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江苏苏州:岭南会馆“焕新” 古城保护“解锁”

来源:解放日报

不只岭南会馆的保护如此。苏州开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来推动老宅的活化保护工程。去年初,姑苏区发布了《姑苏区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书》,重点推出18处宅院,希望吸引优秀的企业业态入驻。

走在苏州山塘街的巷弄里,136号,抬头便能看到建筑的门头,烫金大字写着:岭南会馆。

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岭南会馆是苏州最早设立的会馆之一,供来往的广东商人议事聚集、联络乡谊。后来,这里成了百年老校山塘小学的校址,设有操场、教室、办公楼和礼堂,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山塘小学搬走,校舍废弃,建筑也成为破旧危房,岭南会馆曾一度无人问津。

2012年,苏州市政府经过招投标引入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改造,有二十几家企业参与竞标。最终,苏州绣娘丝绸工艺有限公司中标。与其他企业提出的概念不同,绣娘丝绸不希望把岭南会馆改造成纯商业体。作为一家老字号苏绣品牌,绣娘丝绸认为丝绸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苏州的文化,再加上品牌本身设置了江南织造府研究院这一平台,开设织造工坊、刺绣工坊、皮具工坊等,宣传江南丝绸文化。这一次,绣娘丝绸想要依托江南织造府,把岭南会馆改造成一个丝绸文化交流传播的文旅项目。“当地的企业来讲苏州当地的江南文化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所以当时我拿下这个项目,也是本着一份责任感应该去把它做出来。”绣娘丝绸董事长戚秋兰说。

戚秋兰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看项目的时候,建筑几乎是“一片废墟”,很难想象改造后的样子。再加上企业参与苏州老宅保护利用工程,政府方有很多要求。一是空间结构上的,比如作为历史保护建筑的岭南会馆头门不能动,院中的老树不能砍伐等,有不少“红线”。二是审批难度大,消防要求高,同时不能扰民,因为周边巷弄里还居住着不少居民。

改造不易,历时整整两年。如今,再度走进岭南会馆,进门处是一台巨大的织机,绣娘师傅在向来往的游客展示丝绸织造技艺。往里走,是山塘小学的原礼堂,礼堂原本的架构得以保留并进一步加固。在这一空间里,既有展示功能——刺绣师傅演示刺绣手法,曾经作为国礼的丝绸作品也一一排列,同时也兼具销售功能,游客可以直接购买心仪的丝绸产品。

山塘小学三层的教学楼,如今通过加固和修复被改造成了一座丝绸文化主题酒店,每个房间内都有刺绣和丝绸床品,房间的装饰画也是由丝绸元素制成的。山塘小学的空地,按照苏州园林的设计,开建了小桥流水,还搬来太湖石做成假山。山塘街巷弄狭窄,大车无法出入,又有居民常住,施工应尽量避免扰民。因此,这些假山石都是用小的手推车一点点推进院子堆叠的。水道中挖出的石头也没有浪费,直接利用起来铺成了园中的石板路。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小桥流水旁一个来自无锡的老宅,榫卯结构被原样搬到岭南会馆组装起来,又新添加了开阔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如今是丝绸文化研习的教室,既可以请老师授课、讲习刺绣的文化和历史,也支持游客自己动手体验。

许多附近的居民来这里参观,总是忍不住感叹,改得真漂亮,真是想象不出能变成这个样子!余女士是苏州本地人,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来这里参观。“我喜欢这里是因为它的改造既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岭南会馆的建筑风格,也保留了20世纪山塘小学的建筑底色,两种时代特征都传承下来了。”她说。

事实上,企业通过招投标参与老宅保护利用工程不乏是一种古城改造新的思路。企业根据自己的在地性和特色,也许能够从新的角度激发老宅的活力。

租期是12年,投入了上千万元,戚秋兰也坦言,改造岭南会馆老宅比建新的还要贵。但是,对于她来说,并非要靠这一文旅业态尽快使资金回流,更多的是要通过改造后的岭南会馆,传递品牌价值、传播丝绸文化。

“之前我们拿到这个项目,也有一种选择是政府改造好以后交给我们运营,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自己来改造。”戚秋兰说,“政府的改造规划在宏观布局方面势必有着不少优势,但企业直接来接手改造项目更加‘接地气’,围绕着市民的需求、游客的需求,去考虑项目怎么样去落地,有产业的延续性,也更加聚焦。”

不只岭南会馆的保护如此。苏州开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来推动老宅的活化保护工程。去年初,姑苏区发布了《姑苏区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书》,重点推出18处宅院,希望吸引优秀的企业业态入驻。有不少企业有进驻意向,有的想要作为中医主题文化馆,有的想作为苏式生活展示馆,亦有企业提出汉服体验及非遗展示意向。

原题:《江苏苏州:岭南会馆“焕新” 古城保护“解锁”》)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江苏苏州:岭南会馆“焕新” 古城保护“解锁”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