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全文披露,其中6次提及“数字化”,对服务业、金融、公共文化、政府、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等多方面提出要求。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十四五规划把数字文化和公共文化发展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数字化将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作为文化工作者,应紧紧把握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从将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逐渐趋稳,进入一个平台期,并且出现了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正式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文创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技术将广泛渗透融合到各个领域,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契机。
由于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浮出水面,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明显跃入了一个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先导的全新发展阶段,从“泛娱乐”战略升级为“新文创”战略,正在实现从科技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华丽转身。如今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文化和科技竞争力,新技术正在引领传统文化产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5G、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文化创意领域正在实现广泛应用,新科技与文化创意结合将驱动更多形态的趋势创新。
自2016年起,世界各国纷纷布局数字创意产业。英国出台《数字经济战略(2015—2018)》,旨在建设数字化强国;日本要建设“超智能社会”,最大限度将网络与现实空间融合;美国出台《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认为AI现在正处于可能出现第三次浪潮的初始阶段;法国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德国发布《数字战略2025》,明确了制造转型和构建未来数字社会的思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从蓄势待发进行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今年疫情以来,世界多地的博物馆、影剧院、音乐电影节、展览园区等一度陷入停摆。如此背景下,文化输出者,这些当代的“精神食粮”供给者们,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云媒体、融媒体等方式在线向艺术文化爱好者输出内容、为产业创造价值。1月至2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到235亿GB,同比增长44.2%。线上新兴消费热度猛增,虽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但足以使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消费的潜力还远未被充分挖掘,消费升级的空间仍然大有余地。在文化生产方面,线上办公新形式迅速普及,多家服务商向社会免费开放远程办公产品,从而帮助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的钉钉、华为云的WeLink、腾讯的腾讯会议等等。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带来新的社会认识,培养了新的消费和工作习惯,创造了新的效率增长空间。这意味着线上教学、办公、教育、培训、咨询服务乃至工业生产等业态,将会迎来更深刻的新发展机遇,从而进一步影响文化企业的生产和办公方式。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和向往,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文化和精神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是包容的,是无限的,数字亦然,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人们通过丰富的数字内容获得独特的文化感知。同时,科技与文化艺术如何融合,科技给文化、艺术和大众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等,也成为值得探讨和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贯彻落实好“十四五规划”,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要牢牢把握新机遇,应着重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在理解把握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真正含义上下功夫。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什么是数字化,就要先了解数字化的前辈——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最直接的诱因是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早期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Tadao Umesao)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广义上的数字化,强调的是“数字技术对商业的重塑”,信息技术能力不再只是单纯的解决企业的降本增效问题,而应该成为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的核心力量。数字化要在整合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企业的效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中,科学家们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能完全依赖于资本的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在这种新的模式下,诸如数字或数据,知识,信息等东西都要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这样一个与传统实体要素不同的新经济要素支撑的经济模式,我们把它叫做信息化。七十年代之后,在以美国DEC公司为核心的行业推动下,信息化开始席卷全球,信息化的过程支撑着数字化发展的进步,信息化需要数字化的支撑,而信息化的结果恰恰是数字化的最终目标。当今社会就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数字化的时代。而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来推动企业组织转变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的变革措施,如衍生出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概念。可以认为,当一个企业或组织,乃至社会,随着技术进步而采用全新的创新方式来开展业务时,他们就是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也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使得资源配置更有效。效率提高,意味着少投多产,对于企业来说,即成本减少,利润增大。而对于文化层面来讲,数字化可以帮助我们将一种文化传播得更广、更深、更远。
第二,要在数字文化产业与核心硬件技术联合发展上下功夫。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立国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数字就意味着技术,现在的科技很大程度上是用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来承载的。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实现数字文化发展的基石。文化和科技相结合,成为今天我们文化传播、文化表达的一个载体。《2016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报告》表明,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仍有10余倍上升空间。5G时代,传统的文化资源将加速数字化。在美国不断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变的大环境中,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紧迫性愈发凸显。十四五规划中,中国将从科研开发、融资应用等方面,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5G、集成电路、半导体为代表的芯片相关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性,已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数字文化产业头部生产企业要做好顶层设计,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集中力量突破通信网络、集成电路、核心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从长远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对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指导、制度设计、政策支撑,合作乃至并购一部分有创新潜力的中小微芯片研发公司,加强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储备,形成行业闭环,打造自主创新、安全可靠的数字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力争在最关键的芯片技术领域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数字文化产业所需芯片,应在国家的统一布局下,扬长避短,围绕市场实施精准的专业化、类型化分工,避免同质化、雷同化、无序化市场格局。一方面,应从高校“双一流”建设规划层面抓起,为芯片技术相关学科培育储备充足的一流人才,为持续发展芯片技术产业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现有的芯片研发与生产主体应与数字文化生产主体优势互补,强强联手,以市场主体为导向,瞄准制约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字文化的国内大循环发展道路。
