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历经三年疫情磨难,旅游业迅速回暖,但是就在不久前,最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不合理低价游的死灰复燃。
为了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多省挥起监管大棒,但是不合规旅行社仅仅是这一现象的冰山一角,想要根除旅游顽症还需更多手段。
卷土重来的低价游
2月初,中消协发布了《2023“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餐饮消费、景区旅游三个方面。“目的地餐饮价格虚高”“景区安全及管理问题”“天价客房”纷纷上榜,此外,旅行社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卷土重来,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随着事件的曝光,云南、桂林、黑龙江等省重拳出击,约谈、罚款、吊销执照、公布黑红榜……一系列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措施纷纷出台。
云南公布重点监管旅行社名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业内人士表示,旅游行业的矛盾、投诉和违规八成都是因为“低价”,而从2017年开始,虽然管理部门一直对不合理低价进行查处,但收效甚微。
“每年3-4月份,大家为了抢占市场都会大力铺客户、打低价牌。主要产品就是目的地500公里以内的城市以自带车形式去走。地接社拿客流量和景区谈低价政策冲击市场,地接社全部赌的是客人二次消费,购物不强制,自费项目再推一推,不赔钱就行。云南、桂林都是这么走,一般进的店就是玉器、乳胶丝绸、银器等。”西安当地一家地接社总经理表示,今年他们已经推了很多客户的低价团邀约,一是企业不挣钱、导游会抱怨、客户体验不好,但更重要的是“没那么多钱赔”:299元西安三日游,100元北京一日游,肯定是不够成本的。
虽然有人不接,但也有旅行社会接,一些旅行社主推低价游抢占市场,虽然不挣钱,但也抢占了很多资源,导游、住房、餐厅……等过了4月,资源充足了就可以正常做业务了,把没业务的旅行社彻底挤死。同时政府看到你发了这么多团,给当地带来了这么大的流量,评个“模范标兵”,各种采访就上了。虽然没赚到钱,但赚了资源和名气 。
“其实做不做低价团,和各个企业的选择不同。像我们正规旅行社,肯定不会做这种低价团,而一些消费者也会选择高旅游体验的产品,我觉得没必要怪什么,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某旅行社总经理认为,低价游成势背后原因很复杂。
幸福的旅游千篇一律,低价团“病因”各不相同
从整个消费链条来看,可分为供给端与消费端。
以低价游产品来看,消费端的成因并不复杂,就是想“占便宜”“薅羊毛”。对于大量观光游游客来说,旅游越便宜越好,哪怕知道你这中间有猫腻,也愿意去浪费那个时间,反正你说出大天来我不买,你骂几句你就骂,我只要拍照留念就算是到了一个地方旅游了。“对于消费端来说,低价游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国民收入偏低导致的,像年均4000美元的收入人群,他关注的大多数就是吃喝等生理需求,对于更高层级的文化需求、情绪消费、精神消费关注度不大,投射到旅游也是一样的,你别谈品质、就谈谈行程就行了。”某业者说。
但有人不同意这一观点,某资深业者表示,市场需求是被刺激出来,对于低价旅游的需求不是正常衍生出来的需求:“旅游本来就是精神需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追求的”!
©摄图网
如果从供给端来看,问题更多。
有业者对品橙旅游表示,很多组织低价团的企业并非旅行社行业,多为跨界而来,市场强推低价游。没有任何售后负担,就是一锤子买卖。“你看到有几个正规旅行社发低价团?现在社区旅游的那些免费云南团,保险公司的免费或者几百元的云南团,怎么查,怎么管?他们就不是旅行社。政府相关部门只能监管旅行社,跨界而来的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的人,无法监管。旅游消费都被这些跨界而来的运营者用低价提前透支了。”
此外,也有一些专搞低价游的企业手中握有几十个购物店和旅行社资质,“随便你查,他随时换”。
还有部分行业内部人士认为现在的旅游执法力量薄弱,有政策,没有人力,同时违法成本太低,无法动其筋骨。某个旅行社总经理反问道:“联合执法必须有线索,有证据,没有正式合同就既没线索也无证据。即使被抓,罚一千,他利润是十万,你说他怕你罚吗?”
