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数读:2025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作者:品橙旅游

2025 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新亮点,文化节俗体验提升游客体验感,家庭出游、短途游、赏花游火热,祭扫踏青带动大小城市旅游活力,旅游市场呈现出多元繁荣的景象。

【品橙旅游】2025 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新亮点,文化节俗体验提升游客体验感,家庭出游、短途游、赏花游火热,祭扫踏青带动大小城市旅游活力,旅游市场呈现出多元繁荣的景象。5A 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人气高涨,城市和省份旅游热度各有亮点,出入境游也迎来高峰。“非遗+旅游”模式带动旅游市场强势增长,促进文旅融合。

从2025年4月4日至2025年4月6日,清明假期共3天,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对全国5A景区(358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5家)、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场接待情况,以及部分代表地区旅游市场抽样情况进行监测,发现以下游客市场特征。

pinchian

 一、全国整体出游情况

2025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市场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焕发出勃勃生机,迎来了春日旅游的旺盛热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创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铁路客运量预计约5377.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2%。

 二、5A级景区

清明假期期间,全国358家5A级旅游景区人潮涌动,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区停留1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区“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的景区共接待深度游客量1687.4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深度游游客33.7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每日接待深度游客约11.2万人。对比2024年清明假期情况(同为3天),排名前50的景区共接待深度游客量数据增幅为11.6%,平均每家景区每日接待深度游客量数据增幅为10.9%。

表1 清明假期5A景区游客量TOP50

表1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周边好景尽收旅程,交通便捷畅行无忧。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深度游客量排名前50的景区中,有21家近程出游占比超过30%,有10家景区的到访游客远程出游占比超过30%。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丽江古城等景区远程游客占比超50%。交通的便捷性显著提升了游客短假长游的体验。如今,高铁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县市,将不同城市和景点紧密连接,极大地方便了假期出行。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达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银发列车、旅游专列密集开行,列车根据行进路线和旅客需求进行改造升级,旅途拍摄、歌舞表演,把车厢和景区连在了一起。值得注意的是,“2小时高铁圈”成为了春游季最热门的出游区域。根据途牛数据,周边游引领清明旅游市场,出游人次整体占比40%。在出游行程的安排上,近50%的周边游用户选择了2-3天的短途游。同时,打包旅游产品的预订方面,跟团游和自驾游是途牛用户更为青睐的周边游方式,出游人次在周边游中占比分别为38%和34%。

赏花登山“人从众”,乡村游体验游成春日亮点。在清明假期的深度游客量TOP50景区中,城区赏花型景区和山岳型景区的热度居高。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赏花游目的地以武汉、洛阳、无锡、(上饶)婺源、伊犁、林芝、广州等热度最高。清明假期的赏花游主要以樱花、牡丹、桃花等花卉品种的人气最高,拥有相关热门花卉的传统目的地出游热度上升明显。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以及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跻身深度游客量前三名。其中,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春色如诗如画,正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写照,游客沉浸体验繁花似锦,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清明三天假期黄山共接待游客人数超9.5万,同比增长26%,山上酒店宾馆推出精彩纷呈的民俗体验活动,景区为来山游客提供暖心服务,收获了众多中外游客点赞。此外,沉浸式旅游景区正逐渐成为新兴热点。文化和旅游部精选推出32条“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大江南北花事胜景,带游客追随春天的脚步,开启“乡村四时好风光”,邂逅柳暗花明又一村。携程数据显示,境内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民俗、赏花和古镇游三大主题撑起半边天。

年轻人出游热情高涨,银发族也成增长主力。根据技术创新中心的数据,在深度游客量排名前50的景区中,超过30%的游客年龄为30岁以下的景区达到41家,占比高达82%。这表明,年轻群体在出游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他们更注重旅行的性价比与便捷性。其中,根据同程出行数据,学生群体倾向于选择网红打卡城市,像丽江、南京、天津等地成为热门选择。在去哪儿平台上,清明假期是节假日中,老年人酒店预订占比最高的节日。今年清明假期,老年人入住酒店的订单量较去年清明假期增长了三成以上,是增幅最高的群体。此外,去哪儿数据还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年轻人+老年人”偕老游的预订量同比增长16%。家庭旅游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陪爸妈去旅行”迅速走红于各大社交媒体,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清明假期期间,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5家),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深度游”)1071.6万人,其中排名前20的度假区共接待游客558万人,平均每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接待27.9万人。对比2024年清明假期情况,排名前20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深度游客量及平均每家度假区每日接待深度游客量增幅均为13.6%。

表2清明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表2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短途2-3天游成主流,“躺平式”旅游带来新体验。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游客在度假区的停留时间显著增长,近程游客占比较高。在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近程游客占比达到30%以上的度假区数量达到49家。过夜游客占比超过50%的度假区数量达到32家。尽管清明假期仅有3天,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了短途2-3天的行程,游客出行更加注重轻松与舒适,倾向于短暂而充实的假期。随着“躺平式”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需求上升,游客对温泉、SPA类酒店以及本地民宿的兴趣也不断增长,成都、三亚、大理等目的地的热度持续攀升,显示出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加注重便捷与放松的心理,逐渐形成了更具个性化与高品质的出行趋势。