第三,要在生产供求匹配的高质量数字文化产品上下功夫。构建数字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生产数字文化产品的基础上。必须在打好以芯片研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硬件生产基础上,持续深化数字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短视频和直播文化产品飞速发展,可以说占据了互联网文化传播的半壁江山,而长视频内容发展相对缓慢,优秀长视频数量不够多,类型较为单一,成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大短板。中长视频过去发展比较缓慢,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网速制约,随着5G商用时代的来临,这些传播技术方面的制约因素将得到极大改善。近年来,随着相关文件政策的密集出台,数字文化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纳入数字创意产业。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规模已达8万亿元。落实好“十四五规划”,应该从构建国内大循环格局考虑,还应出台并完善相应政策,鼓励各类数字文化产业主体加大中长视频内容生产。国家有关部门可建立国家级数字文化投资基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推进数字文化服务软件建设,加大对优质中长视频内容生产者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加快建立高质量数字文化产品生产体系。
第四,要在搞好中长视频内容生产的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目前,顶层设计方面存在的局限是统筹谋划不足,统筹管理困难、分析手段单一,难以科学决策。要积极引导数字文化生产主体在注重类型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应特别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宽创作渠道,尽快让这些主流文化引领中长视频内容。持续加大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化产品的数字化、高清化供给。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红色经典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文学、电影、音乐、舞蹈和戏剧经典影响深远,拥有广泛的受众,其中很多作品作为优质IP已经进行了影视改编。应尽早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数字化。同时,有远见、有情怀的数字文化生产主体也应抓住这一重要市场机遇,成为这些原创经典的创新者和领航者,构建国内数字文化产业大循环格局中的重要一环。还应进一步规范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的生产,运用法律武器严打数字文化传播中低俗化、虚假化、泛娱乐化等乱象,保障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要在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建设上下功夫。随着移动新媒体、数字传播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台、广播、杂志等媒体。稳固、流畅、清晰易用的流通和传播平台是构建数字文化产业大循环格局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不同于传统文化产品,数字文化产品极其依赖网络传播,网速、网络质量直接影响着相关产品的传播速度和质量,因此,加快以5G技术为核心的新基建对于构建数字文化产业至关重要,应科学布局支撑数字文化发展的基础网络体系,加快构建高速、安全、流通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世界移动大会上的5G+8K电视节目信号传输、5G 试验网络商用终端外场通话、三大冬奥会场馆的5G建设等实践显示出5G强大的应用空间和支撑力量,将成为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5G带来的数字技术创新将促进文化要素在跨领域传播中优化组合,“平台+技术+内容+垂直运作”的融合模式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基本生态结构,为文化产业赋予更多的新内涵。因此,应大幅扩展5G基站建设,在推广5G商用进程中,要特别增加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基站数量,最大限度填平城镇化建设中的数字鸿沟与文化隔阂,为农村和偏远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产品传输终端,是拓宽传播路径、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群体的重要路径,更是依靠数字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途径。应优化4K、8K超高清数字电视布局,让更多的数字文化用户实现家庭影院化、互动化,加快数字文化产业链条显示端的更新换代。加快推广普及VR、3D等穿戴设备,尽快实现VR、3D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和超高清化,让受众不出家门就能看上VR视频、3D影像,获得更充分、更完美的沉浸式体验。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尽快实现家庭观影的云点播、云传输甚至云互动。多管齐下,为中国数字文化产品建设出世界上最畅通、最稳定、最高清的信息传播平台,为实现数字文化产业铺开传播渠道。
第六,要在加大对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力度上下功夫。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是一项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共享博物馆数字文化时代的全新的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出博物馆“致力于平等”这一伟大的文化力量。深入探讨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相关问题,对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疫情期间,大众对于云展览、直播教育活动和博物馆数据平台的热捧,充分说明网络世界受众对于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渴求与期待,也印证了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历久弥新的博物馆文化资源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持续推动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将有利于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延伸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路径,拓展覆盖人群,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在传统文化学习与鉴赏方面享有的文化权益。由此可见,推动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机制建设,强化博物馆数字文化服务功能将是未来五年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服务写入博物馆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保障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的专门规章和专业标准,以馆为单位编制《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目录》,做到能开放,尽开放。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协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利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博物馆数字文化协同创新,创造新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激活数字文化创新,让博物馆不再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而成为新文化的孵化器。此外,要适度运用市场化手段,利用第三方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加大文物资源基础信息开放力度,支持文物博物馆单位逐步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打造诸如《故宫联名系列》这类深受网友喜爱的博物馆爆款文化产品,实现博物馆这一传统文化载体和新型数字化平台联手发展。
