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城郊的农业空间正变得多元:水岸农场、共创农场、自然教育农场……农业生产与空间营造、自然理念、创意内容的结合正日益紧密。
这些处在大都市周边的农场有何特点?它们是否能激活乡村的空间价值、探索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新经验?
用创造,打开在地想象
“当你看过大山大河之后,面对一马平川的崇明岛,难免会有些失望。”5年前,当熊锋决定在崇明建造一座农场时,他没想到,在这小小的失望中,蕴含着一个新的命题。
“一开始,我们只是想为生活找点乐趣。”熊锋记得第一次带孩子们到河里划船的情形:“河道让探索充满乐趣,风景也变得更可爱,乡亲们的眼睛都亮了,回头率特别高。”
后来,他发现,崇明有一万五千条河道,纵横交错,且航运文化发达,划船曾是崇明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水岸生态,是否可以被复原?
在熊锋看来,一种具有趣味的、适宜本土且能承载当地文化的绿色出行方式或将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他说:“在欧洲,许多人的私家车上会放着自行车。以后,到崇明的人,可能会放上一条独木舟。”
今天,当人们穿过椿庭农场的田野厨房、种子保育区和制造工作坊,庭院中正展示着两条独木舟,其中一条被倒放,内部结构一目了然。
而在不远处农场的河道边,木质的船屋旁正拴着几条小船,既有正常大小的船,也有小型的儿童版独木舟。
为此,熊锋还特别设计了一条“航线”。人们在日落前划船出发,以贴近水面的视角感受农场周边的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河道太美了!就像到了威尼斯。”网友田陌评价道。
目前,熊锋和岛上的木匠陈师傅、曹师傅已完成了木帆船的设计和制作,船帆恰好能通过崇明三米高的桥,而船有了风,能走更远。
“在崇明,河流之间互相联通,如果以后多一些驿站,人们便可以随时靠岸,整个岛上的农业、观光、商业资源都能被激活。”
除了船,椿庭“在地化”的探索无处不在。
“做农场,是以自然为师,我们从在地环境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一种可持续的美就自然诞生了。”
熊锋说,稻田需要根据时令进行播种和收割,维持稻田生态需要鸭群健康地生活,于是,供鸭子戏水的弯曲河道、为鸭子避雨的半月形小窝就这样被设计出来。
农场“大本营”则设计成“一撇一捺”,为的是抵抗台风。农场中,大多数建筑用的是竹子和芦苇,都是崇明本地找得到的材料。
另外,人的需求也要与农业劳作的需求紧密结合。例如,椿庭的卫生间都藏在稻田中,竹子围成锥形屋顶,崇明土布围挡,马桶管道连接着地下联动的发酵池,为稻田和菜地补给肥力。
尽管熊锋表示农场只提供空间,不提供服务,但完整的“在地”生活,早已成为农场服务的一部分。
因此,即便这里没有客服,没有宣传,甚至没有活动详情页,访客依然接待不过来。
农场开放至今,熊锋接到了许多跨界合作的邀请。今年9月,崇明一家五星级酒店推出“农场主”体验套餐,住客们可在椿庭探索农场中的宝藏。10月初,一群音乐家来到椿庭,举办了一场稻田音乐会。
在这之前,田野厨房、即兴戏剧、唤醒呼吸、共创诗社、艺术游览……许多艺术家、活动策划者和团体主管主动找到这里。熊锋说:“所有活动都由旅行者们自行策划,自己组织,故事也就自然地发生。”
在这里,有人玩着飞盘,有人荡着秋千,有人在剧场中静坐冥想,有人在厨房烹饪本地蔬菜……农场空间被自由地交付给了每一位来访者。
熊锋说:“椿庭有很明确的规则,它鼓励大家自助,自行解决饮食和在农场内的活动。因为它本质上仍是一个生活空间,我们希望借助自然之力,让大家自由地探索另一种生活方式。”
他想,或许农场也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一件消费品。
将“一次”变成“无数次”
Alex是乐田海湾农场的常客,他几乎每周都会带着孩子和朋友到农场来。
“很多农场只是把儿童乐园从商场搬到乡村,但这里不是。这里的游乐场很粗糙,木板都钉得歪歪扭扭。但重要的是,这是孩子们自己建造的。”
乐田海湾农场是一家会员制“生态共创”农场,按地块面积出租收费,会员们在农场“老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生态种植,并免费或优惠使用农场空间、参与农场活动。
从2020年创立开始,乐田海湾就一直秉承着“边建造,边运营”的理念,把农场建造“分包”给了它的会员。
