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谁能成为旅游行业的DeepSeek?

作者:品橙旅游

1月16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马蜂窝联合发布全国首个省市景区三级AI智能应用生态“AI游贵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为AI智能体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品橙旅游】这个春节DeepSeek爆火,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旅游行业谁能用AI开启一场变革。

微信图片_20250210094421
AI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快速进步,AI应用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以文旅行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全球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找利用AI创造价值、提升效率的新途径。但如何打破行业壁垒,深入洞察行业痛点,让AI真正解决问题,成为了AI技术落实到行业应用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1月16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马蜂窝联合发布全国首个省市景区三级AI智能应用生态“AI游贵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为AI智能体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马蜂窝1

AI时代新浪潮

在本次发布会上,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表示,2025年将是中国乃至于全球AI爆发性发展的一年。卷大模型的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就会进入卷AI智能体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AI时代的产业迭代速度会更快。他预测,AI的应用对行业的改造,不是从单一一个点,它会从用户的灵感、决策、预订、出行到行中以及后面的分享、口碑、评价等一系列进行变化,贯穿整个用户消费的全流程。移动互联网让中国的旅游消费从跟团游变成了自由行,在AI时代会把自由行变成超级自由行。

他说:“在AI时代会出现数量更多的旅行社,只不过这些旅行社会和上一代的旅行社完全不同,它的规模会更小,它的专业度会更强,它的服务品质会更高,它对于玩法的挖掘会更丰富,这样才能满足客户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从需求到供给,AI真的会把旅游业“重新再做一次”吗?

答案是肯定的。陈罡指出:“服务行业的趋势其实就是个性化,对于旅游赛道我相信谁能实现个性化的规模化,就会变成赛道新一代的引领者。而AI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工具。”

马蜂窝2

现在,在“AI游贵州”小程序上,游客可以通过提问获取个性化的行程规划。出发前,游客可以通过智能交互问答快速梳理海量信息,根据个人偏好定制专属行程,提供决策参考;旅游中,游客能实时获取周边详尽资讯、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旅途顺畅无忧;同时,多语言翻译功能将为到访贵州的外国游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旅游服务。

“在AI时代,对于旅游全产业链来讲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线下的流量价值会被发掘。有很多在地的景区与博物馆,过去的盈利机会主要是依托门票和观光车票,而未来‘流量就是销量,线下的人气就是财气’,在AI这个时代如何找到新的场景把它开发出来,把它应用出来,这个才是产业、行业和企业的未来。”陈罡说。

如何用AI智能体解决痛点?

从2024年开始,马蜂窝深入与贵州省文旅厅及各地方文旅局探讨解决方案时发现,地方政府对于“只见景区,不见目的地”十分苦恼。

比如,一提起安顺,一般游客就会想到黄果树瀑布,其实,安顺不仅有黄果树瀑布,还有龙宫、屯堡,遍地的美味小吃,以及发展不错的民宿的业态,这些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却未能很好地触达精准客户。在AI时代,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则让这些品质体验得以通过个性化推荐来到对其感兴趣的目标客群面前。

从传统的信息搜索模式向智能问答模式的转变,使得旅行中的攻略、交通、景点、用餐等各种分散信息通过AI智能体高度整合,极大提高了贵州旅游服务的效率,也会带来未来的交易产品的形态、服务形态的变化。

作为一个每年要接待几百万的游客的景区,西江千户苗寨每年的景区门票收益大概在两亿元左右,但是整个西江苗寨全年带动周边营收实际高达50亿元左右,这中间的48亿跟景区的运营方和政府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小商户的营收。“大水漫灌”式的管理很难形成对于商户与游客的资源盘活。

这是很多景区遇到的问题:商户只负责挣钱,对于服务品质并不承担责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并且游客所谓“二消”都是通过各家平台预定,并不能为景区带来收益。所以景区运营方会感觉吃了哑巴亏:“我投了大量基建和营销,游客乌泱乌泱地来,钱没有挣到,但遇到问题投诉的都是我们。” 某景区管理者说。

马蜂窝3

而AI智能体应用的引入,可以帮景区盘活在地的流量,并进行供需的个性化的管理,包括景区内部的导游的讲解和陪游功能,以及邀请省内外的游客朋友走进苗寨人家,与苗族同胞们一起庆佳节、享美味的“万家迎万客”项目,也会对品质商户进行推荐,帮他们引流,实现了对于商户、游客、当地居民的智能管理。

据悉,马蜂窝接下来会与景区共建“在地指路人”体系,使得在地的旅游服务商的角色变成当地游乐专家,给游客提供更在地的信息服务和导游导览服务。

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强调:“AI的应用会帮助景区构建一种全新的交易生态,这个是在地的景区更看重的,利用AI智能体将决策入口掌握在景区手里,通过智能体接入各种应用场景、小程序,如与‘一码游贵州’‘支支串飞’‘小车小团’等各种服务对接,全方位服务用户,打通并盘活线下流量。”

贵州有“谱”,马蜂窝有“数”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日前发布的《贵州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应用,全力抢占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个制高点,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AI 游贵州”智能体的发布,正是贵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实践成果。

而作为“最懂目的地的旅游第一内容平台”的马蜂窝如何能在AI时代再次成为贵州的“靠谱”伙伴呢?

马蜂窝4

孙云蕾总结到,“做目的地AI,首先需要有系统性的、完善的目的地知识图谱,而这恰是马蜂窝的强项之一,我们既懂目的地又懂用户需求,所以原先的内容能力和目的地的资源就都用上了。”

其次,原先在在线旅游时代不被重视的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在旅游业称为地理位置标识)在AI的智能体系里变得非常重要,仅一个景区里面POI就可能多达数百个。而在过去十几年间,马蜂窝掌握的POI超过数千万,成为了AI时代的重要宝藏。

此外,马蜂窝在AI的构建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文旅的知识图谱,帮助目的地、景区系统化的盘点数据,并且做到实时更新、持续采集信息。而对于西江千户苗寨一些非常深入的文化信息,外网是完全没有的,甚至有些信息仅存留在一些专家的脑子里,这些信息需要实地去采集,才能够让AI告别“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马蜂窝5

既然智能体这么强悍,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搭建、需要更多的经费?并不是这样的,据孙云蕾介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来去使用它,甚至比开发一个小程序还便宜。

“跟景区之间的合作的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工期,第一阶段差不多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帮景区完成官方智能体的构建,上线去使用。”孙云蕾说。

据悉,现在西江千户苗寨智能体作为景区标杆,在后续的发展里面会持续不断迭代,把线上的流量和线下的场景和应用完全融合起来,在AI智能体里面给用户包括给景区的运营方提供全新的运营平台。可见,马蜂窝并不纠结于如何开发大模型,而是专注于深耕行业应用。

这倒是与“中国AI教父”李彦宏不谋而合。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以“应用来了”为主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AI应用方向:智能体和产业应用。展望未来,李彦宏认为AI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在AI时代,应用创造世界。”

 AI将为旅游业带来无限可能,无疑,贵州与马蜂窝已经跑在了最前面。(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谁能成为旅游行业的DeepSeek?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