第七,要在数字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实践,也是传播并弘扬中国文化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让世界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要支持推动数字化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以及众多民间收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当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共识,文博资源丰富优化了旅游的内容和品质,旅游产业也拓展了文物价值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旅游目的地需要做的就是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渠道让合适的人看到当地特有的文化。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仅仅挖掘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资源是不够的,需要看到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文化、旅游的影响。随着数字图书馆、博物馆越来越多,主动面向市场的文创产品研发愈加成熟,大量的文化资源得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实现“文化遗产要保护好,也要活起来”的目标。旅游APP、导航、手机支付等在人群中的广泛应用,也为出行旅游带来了便利。因此,文化和旅游融合不能忽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开辟新路径,打破时间空间局限,整合优势资源,推进业态融合,优化文旅市场供给更新消费模式,发展文旅产业新业态。基于互联网互联互通、便捷易用等特点,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搬上网络,利用数字技术为景区、景点赋能,使用360度摄影技术,探索“云旅游”、“云观影”、“云观展”、“云演唱会”等新模式,培育数字景区、智慧旅游、数字文化馆等“线上文体游娱”新业态。用好各类文化和旅游双边、多边交流机制,统筹安排如“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国际文旅交流活动,不断升级文旅资源、文旅服务和文旅活动的数字化,增强大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拓宽数字旅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模式,把握当前我国5G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和AR等技术,挖掘分析在线旅行平台上的用户网络画像,研究市场消费者需求,设计并打造数字化景点。通过实景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手段,实现消费者与主题内容间的互动交流,丰富文化的层次感,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深度体验需求。
第八,要在推动智慧文化和旅游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时期,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这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微博等多种渠道提供实时文旅产品和服务信息。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全面准确的旅游攻略、特色体验、地方文化、特色美食,景区实时游客承载量和游客人数、停车承载量及停车情况、道路交通情况等,帮助游客解决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旅游需求,便利游客出游。二是依托数字化转型浪潮,持续推进景区智慧化。对标智慧旅游建设要求,支持4A级以上景区在出入口建设或升级闸机系统、票务系统,在游客集散中心、游客密集游览点、危险区域等重要场所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并按要求接入国家和市云平台。三是研究探索“一部手机游天下”项目。通过开发小程序、App等,整合旅游产品信息,为游客提供通过手机即可实现看实时直播、定制精品路线、买门票、刷脸入园、识别花草、语音导航、投诉退货等多场景功能的服务。
第九,要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上下功夫。“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旅游强国的显著标志是具有世界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从优秀旅游目的地、到国家4A、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业不断通过改革创新的方式强化目的地供给质量和水平。随着文化和旅游部门在行政体制上彻底融合,技术层面更需要文化要素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真正实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的共识,进而强化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初心和效用最大化。
第十、要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文化消费市场上下功夫。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巨大影响,新型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人们重点解决物质需求,是社会的衣、食、住、行问题。而到了文化经济、知识经济时代,重点解决的是文化需求,实现的是精神文明的获得感。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与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作为一种以文化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的新兴业态,具备着传播便捷、需求旺盛、互动性强、绿色环保等特点,将成为未来引领新消费的重要引擎。扩大消费,是构建数字文化产业国内大循环格局最重要的环节。数字文化产业中一切内容生产和软硬件技术支撑,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和扩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要提升人民的消费动能,就必须不断增加国人的可支配收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和支撑。形式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类的体验消费需求成为融合各种产业界限的融合剂,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融合和扩散能力,文化产业也成为体验经济最典型的代表。从特色产业小镇+体验式文化的旅游,沉浸式的艺术展览,数字化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到实体书店的革命等,目的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达到更好的体验,体验需求也带来了文化产业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体验需求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的经济功能,使文化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而且还拥有巨大的弥合能力,使得各种产业的边界日益融合,从而产生出新的经济的增长点。随着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逐渐进入主体化、体验经济的时代,文化产业服务也必将走向体验化。全面构建出数字资源整合——数字人文创意——数字生产与传播——数字消费与展示多环节一体化的“数字文化生态圈”系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是滋养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深厚源泉。如今,学习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熏陶和思想上的启迪。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开辟创新性发展,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永久地展现其魅力和光彩。我国的数字文化产业还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在对数字文化产业的规模、增速和发展形成科学判断与预测之后,如何抓住产业发展优势,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抢占发展先机,是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下一步要面对的首要任务。相信只要应对得当,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会对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也将显著提升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民革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席 梁鑫华)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牢牢把握数字文化建设新机遇 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