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山岳分会理事长、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德辉发表名为《关于旅游景区发展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的主题演讲。
©中景信
在经历了暑期和十一黄金周后,旅游淡季,马上要到来。如何渡过寒冬,如何更好地活下来是每一个景区都要去认真思考、认真准备的。所以建议景区管理方把困难看的更多一些,要把准备工作准备的更足一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观光旅游可以长期存在,而且必将长期存在。但旅游景区不能躺在过去的怀抱里面成长,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也要与时俱进,因为消费对象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在说需求升级、消费升级,产品更要迭代升级。
第二个问题,门票经济有错吗?在国家开启改革开放大幕以后,旅游景区有别于西方国家,走了一条市场化道路,把大量的文化类或自然类资源经营权让渡出来,招商引资,让开发商来开发。那么作为一个开发商,拿到了经营权,去收门票,有错吗?更何况很多景区里面都是一些保护性质的单元,里面做其他一些旅游设施非常之难,那么必然导致必须去收门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收门票本来就是一个旅游景区商业模式的本质。一些专家在说二消,哪有那么多二次消费呢?或者说想方设法动一些歪点子去弄二消,是不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伤害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为门票经济正名。而且人们不应该过多的说“圈山圈水卖门票”。比如说莽山在没有开发前,是有无数个摸山者进行全方位的勘察,冒着生命危险去把里面的景观探查出来;再比如说那么多无障碍的游步道怎么收回投资呢;景区每天一开张有多少人多少精力在维持支撑景区的运转,没有门票景区何以生存?
第三个问题,旅游景区的经营主体到底是谁?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以后,旅游景区一直实施的是市场化原则,也就是招商引资,目前绝大部分旅游景区经营主体,看起来是企业,但是企业真正的自主经营权其实并没有拿到。
如果说旅游景区是一个竞争性的产品,其实更多的旅游景区应该是一个竞合关系,比如说黄山和莽山,客源冲突吗?不冲突。但是说一点竞争关系都没有吗?肯定有一定的竞争关系,特别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旅游景区之间,在客源的争夺上面是有竞争性的,但不排除他的合作性,正因为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旅游景区的经营主体应该是一个企业,应该是一个公司化的运作。
换一个层面,如果景区的效益跟管理者没有关系,或者说游客对景区极大的不满和抱怨或者投诉,也跟管理者没有关系。这样的景区怎么样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企业经营者不同,如果说一个员工遭到游客投诉,查实是要处罚的。如果说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益没有搞上去,员工的年终绩效是拿不到那么多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旅游景区应该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它的经营主体应该是企业。
第四个问题,山岳型景区建造索道有错吗?索道在整个景区里面,不仅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破坏是最小的,还可以极大的减少游客的体力耗费,从这个角度来讲,有关部门对索道的建设应该要放宽管制,应该要简化审批的流程。同时如果旅游景区的经营主体是公司、是企业的话,有关主管部门,就不应该用下指令的方式去要求景区降价、免票,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基因改造第一个维度是推动一个传统国企向现代国企转变。要想在竞争中抢跑赛道,要想在竞争中勇立不败之地,就是要把一个传统国企怎么带入到一个现代国企的经营机制的轨道上去,这样一来,经营机制是可以不断改善的。
章德辉和其团队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五大体系改革。五大体系分别对应的是组织、薪酬、考核、内控和激励。从2016年开始,请专业团队给公司做了全面诊断,看看企业身上到底有哪些病灶?以2016年企业诊断为开端,到2019年5月份,全面平稳的相继改革落地。标志着整个公司五大体系改革顺利落地,标志着整个公司从上到下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市场化洗礼,把一系列弊端给革除掉了。比如说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等问题。
二是混改。在确立五大体系改革启动的同时,公司也聘请了一个专业机构,为整个公司确立了新的公司发展战略,在新的一轮公司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公司对一些新兴的业务板块或者业务内容实行了混改。如与宋卫平先生创立的蓝城集团,合资成立了黄山蓝城公司,其主要任务是在黄山市域范围内打造若干个文旅小镇,首个项目是黟美小镇,已经开工建设。
基因改造第二个维度就是推动一个靠山吃山的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向平台型、科技型、互联网企业转型。
所谓的平台型,头部的旅游景区都可以去思考。故宫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如开放自己的 IP,开放合作平台,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黄山无疑是一个巨大的IP,是一个非常好的金字招牌,要把这个金字招牌用好,就必须要开放合作平台。
黄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比如跟中国资本教父阎焱先生合作,成立了规模10亿元的黄山赛富基金,目前已投项目28个,其中有8个项目已经启动IPO程序。比如与故宫有业务关系的一家公司合资,在山上打造文创体验店,目前已经开业了6个。前不久还跟泰迪做了一个跨界合作,虽然经营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是前景非常值得看好。
所谓的科技型公司,做旅游的人都要不断的去跟踪学习、借鉴一些新科技,比如AR、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而且要把这些高新技术运用到旅游项目、旅游应用场景中去。公司有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就是花山迷窟景区,原来营收大概1700多万,是一个4A级景区,一年游客量也就10来万人,公司借助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期望把这个景区打造成一个传统观光景区、沉浸式体验和主题乐园相集成的全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景区,它具有传统观光景区的特征,也有主题乐园的特征,还有沉浸式演绎的这种业态。
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借助互联网工具,不借助互联网技术,肯定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比如今年疫情之下无预约不旅游,如果说景区不能做线上门票预约、预订,今年景区的经营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去年8月1日,黄山旅游官方平台上线,这个平台不仅给游客带来了大量便利,同时希望能抢跑互联网赛道,抢跑旅游数字经济赛道,还要去探索它的商业模式。不仅黄山整个景区,公司旗下所有资源,在官方平台上都能实现预约和预定,而且快速覆盖了整个黄山市50多个景区,260多家酒店和民宿,还有180多类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如果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很可能有些景区不是公司的景区,不是公司酒店的客房,但能为我所用。当下公司正在致力于把这个官方平台跟外部资源做一个更大的合作、更大的提升。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章德辉:旅游景区发展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