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专家解读:“交旅融合”示范案例评选再启三方向

作者:品橙旅游

在7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国铁集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从通知内容上看,本次遴选基本延续了第一批示范案例的要求,但也有一些新的亮点。

【品橙旅游】“交旅融合”毫无疑问是当下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从新疆独库公路的壮美绝伦,到成都天府绿道的悠然自得;从广州珠江游轮的浪漫风情,到上海黄浦轮渡的独特韵味;从“新东方快车”的豪华舒适到粤港澳大桥的雄伟壮观;从江西机场红色旅游线路到行业前沿张掖丹霞低空旅游……这些网红打卡地和新型旅游方式的不断涌现,让我们看到了交通与旅游融合的众多可能。

摄图网_507735212_移轴拍摄城市快速交通道路(企业商用)

距离“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公布已过了大半年,在7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国铁集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从通知内容上看,本次遴选基本延续了第一批示范案例的要求,但也有一些新的亮点。

中景职联副会长、景区实战培训学院院长张功赞表示,2024年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推荐选的通知,从基础设施、旅游交通产品、交通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给出了交通与旅游融合的三个实践方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旅游业创造了更为优良的条件,丰富多样的旅游交通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而交通设施旅游服务的提升则带来了更上乘的体验。这三个方向均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作为示范,引导交通企业重视交通的旅游属性和成功融合实践。”他说。

而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对此也颇有研究,他指出:随着交旅融合发展越来越深入,给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很多,特别是以下七个方面会大有作为:

(1)交通强国建设支撑世界旅游强国建设

我国将建成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建成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成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

在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建成的同时,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协同管理,我国旅游城市的交通通达度和旅游便捷性将快速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的旅游服务功能将快速完善。我国将诞生一批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旅游城市、国际性和全国性旅游交通枢纽。

图片1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旅游枢纽城市,都需要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作为支撑。

重大交通设施也可发挥旅游功能。例如,贵州依托桥梁资源优势,实现桥旅融合发展,贵州桥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旅游标识。

(2)旅游风景道建设

遵循景观延续性、文化完整性、市场品牌性和产业集聚性原则,基于线性的江、河、山等自然文化廊道形成旅游品牌和线性景观,依托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内河航道等交通要道,串联核心旅游产品、旅游城镇村,构建立体式空间、水陆空兼备、文化主题互补、生态景观皆美的重点旅游风景道,作为展示全域壮美生态文化景观的主体区域。

其中,位于安徽黄山的世界遗产旅游风景道,正以交旅融合为切口,力图讲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遗产的中国故事。

(3)旅游慢行道建设

构建多功能、多层次的绿道系统,营造旅游者与郊野环境的亲近空间。依托生态空间、河湖水系、历史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构建层次鲜明、功能多样、文旅融合、顺畅便捷的旅游绿道系统。串联重要旅游景区、各类旅游区、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名村,实现各乡、镇、街道之间互联,作为发展生态旅游、户外运动、郊野游憩的主体区域。

近日,《2023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发布,从“街道空间更加活力、各类设施更加融合、治理模式更加协同、环境氛围更加友好、居民出行更加健康”5方面明确了24项重点工作任务,因地制宜拆除20家公园围栏,推动“水、路、绿”三网融合,提升市民出行品质。

如北京市海淀三山五园绿道东起清华大学西门,向南沿香山南路至闵庄路,闵庄路北绿地全线。所在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各类公园绿地13处,包括有:北京植物园、香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团城湖、西山森林公园、玉泉山、北坞公园、玉东公园、丹青圃公园、玉泉公园、海淀公园、长春健身园。基本实现了区域城市道路、滨水慢行道和绿道的互联互通,构建水路绿三网融合的健步悦骑网络。

(4)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程

各地以线性大遗址为主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整合古道资源,建设集中展示中华历史文化的文物主题游径、国家遗产线路。

近年来,文物系统在落实“让文物活起来”,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是其中之一。去年5月,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印发后,各地依托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组织开展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积极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根据《通知》,文物主题游径分为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相关省级文物部门建立协商机制,加强资源联动,确立游径路线,共同推进游径建设。《通知》的发出,为各地已经和将要开展的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注入了新动力。2024年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会场活动上,江苏省公布第一批文物主题游径,共十条。

(5)旅游蓝道建设

旅游蓝道系统是建立在水利资源基础上的全域化旅游系统,以河流水系为媒介,串联库、渠、塘、河、湖等水利风景资源,推动水上旅游集群发展。

中国内河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淮河、黑龙江等干支流内河水运网密布,可依托重点河流,构建由水体、水上航道、滨水绿道、岸上旅游设施、通道景观带、滨水生态空间等共同组成的旅游蓝网系统。并对航道进行改造,实现内河游轮旅游突破,丰富内河游轮旅游产品。

“在五大国家文化公园中,大运河、长江、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都是重要的旅游蓝道。”黄璜强调。

(6)低空飞行旅游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一直在积极探索开发利用低空领域。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强的带动性。

低空旅游兴起是海南深化低空空域改革、综合发展低空经济的成果之一。三亚的动力伞、热气球和直升机空中观光等新潮旅游产品人气旺;陵水红角岭航空飞行营地滑翔伞体验,游客年接待量稳居全国前三;琼海、儋州、万宁、乐东等地多点开花的跳伞体验项目,使海南成为全国跳伞基地、跳伞教练和体验游客最多的省份。

今年夏天,北京八达岭机场推出了空中游览、高空跳伞、动力伞飞行、低空研学、飞行体验和无人机飞手培训等多项创新体验项目,带领游客们开启多元化、高品质的低空之旅。

黄璜建议,可依托通用机场发展低空旅游,推动水陆空旅游联动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推动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和航空飞行营地建设。支持旅游企业丰富航空旅游产品,在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公园、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等地区发展航空旅游。鼓励采用水上飞机开发河湖、湿地等航空旅游产品。支持采用电动飞机在噪音、尾气排放敏感区域开展业务。结合旅游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引导航空旅游与短途运输融合发展新模式。

(7)邮轮旅游

近期以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和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运营为标志,我国邮轮产业快速复苏并发展。我国邮轮旅游的市场渗透率还很低,在疫情之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邮轮旅游客源国,未来邮轮旅游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邮轮旅游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能够带动船舶修造、港口服务、船供产业、船上娱乐、岸上旅游、总部经济等发展。在邮轮旅游发展优越政策环境的支撑下,我国邮轮旅游还将带动上海等邮轮旅游城市、长三角等邮轮旅游目的地快速发展。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专家解读:“交旅融合”示范案例评选再启三方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