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11月26日,“第六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联合编制与发布。报告全文如下:
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
《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联合完成并发布。本报告是课题组自2011年公开发布的有关我国城市休闲化指数以来的第11份报告,也是目前我国有关休闲城市建设测度方面延续时间最长、最权威的研究报告。
《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对列入监测的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共计36个城市休闲发展的现状进行测度与分析。纳入监测的36座城市,合计人口为36912.76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6.37%;合计面积为52874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1%;合计国内生产总值为396320.63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9.01%。显然,36座城市休闲化指数对于全国范围内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与示范效应,希望借此为后小康时代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居民生活高品质打造,以及居民美好生活满意度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一、指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为保证城市休闲化指数研究的延续性与可比性,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沿用了五大维度指标,收集了最新一年36个城市的1584个统计数据①,并维持了原有的算法框架。
(一)指标内容
第一类,经济与产业发展。主要反映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消费的宏观环境,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住宿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等,这是影响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第二类,休闲服务与接待。主要反映城市为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需求而提供的休闲旅游设施以及城市的休闲旅游接待能力,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数量、电影院/剧院个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国内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等,这是表征一座城市休闲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内在驱动。
第三类,休闲生活与消费。主要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休闲消费结构,包括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城市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城市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年末彩色电视机拥有量、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年末家用电脑拥有量等,这是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体现,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四类,休闲空间与环境。主要反映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城市绿化环境,包括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数量,这可以保证人们接触到更多的休闲机会,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五类,交通设施与安全。主要反映城市内外交通的便捷程度和安全性,包括出租汽车规模、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量、轨道交通客运量、公路运输客运量、铁路运输客运量、民用航空旅客发送量以及交通事故数等,这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开展休闲活动的前提,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本指标体系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交通年鉴》、《中国文化与文物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国家和省级有关管理部门公开出版或发布的统计数据。
(二)评价方法
1.数据标准化处理
本研究所有指标口径概念均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城市基本情况统计制度保持一致,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按照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原则要求,所有指标分为两类:一是正向指标,即指标数据越大,评价结果越好;二是逆向指标,即这类指标的数值与评价结果成反向影响关系,指标数值越大,评价结果就越差。本报告中“交通事故发生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区域环境噪声”属于此类。本研究对逆向指标进行一致化处理,转换成正向指标,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对所有逆向指标的X数据进行变化,统一为正项指标。
2.指标赋权方法
在以往相关研究文献中,计算权重通常采用主观判断法和客观分析法。前者通过对专家评分结果进行数学分析实现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后者则通过提取统计数据本身的客观信息来确定权重。主观判断法对先验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受调查者往往以某种先验理论或对某种行为的既定认识来确定指标权重,所以使用主观判断法会造成指标选取和权重确定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降低综合评价分析的科学性。客观分析法是通过对评价指标数据本身的客观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从而确定权重大小,其特点是客观性强,但其忽略了专家经验在确定权重中应用的重要性,赋权结果有时说服力不强。
在本指标体系中指标较多,数据信息量较大,为避免数据处理的失真,本文主要按照客观分析法,依靠可得性客观数据,并运用基于客观数据分析的“差异驱动”原理,对我国36个城市的休闲相关变量进行赋权。目的在于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将指标变量数列的变异系数记为:
3.综合评价模型
变量集聚是简化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Urban Recreationalization Index,简称URI)的有效手段,即指数大小不仅取决于独立变量的作用,也取决于各变量之间形成的集聚效应。非线性机制整体效应的存在,客观上要求经济与产业发展(EI)、休闲服务与接待(SH)、休闲生活与消费(LC)、休闲空间与环境(SE)、交通设施与安全(TS)全面协调发展,产生协同作用。
本评价指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式构建如下评价模型:
式中,a、b、c、d、e分别表示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空间与环境、休闲生活与消费、交通设施与安全的偏弹性系数。从(2)式中可以看出,该函数体现的是城市休闲化各变量指标之间的非线性集聚机制,强调了城市休闲化各指标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在指标数据处理上,由于评价指标含义不同,各指标量纲处理差异比较大,所以不能直接使用各指标数值进行评价。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采用最大元素基准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实际能力指标值转化为相对指标,即:
总之,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的非线性组合评价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了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变量间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二是,着眼于系统性观点,突出了评价变量中较弱变量的约束作用,充分体现了城市休闲化水平的“短板效应”,即城市休闲化水平就像43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组成的木桶,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块木板。三是,因采用了指数形式,导致变量权重的作用不如线性评价法明显,但对于变量的变动却比线性评价法更为敏感。
二、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排名
(一)综合指数排名
根据对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等五个方面,共计43个指标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了全国36座城市2021城市休闲化发展指数的综合结果。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排名前5位,表明其城市休闲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排名也与上述省市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排名相符合,体现了经济与休闲互动发展的和谐特征。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和宁波进入城市休闲化指数评价排名前十强,表明这些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和谐性、均衡性也比较显著,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领先城市。而海口、呼和浩特、拉萨、银川和西宁位列综合排名的后5位,反映了这5个城市在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整体性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与明显差距。见图1。
(二)分类指数排名
本报告分类由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等五个方面组成。
1.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排名
经济与产业发展是促进城市休闲化进程的前提条件。从经济与产业分类指数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成都排名前5位,表明上述城市经济发展实力雄厚,为城市休闲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呼和浩特、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则位列全国后5位,表明经济发展的相对薄弱制约了上述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水平。见图2。
2.休闲服务与接待指数排名
城市的休闲文化、娱乐、旅游等设施是重要的休闲消费场所,接待规模是城市休闲吸引力的重要表现。在休闲服务与接待分类指数排名中,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和广州进入前5位,表明5个城市休闲娱乐和文旅融合发展结构相对成熟,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性优势比较明显。而拉萨、海口、兰州、西宁和银川位居后5位,虽然以上城市在某些具体的文化、旅游方面有优势,但是在整体性发展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休闲服务与接待类别指数的排名。见图3。
3.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排名
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家庭休闲设备是反映城市休闲化质量的关键指标。从休闲生活与消费分类指数排名看,上海、杭州、北京、长沙和广州排名前5位,反映了上述城市休闲娱乐和文旅市场繁荣,居民用于与休闲相关的综合性消费能力比较强,游客消费支出比较旺。而西宁、拉萨、石家庄、南宁和重庆排名最后5位,表明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综合消费能力不足,是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瓶颈因素。见图4。
4.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排名
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等指标代表一个城市自然环境建设和发展的水平,成为衡量居民与游客从事户外游憩活动载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数。从休闲空间与环境分类指数排名看,广州、上海、深圳、南京和重庆名列前5位。而哈尔滨、石家庄、太原、西宁和兰州则处于排名的最后5位,一定程度上表明以上5个城市户外游憩环境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成为城市休闲化发展的短板。见图5。
5.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数排名
从交通设施与安全分类指数看,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和贵阳排名前5位。交通条件完善,交通枢纽功能强大,使得上述城市居民在本地日常的休闲活动与外来游客在当地的旅游观光活动能够互动协调发展。而长春、南宁、西宁、呼和浩特和银川位居最后5位。上述城市交通设施与安全评价指数相对较弱,对本地居民从事日常的休闲娱乐活动以及外来游客开展旅游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抑制作用。见图6。
三、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基于2021年我国城市休闲化指数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结果,并结合以往几年的评价数值看,大致呈现如下发展特征。
(一)从综合评价的角度看,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总体上稳步提升,位于排名前列的城市占位基本稳定。
从排名前5位的城市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稳居前五,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9年占据城市休闲化综合排名前五位。从发展变化看,36座城市休闲化水平呈持续体现稳步增长态势,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保持基本一致。尽管从每年的评价指数看,变化比较微小,但是从十余年的变化看,各个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
运用百分制等级划分法进行分类,可以把36个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等级以A为好(80-100),B为较好(60-79),C为一般(40-59),D为较低(20-39),E为低(1-19)。对我国36个城市连续11年来的城市休闲化水平的评价值进行等级划分和比较,就可以清晰发现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基本趋势,即位于最低等级的城市数量在明显减少,较低等级以上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见表1。
(二)从五个维度指标评价看,各个城市彼此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反映出我国城市休闲化过程的不平衡性、复杂性与多样性。
首先,五个维度指标的第一名分别被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囊括。北京在休闲服务与接待和交通设施与安全两个维度位居首位;上海在经济与产业发展和休闲生活与消费两个维度名列前茅;广州在休闲空间与环境维度占据第一。
