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航集团党委委员、海航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廖虹宇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建议加快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和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清结算相关立法等工作,以及建议将海南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此外,廖虹宇提到,为应对去年的疫情情况,航空业积极开展自救,在有限的市场环境下继续做好安全和服务,智慧升级,提升服务品质。对于未来,廖虹宇信心十足。海航作为海南土生土长的航空集团,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有着独特优势。廖虹宇介绍,海航将在海南设立海航金鹿公务总部,统筹公务机产业的协同和运营。
谈建议:将海南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
北青报:去年您提出了哪些建议,一年来进展如何?
廖虹宇:去年我提出“关于推动海南自贸港打造‘一站式’国际飞机租赁中心的建议”。2020年12,由金鹿公务引进的海南自贸港首架公务机注册到海南自贸港来,开创了外籍飞机转至海南自贸港注册的先河。它不仅仅是一架飞机,其临空产业园也落地到海南。同时,这架公务机有一个高级别的定检,跟飞机航空器的维修业务相关。
北青报:今年您带来了哪些建议?
廖虹宇:建议加快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和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清结算相关立法等工作。希望把境内特别是境外的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吸引到海南来。同时,希望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将海南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希望该条款也在民航局“十四五”规划里有足够分量的体现,从而更好地支撑海南自贸港航空业的未来发展。
北青报:为什么提出要将海南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
廖虹宇:从海南打造自由贸易港开始,就赋予了它的航空枢纽特色。目前来看,不管是货还是客,进出岛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航空运输。同时,作为改革开放的高地,海南打造成自贸港以后,除了要对接粤港澳和内地的大市场,对外还面向东南亚及全世界。所以,航空运输的硬件打造和软件提升都是提升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部分。未来,海南自贸港会全岛封关运作,我们要讲究投资贸易便利化,其中的主要运输方式要便利。所以要提前谋划,把它打造成航空枢纽。加上海南又是自贸港,所以我提出把它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
谈航空业自救:以保障安全出行为前提,智慧升级提升服务品质
北青报:去年为应对疫情,航空业积极开展自救。可否谈谈航空业是如何进行自救的?
廖虹宇:航空业的恢复,首先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行的。我国航空业以保障旅客的安全出行为前提,全方位提升民航的服务质量。积极压缩成本,拓展创新型收入,通过数字化、智慧化来促进民航业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客出行意愿不太强烈,总的航班量虽有所减少,但航班的正点率基本没有问题。
北青报:去年,海航有没有一些航线,受疫情影响很大?
廖虹宇:影响不光是一家航空公司的问题。在服从国家疫情防控需要的同时,各个航空公司都取消了很多航班,但还在坚持执行一些必须要执行的国际航班。相当部分的机组机务和空乘人员,执行一次国际航班要隔离14天。除客运以外,海航还有货运,机组人员也要被隔离。因为有很多国际航线必须得执行,这既是一个政治任务,也是疫情防控措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北青报:今年春节期间遭遇“史上最淡春运”,客流量和票价水平都大幅下降,航司是如何应对的?
廖虹宇:年前局部地区出现疫情反弹,但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所以在春节后期,航空运输的恢复力度还是可以的。航空公司、机场也好,在有限的市场环境下继续做好安全和服务。另一方面做智慧升级,练好内功,更精细化去提升服务品质,为接下来的经济复苏提前做好准备。
北青报:您刚才提到的智慧升级,航空公司是否会花费不少成本?
廖虹宇:一方面,国家的减税降费力度很大,同时中央对地方有专项资金支持,有利于民航业的复苏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安全服务之外做好智慧升级,不仅是民航局多年以来的推进,也是大势所趋。在生产运行方面,智慧升级可以优化训练系统、签派系统、决策系统、行李分拣等,提高内部效率,确保安全运行;在面对旅客方面,智慧升级的应用空间和场景很多。比如人脸识别,可以在值机、托运、安检、登机的全流程实现安全无接触。对航空公司、机场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个钱不会省,也不能省。
谈展望:海航将在海南设立海航金鹿公务总部
北青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减收民航发展基金,对航司意味着什么?是雪中送炭吗?
廖虹宇:减收民航发展基金,会降低航空公司总成本,有利于恢复航空公司的航班,及市场主体活力。一架飞机的起降实际上牵动着机场的地面保障和附带的地面城市交通,产生一个连锁反应。同时,还可以拉动旅游的餐饮、酒店、景点,降低各个产业环节的成本,共同推动产业恢复和经济进一步恢复。
北青报:今年海航是否有新增的国际航线或国内航线?
廖虹宇:国际航线一定要服从国家疫情防控的调整。面对今年我国经济恢复更积极的态势,我相信各家航空公司都会去提前研判,未雨绸缪。
海航将在海南设立海航金鹿公务总部,统筹公务机产业的协同和运营。海航做公务机产业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本身有一个基础。现在又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把公务机的维修等业务,包括公务机的注册、买卖、租赁及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下进行新布局。这也是海航的一个优势。而且海航是在海南成长起来的本土航空集团。所以从这点来说,海航相较于其他航空公司和企业来讲是有先发优势的,而且也有投身自贸港航空业发展、助力自贸港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北青报:对于航空业在海南自贸港的未来,您有哪些展望?
廖虹宇:第一,海南自贸港会要求对支撑其航空保障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做好地面机场的保障支持。第二,海南拿到民航局批准的第七航权试点开放,未来还有很多想象与前景。海南的消费、医疗、教育等各方面形成了足够多的人流、客流和物流,对航空公司运输业务、客运和货运和人才进出能产生很大增长,可以支撑航空业在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原题《全国人大代表廖虹宇:将海南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全国人大代表廖虹宇:将海南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