Alex说,乐田的这种“共创模式”将“一次性”的农场游变成了无数次的与自然打交道的机会。
而这样的方式也让农场受益。
在乐田海湾农场,有一条“网红”林间小道。总经理袁清华告诉记者:“铺一条路要花好几万元,而我们与会员仅仅把收集起来的木屑、树枝一层一层铺开,加上落叶的辅助,一条自然小径就这样形成了。”
“在乐田,不同区域的大门是大家一起建的,烤面包的土窑是大家一起造的,休息区内的图书和天文望远镜是大家捐的。”袁清华很自豪,“这是大家的农场,我只是一个管理者。”
这也让农场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其实,“乐田”这个品牌最早诞生于2010年的庄行,原本依照国外成熟的配货模式运营,但对农场规模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很高,农场很难持续。
“相较而言,共创模式让农场更从容地应对农业生产中的变数,也让自然理念得到更好的传播。”作为乐田海湾的“大管家”,袁清华曾是河北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创建者之一,管理农场的经验丰富。
袁清华不希望把乐田变成“农场一日游”,他想让人们在劳动中感受乡村的意义和价值。
在他看来,“共创”并不仅仅是让“城里人”在郊区租一块地那么简单,如何建立城乡之间的“黏性”才是农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一点深受“90后”田园爱好者露娜的认同:“单纯的农产品采摘、动物喂养、拍照打卡等农场活动,不仅无法持续为顾客提供价值,也不能让人们真正理解自然与生态。”
这时,“劳作”就成了一条相对坚韧的纽带。
“如果你在农场种下什么,或者搭建了什么,那么你一定会想参与建造的全过程,会想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成果。”袁清华说,“共享共创”的目的在于让城市人与自然、土地的关系变得持久、可持续。
“农业是一件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事务,只有深入劳动之中,才能理解某些理念。”农场的员工小米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所谓的学习、科研,在真正的实操面前不值一提。”
与小米类似,都市人普遍缺乏农业常识,很多人租地后不知道该怎么种。这时,本地“老师傅”便承担起了教学的任务。
乐田海湾目前的管理人员在10人左右,都是附近经验丰富的老村民。袁清华说,会员在这里越久,身份的转换就越自然,农民师傅很快就成了这些“城里人”的“老师”。
“这个红薯叶子侬也不认得呀!”循循善诱的农民师傅们在互动中也收获了尊重与乐趣。
最近,农场里来了两个“95后”,跟在农民师傅身后学习。
一位是小米,一位是小刘。之前,小米是一位教培机构的老师,而小刘是一名品牌设计师。
“共创”有了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袁清华很开心。他告诉记者:“返乡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但能从事好农场运营的综合型的人才非常稀缺,年轻人的田园梦还是要从脚踏实地、手沾泥土开始。”
目前,两位年轻的“野生”农民适应良好。小米开始承担农场大课程开发和推广运营工作。她想把乐田的一只山羊打造成动物网红,将农场空间延伸至互联网。而小刘的目标则是为乐田海湾打造一整套的品牌形象,让农场更有辨识度。
袁清华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共创农场能如那条林间小道,承载起城乡之间的互动。
让橘子变成“IP”
“能让长兴岛的橘子比济州岛的更出名吗?”2013年,朱颖从济州岛考察归来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当时,想要开一家特色农场的黄桂利带着朱颖与其他合伙人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他们被济州岛的柑橘产业规模所震撼,也从中发现了蕴含在特色农产品中的巨大能量。
在20世纪90年代末,济州岛柑橘产业的销售额一度占到全岛商品销售总量的1/8。之后的几十年,依靠旅游业和柑橘衍生品,柑橘带动了全岛经济的繁荣。直到如今,不少中国游客依然会称其为“橘子岛”。
那么,长兴岛的橘子是否也有这个潜力呢?