而针对今年旅游乱相的发生,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表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过去三年旅游消费大幅度下降,很多产业链上的公司都支撑不住,一些酒店、旅行社,甚至导游纷纷都转行或者是停止营业了。而今年春节旅游消费情绪又非常充沛,所以一下子出现了报复性消费,这样就造成了供求的不平衡,同时一批经营者有机会主义思想的存在,降低了服务标准。另外,原有产业链的一些供应商退出了以后,一些新进入的旅游服务商对这个行业不熟悉,对旅游市场法则等没有清晰的了解,做起了扰乱市场秩序的事,所以最近是一个高发期,急需市场的整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供需双方都修复了之后,很快能够恢复正常秩序。
整治低价游真的无解?
2022年8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部分地区“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现象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通知》明确,要坚持源头治理、抓早抓小,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部署。要坚持综合执法与信用监管相衔接,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开展失信主体认定、实施信用管理措施。
©摄图网
这只是近几年来对于低价游治理的文件之一。
“除了政策,还需要提高旅行社门槛,不是谁都能注册旅行社,同时要建立公约,由协会来监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行监督,旅游者举报重奖 ,举报查实重奖!一个月之后,就没有低价游了。”某旅行社总经理说。
但更多的业者纷纷表示,仅靠旅游主管部门的治理可能是“低效”的。
“在景区开玉石店,谁让你开的?工商管理部门对他们的情况不了解吗?这个事情肯定不是旅游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别的部门不作为的话,其实旅游管理部门也没用。”某业者说。
也有专家认为,游客和旅行社之间产生这种矛盾,旅行社协会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省际之间的旅行社协会可以开展合作,不同的协会之间也可以展开合作,比如说景区协会与旅行社协会的合作,共同帮助消费者来维权,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低价团的问题。
当然,更多的解决方法是需要旅行企业内部来进行的。
西安业者就表示,疫情三年,旅游市场发生了改变,其中重要的就是“分层”更为明显了,即追求高品质的客群起来了,另外低价团的需求也在放大。这就要求旅游企业针对不同客群设计不同的产品,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旅游公共服务来满足低价人群的需求。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公众号特别发布了院长戴斌在《旅行社管理》(第五版)所撰写的前言,这里面就有对于“旅行社产品的定义”。文章中说:“什么是旅行社的产品?过去的教科书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包价产品、半包价产品、小包价产品和单项服务。这个定义是典型的‘地接 + 团队 ’的视角,未来的旅游产品必须,也只能从旅游市场和消费需求出发,系统导入‘研发 + 销售 ’‘散客 + 目的地生活方式 ’的全新视角。从游客对美好旅程的全新期待和目的地美好生活的体验看,旅游市场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化产品,也没有一去不复返的消费需求。好的旅游产品是设计而不是模仿出来的,高品质的服务是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有效满足既有的旅游与旅行需求,也可以通过宣传和广告的方式让创新产品进入游客的消费清单。因此,新时代的旅行社或旅行商管理教科书必须全面导入产品思维,告诉学习者通过什么样的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正如前文所述,低价产品是不是人们的需求?是。但是现有的低价游产品模型一定是错误的、有害的,它伤害的不仅仅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伤害了人们对于旅游的认知,主要是里面还涉及到购物欺诈、违法成本等各方面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当然不可能凭借一时之力,也不是某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旅游上下及相关所有部门的合力,把旅游是“品质生活、精神满足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念深入人心,同时找到更多方法,让不合理低价游永远从我们的行业中消失。
但是,我们也不禁发问:不合理低价游,还需要几个三年才能消失?(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旅游回暖后,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