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25》在线发布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3月26日,我院主办“中国旅游研究院年度标志性成果发布会”,共发布8项标志性研究成果。《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25》是由数据分析所所长张杨担任主编、凝结了旅行服务课题组全体智慧的科研成果,数据分析所宦梅丽博士代表课题组进行发布。

3月26日,我院主办“中国旅游研究院年度标志性成果发布会”,共发布8项标志性研究成果。《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25》是由数据分析所所长张杨担任主编、凝结了旅行服务课题组全体智慧的科研成果,数据分析所宦梅丽博士代表课题组进行发布。

报告指出,经过2023年的市场修复后,2024年旅行服务商迎来了业绩加快修复的一年,也迎来业绩分化的一年。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平台与线下企业、头部与非头部企业业绩分化更加明显;二是线下渠道仍然重要,细分市场呈现更好的增长态势;三是目的地行政主体在旅行服务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线下旅行服务商
(一)行业总体挑战与机遇

2024年是旅行业务全面恢复的第二年,旅游业整体迈入繁荣发展新时代。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旅行社总数达到60833家,同比增长19.80%,比2023年年底增长8.10%。然而,尽管旅行社在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均实现了全面恢复,但与2019年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入境游和出境游业务的恢复相对缓慢,旅行社在供应链整合、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旅行社业发展特点

一是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旅行社企业通过不断拓展业务板块、提升岗位专业技能、探索科学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化程度的显著提升。

二是赋能目的地玩法和服务创新。旅行社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形成了良性互动。旅行社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地带来了更多的游客流量和经济收益;而目的地则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服务,为旅行社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行业治理更加全面系统。文旅主管部门通过专项整治、节点提醒、重点查访、等级评定等多元行业监管方式,加强了对旅行社行业的治理。同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实施专项政策、奖补政策等措施,促进了旅行社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四是各方协同发力促入境游持续向好。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再次为入境游发展插上翅膀。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力度。

五是出入境业务相互借力、跨界发展。入境游和出境游的边界正在被打破,跨界发展成为行业变革新趋势。入境游服务商拓展出境游业务,为国内游客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出境游选择。

(三)旅行社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是聚焦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设计。深入了解游客需求,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二是内外兼修,优化经营环境和消费场景。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同时,通过优化旅游消费场景,提升游客体验。

三是强化人才建设,激发企业内生动能。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是标准赋能,构建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旅行社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和行业竞争力。

五是创新技术应用,以数字化升级促服务质量提升。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二、在线旅行服务商
(一)借力繁荣市场,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2024年,在旅游需求持续扩张、自主个性化出行、入出境快速复苏的利好形势下,在线旅游行业继续保持业绩增长。头部在线旅游企业率先复苏,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携程集团、同程旅行、飞猪旅行、美团等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二)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从试水到规模化应用,在线旅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在线旅游企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客服、智能推荐、智能行程规划等功能,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以用户为中心,服务持续内卷

在线旅游行业的内容创新和服务升级从未放缓,行业内卷一直在延续。各企业纷纷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优化用户界面、提供更便捷的预订流程、推出更多优惠活动等方式,吸引用户选择自己的平台。飞猪、携程、支付宝等头部企业依托平台优势,助力入出境市场复苏。

(四)走进线下,市场下沉更加坚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线旅游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线下市场,通过与线下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合作,拓展线下业务渠道。同时,一些在线旅游企业还通过市场下沉,将业务拓展到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挖掘更多的市场潜力。

(五)未来挑战

一是获客渠道持续面临冲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获客成本不断上升,获客渠道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二是供需服务仍有诸多问题。旅游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旺季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而一些冷门地区则面临游客稀少的问题。

三是技术革新仍然任重道远。虽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在线旅游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技术革新仍需不断推进,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目的地视角下的旅行服务
(一)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的完善是推动旅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地通过打造水旅融合、铁旅融合、公旅融合、空旅融合、邮旅融合等多种交旅融合模式,实现了交通运输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二)大力促进旅游内容创新

旅游内容创新是提升旅行服务业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内容。例如,福建泉州通过簪花活动的火热出圈,推动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辽宁沈阳通过推出300余项特色活动点燃冰雪季,助力冰雪经济发展;浙江象山通过构建滨海旅游新消费场景、依托体育赛事打造海洋运动品牌。各地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文旅IP,如“爽爽贵阳”,黔东南以“村”为主题的村超、村BA等,提升目的地形象与知名度。同时,各地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旅行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以贵州为例,通过构建完善全业态融入体制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完善全媒体传播体制机制,增强客源拓展能力;构建完善全时空塑造体制机制,优化旅游服务体系。

(四)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旅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文旅消费场景。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创意城市的智慧旅游发展。同时,数字化推动了入境旅游发展。例如,黄山市政府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的“全程AI伴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智能的旅游体验。

(五)加强文化旅游政策创新与实施

文化旅游政策创新与实施是旅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出台消费政策,助力文旅消费提振;二是优化服务质量与管理,开展游客满意度监测;三是加大入境游政策力度,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性;四是加强旅游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

原题:《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25》在线发布)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2025》在线发布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