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日,首届中国山岳旅游(莽山)大会暨全国山岳景区无障碍旅游示范推广现场会在湖南省郴州莽山举行。本次大会以“山岳景区的无障碍旅游与创新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山岳型景区的无障碍建设道路,以及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活动现场,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以“山地旅游,创新发展”展开分享。以下是演讲主旨。
©中景信
莽山的四大创新
©中景信
山地文明的五大特点
©中景信
“三足鼎立”的局面
拿全世界的山地旅游来说,欧洲、北美两个主导模式,但是中国完全可以形成第三种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使人类的活动能力极度扩张,活动范围无远弗届,上天入海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但是,容纳大规模旅游客流的领域毕竟不是这些产品,尤其是休闲度假的刚性需求,迫切需要开拓新的领域,山地旅游被市场推向了前台。
从旅游角度看,中国山地形成了形态多样、景观丰富、民俗特色的多样化特征,使得中国山地旅游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至少应该是三足鼎立的局面:欧洲模式、北美模式、中国模式。
从中国市场情况来看,2019年,中国旅游总人数超过60亿人次,构成了海量特征。任何一个小的相对数,在市场上都是一个巨大的绝对数,这是中国旅游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
其中,度假需求已经变成刚性需求,由于传统资源不足,度假产品短缺,使中国人的度假需求外溢,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主要度假地,这些年开始向全世界扩展。
©中景信
山地旅游提升要怎么做?
- 一是交通不便,除了少数城郊型山区,大部分地方都涉及交通问题。
- 二是其他基础设施不足。其中有人口少,不值得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的因素,也有市场不足的因素。
- 三是季节性制约。如果一年只能经营几个月或半年,山地旅游发展显然困难。
- 四是实际运作。山的品牌一般都大,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则难以把握。
- 五是投资回报。只靠市场化投资,成功的只是少数,政府必须发力。
第三,化短为长。换个角度、换个思路,短处就是长处,交通不便做高端,季节转换是吸引力,生活方式是根本。
第四,复合型发展、综合性推进。山岳旅游不能简单地把它当作一个观光山来看待,山的复合性越强,就意味着文化内容越丰富、商业模式越强,但同时也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第一山与水,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幽;第二是山与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第三是山与沟,山出品牌,沟落实地;第四是山与路,需要客人走的路一步也不能少,不需要客人走的路,一步也不能多。第五就是山与神。山地民族和山地民族的信仰都要尊重。而且要把这种信仰挖掘成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来进一步提升。第六就是山与民。山地旅游里面,外来人和原住民也有一个二元结构。外来人是一种强势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的强势。但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当地文化实现商业化,让当地老百姓觉得自己的文化值得传承。
现在,90后、00后对旅游体验感追求越来越多,山地旅游应该在“撒野项目”上下更多功夫,让大家能够参与竞赛追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竞赛的成就感。同时,修索道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效益最大的、客人满意最高的选择,应加以提倡,但修索道的位置、方式都需要讲究。
“山地旅游首先是以生活方式为出发点,最终要落到享受生活。”魏小安建议,做山地旅游要把这些事情一步一步做下来,一是“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头看。二是“五可”: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三是“五个度”:差异度,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幸福度。四是“五个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润力、快乐激荡力。最终使得中国山地旅游升华,在世界上鼎足而立进而领袖群伦。(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魏小安:山地旅游,中国可以创新第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