高品质休闲游备受青睐,家庭出游成“标配”。根据同程出行数据,清明假期期间,家庭群体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家庭”“家庭-亲子”“家庭携老”三类客群涨幅显著,分别同比增长17.4%、24.5%和15.3%。相较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匆忙行程,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轻松舒适、注重陪伴的旅行节奏,旅游度假区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多样的休闲活动,成为亲子家庭游客的理想选择。其中,主题乐园类目的热度居高不下。途牛清明假期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等主题乐园的“酒+景”自驾游、自由行套餐产品成为众多亲子家庭和年轻游客的人气之选。亲子互动、康养放松、节奏适宜的高品质旅行方式,逐步成为家庭游客的主流选择,展现出假期出游正从“赶景点”的特种兵式向“重体验”的休闲度假并举发展。

 四、城市和省份旅游热度

清明假期期间,跨市深度游游客量(来自其他城市且在该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外地深度游客”)前30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9589.1万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319.6万人。对比2024年清明假期情况,排名前30的接待外地深度游客的城市其接待量及平均每个城市接待量增幅均为6.9%。与2024年清明节相似,TOP3热门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成都和广州。

表3 清明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表3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内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总去重,不考虑直辖市)前10的省区共接待9227.8万人,平均每个省级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922.8万人,相比2024年清明假期,同比增加10.9%。江苏省、广东省和河南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4 清明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0

表4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一线城市火热依旧,祭扫踏青带动小城人气。清明假期出行特征呈现旅游需求与返乡祭祖双重驱动的模式。一方面,春暖花开之际,游客踏青赏花、休闲度假的意愿高涨,短途游、自驾游、亲子游等多元出行方式活跃,激发出强劲的旅游消费活力,推动一线城市出行热潮。根据技术创新中心数据,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杭州等大城市仍位列清明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TOP30。这些城市在假期期间不仅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完善的旅游配套,更通过丰富多样的清明节俗活动、文化展演和民俗市集等特色场景,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春日风貌;另一方面,返乡祭祖作为清明假期的重要出行动因,也带动了大量游客前往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地区。这些小城镇不仅承载着浓厚的乡情记忆与家族情感,也因祭扫、探亲等传统习俗而迎来客流高峰。随着交通日益便利、地方配套不断完善,小城“人气值”持续上升,成为假期中不可忽视的“情感目的地”。

文化节俗体验游备受青睐,“非遗+旅游”成为地方新亮点。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踏青、采茶、春日游园等清明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激增75%。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春意、追寻乡愁,推动传统节俗焕发出新的旅游活力。“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逐步成为地方提升吸引力的新动力,各地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活动。其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赏春花、看世遗、品文化”为主题,推出了“北京春日10大赏花胜景地”。该活动结合了北京中轴线、长城等世界遗产与赏花游,将非遗与春季赏花相结合,让游客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体验丰富的传统文化,感受世界遗产之美,提升旅游的文化深度。这种“非遗+旅游”的模式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动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延续,实现了旅游和非遗的双向促进,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五、出入境游

4月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了621.2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达到207.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7%。这一数据显示了清明节期间人员流动的显著增长,反映了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人员往来的活跃度。

根据技术创新中心的数据,清明假期期间,入境深度游(指来自境外并在大陆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大数据显示,排名前20的热门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139.5万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约7万人。入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和泉州。有56%的入境深度游游客停留时间达3天以上。

表5 清明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表5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表6 清明假期城市出境深度游城市TOP20

表6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表7:  清明假期入境深度游客来源国家和地区TOP20

表7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国内游客出行范围扩大,亚洲地区继续占据首选地位。清明假期期间,游客出行选择以周边旅游目的地为主。飞猪数据显示,受益于清明假期的赏花盛景,樱花季的日本、油菜花与杜鹃花的韩国,以及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出境游目的地继续领跑。同时,长途出境旅行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日本、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德国等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日本的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120%,俄罗斯同比增长超400%,英国、西班牙等目的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300%。周边游与长途出境游的同步增长,体现出游客出行选择的多样化趋势。

祭祖寻根传递情感纽带,文化节庆体验“圈粉”无数。清明节回乡祭祖的流动在粤港澳大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携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香港居民入境内地订单量同比攀升35%,深圳、东莞、汕头、汕尾等侨乡凭借宗祠文化及特色美食成为港人寻根问祖的热门选择。清明假期,各大城市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元素,打造了一场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例如浙江乌镇在保留蚕仙巡游、蚕花庙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同时,还推出了话剧体验、雅集打卡等游客喜闻乐见的新活动;河南开封策划推出了30余项文旅活动,展示北宋民俗,让广大游客过足文化瘾。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各地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踊跃参与。

数据说明:

(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监测数据。(2)景区、度假区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地10公里、6小时以上,且在景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时以上,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多次进出目的地计为1人。(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到访城市多个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计为1人。

数读:2025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5年元旦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4年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4年中秋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4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4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4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4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数读:2024年元旦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数读:2025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