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我国首部eVTOL起降场技术规范发布

来源:北京商报

5月22日,在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暨创新成果展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部针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技术规范。

5月22日,在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暨创新成果展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部针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技术规范。

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获悉,该标准于2023年底正式启动编制,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组织起草,共分为11章节,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物理特性、障碍物限制、场址选择、结构设计、专用设施设备等诸多技术参数进行了明确阐释。

目前,该标准的原文暂未公开。此前,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于4月17日发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eVTOL起降场的设计提出诸多要求,包括在同一时间内一个最终进近和起飞区内仅允许一架eVTOL运行;在具有2个及以上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起降场、起降枢纽中,各最终进近和起飞区之间应设计好合理间距,要充分考虑下洗流、空域、飞行航径等影响;每个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复原时间应不大于2分钟等。

在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金伟看来,标准的发布主要面向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领域。以往通用机场在审批和建设上流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的协调合作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整体周期通常较长。相比之下,垂直起降场的建设简单很多,建设周期较短,未来也将会大大减少建设审批流程。对于正处在风口上的低空经济来说,通用机场建设并不能满足未来大规模、高密度、高频次的起降需要。

金伟还提到,此次发布的标准是团体标准,具有制定周期短的优势。从起草到正式发布仅历时半年,能够满足当下低空起降的急迫需求。

据了解,团体标准是指由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联合会、企业联盟等)按照自己确立的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采纳,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这种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由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

随着eVTOL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在形成。金伟表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所需要的时间周期长,为了匹配当下低空经济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布团体标准是最优解,未来,更全面、更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也会相继制定并发布。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作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起降场此前尚无相关标准,其规范化、规模化的建设缺少指导文件。因此,标准的发布恰好填补这一空白,为低空基础建设提供了更简化、更合适的规范。

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低空经济的主要挑战是配套基础设施和管理网络尚不完善,低空飞行需要地面配置对应的航站楼、充电站、消费区等。这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难点之一。

金伟表示,未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即无人机、eVTOL等领域,这些新领域航空器基本采用垂直起降的方式,无论是起降、停放、充电还是数字化调度,起降场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从行业角度来看,标准的发布能够缓解低空基础建设不完善带来的限制,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保障。

在标准发布之前,我国已密集出台一系列低空经济相关利好政策。2023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2025年要实现eVTOL定点运行;2023年12月,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新增真高300米以下的G类空域和真高120米以下的W类空域,eVTOL、轻小型无人机、通用航空有了合法低空空域;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据新华社5月22日报道,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增加低空可飞空域;共同加强低空飞行活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改善低空飞行活动的计划审批、空管、气象、通信、监视等服务保障;针对低空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新需求,将进一步完善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

“目前,绝大多数eVTOL还处于取证阶段,完全实现商业化运营还需要时间,但标准的发布能极大程度减少航空器‘无处可降’的制约,是低空产业又一个大突破。”金伟说道。

原题:《我国首部eVTOL起降场技术规范发布 低空基建迎利好》关子辰 牛清妍)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我国首部eVTOL起降场技术规范发布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