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11月26日,“第六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康年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师范大学的8位嘉宾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联合编制与发布。本报告是课题组自2011年公开发布的有关我国城市休闲化指数以来的第11份报告,也是目前我国有关休闲城市建设测度方面延续时间最长、最权威的研究报告。
《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状,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等五个方面的43个指标,对列入监测的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共计36个城市休闲发展的现状进行测度与分析。纳入监测的36座城市,合计人口为36912.76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6.37%;合计面积为52874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1%;合计国内生产总值为396320.63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9.01%。显然,36座城市休闲化指数对于全国范围内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与示范效应,希望借此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旅游休闲街区建设,以及未来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从综合发展水平看,评价结果如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排名前5位,表明其城市休闲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排名也与上述省市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排名相符合,体现了经济与休闲互动发展的和谐特征。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和宁波进入城市休闲化指数评价排名第六至第十名,表明这些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和谐性、均衡性也比较显著,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领先城市。需要指出的是,宁波是11年来首次进入前十的排名,是除深圳以外,第二个跨入前十排名的计划单列市。而海口、呼和浩特、拉萨、银川和西宁位列综合排名的后5位,反映了这5个城市在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整体性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与明显差距。
从五个维度的分类指标看,评价结果如下。
第一,经济与产业发展分类指标,主要反映城市休闲化发展的综合能力,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成都排名前5位,表明上述城市经济发展实力雄厚,为城市休闲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呼和浩特、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则位列全国后5位,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薄弱制约了上述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水平。
第二,休闲服务与接待分类指标,主要反映城市的休闲文化、娱乐、旅游等休闲服务设施与接待规模,这是城市休闲吸引力的重要表现。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和广州进入前5位,表明5个城市休闲娱乐和文旅融合发展结构相对成熟,休闲产业发展的整体性优势比较明显。而拉萨、海口、兰州、西宁和银川位居后5位,虽然以上城市在某些具体的文化、旅游方面有优势,但是在整体性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休闲服务与接待类别指数的排名。
第三,休闲生活与消费分类指标,主要包括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家庭休闲设备等,这是反映城市休闲化质量的关键指标。上海、杭州、北京、长沙和广州排名前5位,反映了上述城市休闲娱乐和文旅市场繁荣,居民用于与休闲相关的综合性消费能力比较强,游客消费支出比较旺。而西宁、拉萨、石家庄、南宁和重庆排名最后5位,表明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综合消费能力不足,是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瓶颈因素。
第四,休闲空间与环境,主要包括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等指标,代表了一个城市自然环境建设和发展的水平,是衡量居民和游客从事户外游憩活动载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数。广州、上海、深圳、南京和重庆名列前5位。而哈尔滨、石家庄、太原、西宁和兰州则处于排名的最后5位,一定程度上表明以上5个城市户外游憩环境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成为城市休闲化发展的短板。
第五,交通设施与安全,主要反映城市内外交通的便捷程度和安全性。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和贵阳排名前5位,这些城市的交通条件相对完善,交通枢纽功能较为强大,使得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与游客在当地的旅游活动能够互动协调发展。而长春、南宁、西宁、呼和浩特和银川位居最后5位,说明这些城市的交通设施与安全评价指数相对较弱。
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总体来看,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整体在提升,国家在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明显。首先,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城市已经进入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加速阶段,这一点在疫情防控形势背景下体现得尤为明显,“本地人游本地”成为一种新的特征与趋势,这也表明这些城市的休闲设施、环境、服务等要素体系相对完善,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休闲娱乐需求。其次,相对落后地区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明显,处于低等级水平的城市数量在减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即在人民城市建设理念的倡导下,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美好生活需求,越来越关注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最后,城市间发展差距显著缩小。11年前,排名第1的城市与排名末尾的城市休闲化指数相差7.64倍,如今只有5.49倍,充分说明城市在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城市间的协调性与均衡性发展目标。
第二,从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五个维度看,各个城市彼此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反映出我国城市休闲化过程的不平衡性、复杂性与多样性。首先,大多数城市在五个维度上的指标得分均有所提升,尤其体现在交通、环境、经济能力方面,表明11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休闲大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为休闲消费增长后劲创造了扎实基础。其次,36个城市内部的休闲化结构在供给与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大背景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热情高涨,从事休闲消费的动机强烈,但现实的供给是否真正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消费需求,是值得思考的地方。当前,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宗旨就是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如何破解城市内部休闲化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性,显然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任务。
第三,从区域层面看,现阶段中国东部地区的城市休闲化水平依然处于领先状态,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格局,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吻合。值得注意的是,“东部领先、中部崛起、西部赶超”,正在成为后小康时代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一个新格局。尤其是在城市休闲化发展新的趋势中,西部地区更值得关注。一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发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西部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都表现出确定的加速态势,区域发展的整体均值水平高于中部,区域内部发展的协调度优于中部;另一方面,在今年城市休闲化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东部7个,中部1个,西部2个。显而易见,西部赶超势头明显。在我国36个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进步最为显著的城市则是西部地区的贵阳和乌鲁木齐,各自从2011的28名和34名,分别跃升至2021的16名和23名。贵阳与乌鲁木齐城市休闲化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表明,自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西部开发措施以及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在促进当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西部地区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沈阳、大连、哈尔滨的排名,则分别从2011年的17、12、14名下降到2021年的22、25、20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东北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遭遇的挑战对城市休闲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第四,从城市规模和能级比较看,规模越大,能级越高,城市休闲化发展优势越显著,越有可能从消费端增加对休闲舒适物的需求,进而导致多种类型休闲舒适物的集聚,最终给人口更加集聚的城市带来更大的多样性休闲福利。排在前5位的都属于我国的超大型城市,排在后5位的城市中,1个是I型大城市,3个是II型大城市,1个是中等城市。显然在目前阶段,城市规模和能级可能是影响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或许是当前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
《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楼嘉军认为,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成为重要目标。因此,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理应承担使命和职责,成为缓解社会矛盾、满足民众精神上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楼嘉军进一步指出,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的重要关口,借鉴国际经验可知,进入后小康时代,我国城市休闲化将步入通过高质量发展以服务民生为特征的新阶段,并可能形成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城市休闲化深入发展将成为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愿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时期,城市休闲化发展在有助于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人们城市建设提供范本,并将在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和满足居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愿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城市休闲化发展重点将由水平型和规模型向质量型和内涵型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的重要关口,借鉴国际经验可知,进入后小康时代,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将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进入休闲化指数综合评价前十的城市以及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城市即将从以往注重休闲化水平发展转向注重质量发展,从注重休闲化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城市休闲化市场服务对象将进入主客共享,并以本地居民为主的发展新阶段。随着双循环战略的实施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代的来临,居民生活休闲化、休闲消费本地化、游憩环境舒适化特征将日趋显著。一方面,城市休闲产业的布局重点、休闲设施配置结构和休闲市场服务对象将进一步围绕当地居民进行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的公交化和休闲时间的碎片化,游客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交流不断加强,必将带来主客共享休闲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升级,有利于拓展国内休闲消费市场,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进而实现全域休闲替代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
第四,城市休闲化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在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中展示引领作用,发挥示范效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旅游休闲街区,这对全面推进城市休闲化的加速发展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城市休闲化发展必将在更宏观和更全面的层次上,加速城市文旅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的不断推进,并积极推动旅游休闲城市和旅游休闲街区的创建工作不断深化与优化。
附件: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排名
扩展阅读:《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2021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