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联手新华保险,万科加速打造国产“雅诗阁”

来源:迈点网

近日,继建设银行后,万科又与新华保险在租赁住宅业务上达成了合作,加之正在申报过程中的租赁住房REITs,其“REITs+PE Funds”的战略布局,正逐步浮出水面。

近日,继建设银行后,万科又与新华保险在租赁住宅业务上达成了合作,加之正在申报过程中的租赁住房REITs,其“REITs+PE Funds”的战略布局,正逐步浮出水面。

联手新华保险 

刚刚经历了管理层“大换血”、全面“国资化”的万科,近日悄然完成了租赁住宅业务的又一重要布局,联手新华保险成立了万新金石(厦门)住房租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据企查查显示,万新金石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活动。其中,新华保险出资9.59亿元,万科旗下两家子公司合计出资6.4亿元,担任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的中信金石出资100万元。

某业内人士对迈点表示,本次合作,将缓解万科的资金压力,为旗下住房租赁品牌“泊寓”的规模扩张保驾护航;同时在当前权益市场低位震荡和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新华保险也需要找到更为优质的长期资产配置策略,因此双方可谓各取所需。

迈点注意到,进入2025年以来,万科深陷“债务危机”。据媒体报道,2025年万科将迎来偿债高峰,其中第一季度境内公开债有4笔,规模约90亿元,境外债有2笔,规模约36亿元。根据2024年三季报显示,万科的有息负债规模高达348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86.7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更是高达1115亿元。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萎靡的背景下,万科2024年更是预计巨亏450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泊寓的稳健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万科的租赁住宅业务(含非并表项目)收入达到26.3亿元,创出三季报新高。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泊寓运营管理房源为24.7万间。跟据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集中式住房租赁企业管理规模50强榜单”,截至2024年末,泊寓运营管理房源已达到26.4万间,位居行业首位。自成立以来,泊寓始终处于稳步扩张阶段。

显然,倘若万科资金链断裂,那么泊寓势必会陷入危机,此前市场就有传言称,万科考虑出售泊寓。而本次深圳地铁的全面接管,虽然预示着万科至少在短期内不会“爆雷”,但巨额的债务还是会让其在资金上捉襟见肘,因此若想把握住住房租赁市场的“风口”,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

凯德模式 

事实上,万科与金融机构在租赁住宅业务上的合作,由来已久。比如,2023年初,万科与建设银行旗下建信住房租赁基金合作设立“建万住房租赁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其中,建信住房租赁基金认缴出资约80亿元,万科认缴出资约20亿元。

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万科可以借助私募基金收购住房租赁项目,并由泊寓负责运营管理,继而实现轻资产扩张。而且,此举还能够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并助力地方政府实现保租房筹建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除了与金融机构合作以外,万科也在进行租赁住房REITs的申报工作。根据万科2024年中报业绩说明会披露的信息,公寓REITs已进入申报阶段。与此同时,万科也疯狂“纳保”,拥有规模庞大的保租房项目可供选择。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泊寓管理的住宅中,共有11.7万间“纳保”,占比达到47.37%。

如果万科的租赁住房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顺利完成,那么其将形成“REITs+PE Funds”的模式,即全球服务式公寓领军企业雅诗阁独具特色的“凯德模式”。

参考雅诗阁的运营模式,未来的万科可以利用私募基金投资那些尚处于培育期或者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而对于现金流稳定的成熟项目,则可以采用REITs进行投资,继而形成“私募基金培育,再打包出售给REITs”的双基金配对运作模式。

通过成熟的基金管理和资产运营能力,万科可以实现全流程管理和资金的循环利用,从重资产投入转向轻资产运营,并提升资本的利用效率以及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率,继而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住房租赁市场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原题:《联手新华保险,万科加速打造国产“雅诗阁”》)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联手新华保险,万科加速打造国产“雅诗阁”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