虽然中旅景区深受“退出”“亏损”消息的困扰,但在2020年8月的一条不为人所关注的消息还是透露了中旅景区的发展节奏。8月20日,中旅景区投资有限公司与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负责杭州湘湖旅游度假区内湘湖水街的招商与运营管理。
“湘湖”位于杭州萧山区,被喻为“西湖的姊妹湖”,湘湖水街项目位于杭州湘湖旅游度假区核心位置,距离杭州市区、萧山国际机场均在30分钟车程内,项目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开放式仿古建筑街区,三面环水,建筑优美,环境秀丽。拟规划亲子、活力、艺文、美学4大主题分区,餐饮、休闲娱乐、民宿、艺文等9大新物种业态,4大景观节点,2条水陆游线。但与此次传言中的“大礼包”相比,这不过是小菜一碟。“对于中景信来说,中信产业基金接近到期,基金本质需要退出,对于中国旅游集团来说,终于有了中国最大的山岳景区群,可谓两全其美。”有业者表示。而ITIA智库专家则对品橙旅游表示:此次协议一旦落实,实际上中旅景区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首先,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旅景区的优势是可以借力中旅旅行组织客源,但疫情使得旅行团组受到影响,能否继续带来流量成为疑问;
其次,团队的整合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中景信黎志团队是个“明星”团队,而中旅景区也有自己的人才,如果中景信团队也随资产一并划入中旅景区,如何整合也是摆在中旅景区面前的重要任务,整合得好自然是1+1>2,整合不好则两败俱伤。
不过在截稿日时,中旅景区相关负责人对品橙旅游表示:这个协议还仅仅是初期协议,并没有实质内容,未来不久会有更进一步的消息。
中旅景区与中景信将何时、以何种方式合作?品橙旅游将持续关注。(品橙旅游 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中景信“牵手”中国旅游集团 山地景区格局恐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