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仅时隔两个月,复星旅游文化就迅速确定了私有化退市时间——复星旅游文化将于2025年3月19日联交下午收盘后正式退市。
从联交所过往的私有化退市时限和案例上来看,大多耗时3~6个月。也就是说复星旅游文化用了最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私有化退市。
这一协议的达成较大程度上归功于复星旅游文化给出的7.8港元/股的回购价。因为这一收购价的优势过于明显,超过较此前一年内交易日平均溢价的1至2倍以上。
复星旅游文化私有化后,其核心资产是如何安排的呢?三亚亚特兰蒂斯计划发REITs,而此前深陷出售传闻的ClubMed却并未做出任何安排。
被低估的复星旅文,价值几何?
2024年12月10日,停牌近半个月的复星旅游文化复牌,同时宣布:决定私有化退市,以7.8港元/股的价格回购其股票,总耗资约为22.12亿港元。
这一收购价格,相较于复星旅游文化一年来的股价而言,溢价约在95.00%至290.38%。受此影响,复星旅游文化复牌首日,股价报收7.21港元/股,上涨80.25%,市值为90亿港元。
但不论如何,复星旅游文化的高光时刻已经不复。
7年前,复星旅游文化IPO时,预期的发行区间为15.6~20港元/股,理想市值约在195~250亿港元之间,但最终以下限15.6港元/股定价,募资净额约32.09亿港元。但上市首日,复星旅游文化不出意外的破发,报收14.98港元/股,市值约183亿港元。
随着私有化时间的日益临近,复星旅游文化的股价也开始上涨。2025年2月14日,联交所收盘时,复星旅游文化报收7.6港元/股,已经非常接近私有化价格,市值约为95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复星旅游文化实现营收94.1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为3.23亿元人民币。其中旗下的度假村ClubMed贡献81.93亿元人民币,三亚亚特兰蒂斯贡献8.68亿元人民币。
显然,如此突出的业绩与较低的市值是不匹配的。
虽然在此期间,复星旅游文化的盘中价曾一度达到18.25港元/股,市值约为228亿港元,已经达到复星旅游文化理想中的市值。但7年间,复星旅游文化的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交易流动性极低。
实际上,复星旅游文化的私有化也正是基于股价的持续低迷,且交易不活跃,导致其在股权融资上受限。事实是自2018年12月上市以来,并未进行任何股本融资活动。
亚特兰蒂斯发REITs,靠谱么?
三亚亚特兰蒂斯是复星旅游文化的核心资产之一,也是其得意之作。关于三亚亚特兰蒂斯的未来颇受业界关注。
2014年,三亚亚特兰蒂斯开始建造,并最终赶在复星旅游文化赴港上市当年的4月正式开业。三亚亚特兰蒂斯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拥有1314间全海景客房及水底套房、天然海水水族馆以及20万平方米的水世界与海豚小岛等娱乐休闲设施,土地用途包括商业用途(酒店、别墅和零售)以及水上乐园,其中商业用途土地使用期限为40年,水上乐园用途土地使用期限为50年。
在复星旅游文化私有化过程中,有三亚亚特兰蒂斯被考虑分拆在上交所独立REIT上市可能性的安排。根据复星旅游文化披露的文件显示:三亚亚特兰蒂斯的市值约为130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亚特兰蒂斯营业收入分别为9.17亿元人民币、17.69亿元人民币和8.68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分别为0.64亿元人民币、5.10亿元人民币和1.77亿元人民币。
2024年9月,根据海南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的公告,三亚亚特兰蒂斯景区已被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按照目前公募REITs发行规则,自然文化遗产、国家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项目,在景区规划范围内、产权上归属于同一发起人(原始权益人)的配套旅游酒店可纳入项目底层资产。
原则上来说,三亚亚特兰蒂斯有较高发行REITs的可行性。
实际上,三亚亚特兰蒂斯是上交所的“老客户”。
早在2020年3月,复星旅游文化以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水上乐园作为抵押,以及海南亚特兰蒂斯100%股权以及三亚亚特兰蒂斯的营业收入作为质押的票面利率为5%的资产证券。该产品就是在上交所审核通过,发行期限为24年,募集金额为70.01亿元人民币,其中募集资金中将有29亿元用于偿还三亚亚特兰蒂斯现有的银行贷款,剩余资金将用于复星旅游文化业务发展。
相比较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复星旅游文化借助三亚亚特兰蒂斯专项计划发行CMBS(Commerc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商业房地产抵押担保证券),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地拓展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升了融资效率。
显然,复星旅游文化是尝到不同形式金融工具的甜头了。
©摄图网
被“忽视”的ClubMed,做何处理?
ClubMed是复星旅游文化的核心资产,但在复星旅游文化私有化计划中并未提到其未来安排。
2015年,复星国际经过5年的股权争夺战,最终以10亿美元从竞争对手中高价接盘,私有化从巴黎泛欧交易所退市。但随着2022年“复星系”深陷债务危机,也加速了ClubMed的动荡。
于是,关于ClubMed可能被出售的传言在此时满天飞。在2022年,市场有消息称,出售ClubMed大多数股权的目标估值为15亿美元。虽然复星国际很快予以否认,但关于出售ClubMed的传言并未就此终结。2024年9月有消息称,凯德投资正与复星国际接洽,希望收购ClubMed约20%~30%股份,交易金额可能达到数亿欧元。
根据复星旅游文化披露的文件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ClubMed营业收入分别为116.06亿元人民币、141.76亿元人民币和81.93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分别为6.61亿元人民币、15.48亿元人民币和11.45亿元人民币。对于复星旅游文化而言,ClubMed顶梁柱的作用不容置疑。
虽然到目前而言,ClubMed尚未被出售,但近年来复星旅游文化在“轻资产”战略指引下,频繁出售旗下资产。包括出售上海复星爱必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Casa Cook和Cook’s Club两家度假酒店品牌及海外业务出售给高盛集团,出售Thomas Cook的100%股权。实际上,ClubMed采用租赁和管理模式的项目占比已经达到85%,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轻资产运营,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上升。轻资产模式让复星旅游文化受益,其采用售后回租的方式,曾在一笔交易中获得2.83亿元人民币收益。
复星旅游文化出售资产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最大限度的减少控股股东复星国际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的负债。虽然郭广昌一再强调,文旅和医药是复星未来最重要的两个板块,但实际上,整个“复星系”都在加速处置文旅资产。2024年7月,复星国际出售将北海道的星野TOMAMU度假村。
颇值得关注的是,郭广昌在2025年新年感言中,提到了三亚亚特兰蒂斯、海南三亚的超级地中海项目以及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却唯独没有提到ClubMed。是否可以确定ClubMed已经不在复星旅游文化的发展计划之内,抑或被单独摘出来再上市,尚不得而知。但两度IPO的资产是极少见,也足见其是难得的资产。
虽然复星旅游文化退市在即,但这并不表示巨轮已过万重山。由于“复星系”的庞大债务问题,复星旅游文化资产的动荡远未结束。
(梁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复星旅游文化闪电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