黄桂利发现,面对着上海这个超过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柑橘产业无论是在农业生产、柑橘加工,还是休闲旅游上都有着巨大的空间。
于是,围绕柑橘的IP打造之路开始了。
首先是农作物本身。与四川、贵州等产地相比,长兴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先天不足,柑橘的口味和产量都没有明显优势。而农场依托上海的科技与人才资源,在经过18项柑橘种植改良技术的投入后,获得了上海优质柑橘评选一等奖。
另外,橘子的生长和采摘的周期有限,不利于农场开展相关的旅游观光和文化教育活动。然而,在农场的科技研发中,橘子的生长周期得以延长,每年9月至次年3月,农场都有橘子可以采摘。
而在其他的5个月时间中,农场开辟了VR功能,让农事体验全过程不受时间的限制。
最后,是柑橘衍生品。目前,橘子酱、橘片巧克力和橘味崇明糕是农场最受欢迎的三种单品,小橘子的卡通形象不仅出现在农场各处,也被印刷在农产品及衍生品的外包装上,从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有了科技与IP的“双保险”,围绕橘子的创意内容这才“跑”了起来。
“我们的活动太多了。”其其格骑着电动车来回穿梭,这位前互联网“大厂”员工即便是到了农场,依然马不停蹄,“前小桔几乎全年无休,活动日历满满当当。”
来自江苏的吴先生是前小桔的忠实粉丝。“我们基本上一个月来一次,这里自然教育的课程蛮丰富的,基本不会重复。”
“我最喜欢晚上抓虫子!”吴先生的儿子东东外形阳光。“他现在看到虫子也不会害怕,一般会用手表拍照,然后过来问我相关知识。”吴先生认为,自然教育在孩子身上已初见成效。
其实,早在2017年,前小桔自然主题教育营地就搭建了起来。当时的理念是:自然本身就有答案。
茉莉是前小桔的自然教育师,同时也是一位妈妈,“基于土地本身,不断开发孩子可参与的自然农事活动,效果显而易见。例如给橘子树穿衣服,就是一个项目导向型课堂,需要涉及材料学、土壤学、生态学、气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目前,前小桔专职负责活动课程开发的工作人员就有4—5名,既有植物学、园艺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也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老师。
不过,近年来,消费者的关注点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利用好橘子,在自然教育的内容上不断更新也是个难题。从steam课程到野外生存课程,再到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生态环保类课程,只有不断更新、时时调整,才能不被消费者抛下。
在众多课程中,也不是每一门都受欢迎。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有热门和冷门之分。
茉莉说,以农产品交换为依托的财商课和夜间昆虫课比较受欢迎,而工业游、菌菇游相对而言报名的人少一些。“不过我们并不会因为课程冷门就不开设,因为保持多元化的供给很重要。”
在前小桔,除了自然教育,其他创意活动也围绕橘子展开。
团建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小桔承接过几次相亲主题的联谊会,也会有大型公司的青年联谊找他们。在乡村环境中互动和社交,正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群的欢迎。
“农场的氛围到位,青年们能合作完成的项目也多,因此相比起在城市里单纯的吃饭、逛展、聊天,在这里摘摘果子、吃吃橘子,交友成功率还是很高的。”曾参加过农场交友的小棋表示:“在开阔的场域,人们似乎更愿意打开自己。”
在长兴岛以“柑橘”为主题特色的农旅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越来越多的农场也参与到了柑橘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之中。
“在前小桔农场,曾有一个柑橘展示馆,展示了和柑橘有关的一切,并于2019年开放。后来,我们与长兴岛博物馆合作,相关内容转移到了那边。”朱颖告诉记者:“从一家农场到一座岛,这条柑橘之路走得并不长,却很快乐。”
(原题:《上海:探索新经验 沪郊农场激活乡村空间价值》)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上海:探索新经验 沪郊农场激活乡村空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