其次,从休闲生活和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两类指标看,在各城市间的发展差异最小,既体现了城市居民巨大的休闲消费需求与追求美好生活的高涨热情,又凸显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城市游憩空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发展态势。一是从休闲生活与消费类指标看,整体水平都比较高,首位城市与末尾城市之间差异最小,仅有1.24倍(五个类别指标中,首尾城市之间的平均差距为8.66倍)。揭示出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大背景下,居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热情高涨,从事休闲消费的动机强烈。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的休闲生活与消费水平维度从2011年的第18名提升至2021年的第5名,在36个城市中发展最抢眼,也与长沙以“茶颜悦色”“湖南综艺”为代表的城市休闲业态的兴旺发达高度契合。二是从休闲空间与环境类指标看,首尾城市之间差距相对较小,为3.11倍。说明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指引下,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居民户外游憩空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最后,从经济与产业、休闲服务与接待、交通与安全等三个维度指标数值看,首位城市与末尾城市的差距依次是11.1倍、10.52倍、16.33倍。这三个维度之间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既是各个城市之间发展存在差距的客观体现,又是由于相关指标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的表现。因为从现有的城市休闲化指数的评价指标看,由绝对值指标和相对值指标两部分组成,所以与休闲生活消费和休闲环境两类指标相比,经济与产业、休闲服务与接待、交通与安全三个维度指标采用的绝对值较多,而后者使用的多是相对值指标。但是无论如何,必须指出的是,城市休闲化各维度之间的失衡性,是制约城市休闲化水平提高与质量提升的瓶颈。见附表。
(三)从区域层面看,现阶段中国东部地区的城市休闲化水平依然处于领先状态,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格局,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领先、中部崛起、西部赶超”,正在成为后小康时代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一个新格局。尤其是在城市休闲化发展新的趋势中,西部地区更值得关注。一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发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西部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都表现出确定的加速态势,区域发展的整体均值水平高于中部,区域内部发展的协调度优于中部;另一方面,在今年城市休闲化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东部7个,中部1个,西部2个。显而易见,西部赶超势头明显。见表2。
在我国36个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进步最为显著的城市则是西部地区的贵阳和乌鲁木齐,各自从2011的28名和34名,分别跃升至2021的16名和23名。贵阳与乌鲁木齐城市休闲化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表明,自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西部开发措施以及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在促进当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西部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见图7。
第四,从城市之间比较看,尽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彼此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显著,不容小觑。11年前,排名第1的城市与位列末尾的城市之间,休闲化指数值相差7.64倍。而今,首位城市与末尾城市两者之间虽说仍有5.49倍的差距,但是已经显著缩小。当然也要清醒认识到,要完全实现不同地区城市之间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的协调性与均衡性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第五,从城市规模和能级比较看,规模越大,能级越高,城市休闲化发展优势越显著。从综合评价数值看,排在前5位的都属于我国的超大型城市,排在后5位的城市中,1个是I型大城市,3个是II型大城市,1个是中等城市。显然在目前阶段,城市规模和能级可能是影响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或许是当前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此外,从城市类型比较看,作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宁波、厦门、青岛和大连5个城市,虽然不属于省会城市,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好,所以在城市休闲化指数排名方面,要高于部分省会城市。需要关注的是,除深圳外,今年宁波也是第一次进入前十的排名,表明计划单列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后劲。
四、城市休闲化发展趋势展望
第一,城市休闲化深入发展将成为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愿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时期,城市休闲化发展在有助于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人们城市建设提供范本,并将在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和满足居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愿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城市休闲化发展重点将由水平型和规模型向质量型和内涵型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的重要关口,借鉴国际经验可知,进入后小康时代,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将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即从以往注重水平发展转向注重质量发展,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城市休闲化市场服务对象将进入主客共享,并以本地居民为主的发展新阶段。随着双循环战略的实施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代的来临,居民生活休闲化和休闲消费本地化特征将日趋显著,城市休闲产业的布局重点、休闲设施配置结构和休闲市场服务对象将进一步围绕当地居民进行调整和优化,全域休闲将替代全域旅游。
第四,城市休闲化发展在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中充实展示引领作用,高度发挥示范效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旅游休闲街区。城市休闲化发展必将在更宏观和更全面的层次上,加速城市文旅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的不断推进,并积极推动旅游休闲城市和旅游休闲街区的创建工作不断深化与优化。
中国城市休闲化课题自2011年起建立指标体系,评估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11年来,课题组持续观察城市休闲指数的变化,目的在于对城市休闲化演进有一个客观的把握,并在追溯城市休闲化过往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客观的可比较的参照物。因而,11年来课题组在不断优化指标体系评价的进程中,把评价指标的维度基本固定不变。同时,课题组不断细致入微地从各个统计路径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可以肯定地说,指标体系的排名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下中国城市的休闲发展水平。尽管休闲于个人,是一种比较主观的状态,但是休闲于城市,则是一个综合作用和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必要手段,更是城市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持续监测和观察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任务。科学看待连续11年的变化,能够让相关城市在跨入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过程中,从一个侧面明确与知晓自身休闲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走出一条适合城市自身特点的休闲化发展之路。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