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最近看了《胡锡进:西方妖魔化中国,哈尔滨的经验能用来吸引外国游客吗?》一文,觉得总体上有所启发,但对其某些观点不甚认同。我基本认为,能从哈尔滨借鉴的经验不会有多少。
胡先生说:“哈尔滨火出了圈,最大的原因是待客真诚热情。疫情之后的中国需要把世界各地的游客重新吸引回来,道理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展现我们的热情待客,让所有游客感受到被欢迎的诚挚,不担心遇到不友好,非常重要”,应该“大力营造中国民间对外国游客的友好氛围,共同推动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
我赞同胡先生友好对待外国旅游者的倡议,但不认为这是当下影响入境旅游的主要问题,有关技术性障碍也并非都已清除,友好待客只能是恢复入境旅游的辅助性因素。
正如胡先生所言,我国入境旅游恢复的滞后,的确“疫情是最大原因”。但为何会是最大原因,他未做进一步的阐述。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疫情使各国大多数潜在旅游者的腰包瘪了,出境出国旅游“钱上紧了”;二是至今通往我国的国际航班仍在恢复,以中美旅行票价为例,直航的航班票价明显高于换乘航班,这是影响自费出国旅游的很现实问题,造成了旅游出行不便或价格偏高;三是胡先生所说的“地缘政治紧张、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妖魔化描述叠加了上来,进一步降低了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来中国旅行的意愿”。
胡先生说,现在“很多分析从技术层面探讨外国人来华的困难,比如他们用不了国内的移动支付,去很多地方需要用国内身份证预约,等等,国家推动了切实的调整”。而现实的情况是,技术层面的这些问题,确实给入境旅游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随着团队游减少、散客游(自助游)增多,这类的手机支付不了、信用卡又难使用,就像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再者,相关部门虽表示出台了对接性的政策,但截至目前并未广泛落地,最近我的一位从国外回到济南的朋友,就跑了几家银行都未搞好“绑定”信用卡的难题,据说相关手续还得等待上级部署。因此,入境者何时能够享受国民待遇,可轻松地扫码支付、网上预订,现在还看不到一个时间表。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时段,就希望“互联网舆论场也应积极跟上国家的行动,大力营造中国民间对外国游客的友好氛围”,是否略显早了点儿?
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夜景 来源:国艺中联科技
至于“哈尔滨火出了圈,最大的原因是待客真诚热情”,这个判断似乎有点儿主观性,实际上未必就只是好客那么简单。若仅凭一地市民热情好客,就能广泛吸引海内外游客的话,那还要专业的旅游宣传营销干什么?由此看去,“疫情之后的中国需要把世界各地的游客重新吸引回来,道理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也就不用再做评论了。此外,文中所引的“2019年时,入境外国游客是1.45亿人次”的数据,所指人员的范围应是包括入境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都在内的所有入境者,外国人在其中仅占大致2成。
话说至此,觉得还是应该强调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就是应由旅游业内人士去好好研究和推动入境旅游,由胡先生所代表的互联网舆论场和媒体人去大力营造中国民间对外国游客的友好氛围。这样,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岂不各得其所、美美与共!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高舜礼:不甚认同胡锡进先生的入境旅游恢复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