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为提升阜阳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全域旅游格局构建及品牌提升,2020阜阳全域旅游推广月活动开幕式暨“阜阳文旅创新发展主题对话”于9月20日在阜阳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举办。
本次活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导,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阜阳市委宣传部、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阜阳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发表主旨演讲:
这次阜阳文旅创新发展主题对话会,把议题确定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前景”。这个提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虽然文旅融合的实践和业态存在已久,但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倡导的发展原则却才推进不久,现在就谈论“创新”和展望其“发展前景”,足见业界对文旅融合盼望之殷,期待之切。
文旅融合,是一个半新不旧的话题,学界与业内七八年前就喊过一阵,我也参与其中的讨论;文化和旅游的主管部门合并以后,这个话题被上升为一条发展原则,由官方提出并在行业加以贯彻,性质和前景便有了若干不同。当前,对于文旅融合,坐而论道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尤其是文旅机构合并以后的探讨,我认为以下问题是较普遍和迫切的。
第一,机构职能的融合
国家2018年春季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次年市县一级实施机构改革,按照文旅融合的思路,这一层级的机构改革和职能理顺还在继续深化。例如,在个别地方,主要是县市一级,由于以前的文旅机构都设执法队伍,合二为一之后还需要逐步消化;由于文旅机构以前的编制性质不同,合并之后仍存在“和而不同”,行政编制的局和事业编制的中心在并列运行;机构改革以后,有的岗位人员精简而职能过分集中,工作处于延续以往的维持状态,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上述现象虽仅存在于少量基层文旅机构,但只有尽快加以整合和协调,才能推进全行业的文旅融合,逐步做到应融尽融、能融快融。
第二,观念意识的融合
从舆论和政策导向看,文旅融合利好因素有很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要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这对于扫除思想观念的障碍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观念和行动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由被动变为主动和自觉更是需要较长的过程,这就是观念意识的融合问题。目前,基层文旅部门有这样的现象,文旅局长的工作履历不同,对文旅融合的意识就有明显差异。我接触过几位有若干年文化局长背景的文旅局长,普遍感觉旅游不好弄,因为那是市场化的东西,不是只要把经费花了就行的;而如果是旅游局长背景的文旅局长,对待文旅融合的态度则可能相反,如毗邻大运河的一个城区,在组织策划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时,就把它几乎做成了旅游项目。这说明,让文旅融合真正落地,首先要加快进行观念意识的融合,这不仅是对文旅机构的要求,也是对文旅专家、规划机构、开发建设者的要求。
第三,互为载体的融合
推进文旅融合自然涉及文旅之间的关系。在业界第一轮谈论文旅融合时,就有一种“灵魂载体论”,我和一些学者对此进行过商榷,认为文旅融合主要是在产业层面,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套用这种关系,若硬要把这两者搞成这种关系,那么这个“文化”就不是文化产业、而是“大文化”。这一认识,现已为业界所广泛接受。概而言之,文旅融合主要存在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上,也就是说应率先从产业层面推动文旅融合;文旅融合是普遍性的要求,不应因投资主体、项目性质、运营方式,而有所例外;文旅融合建立在互为载体、互为依托基础上,文旅产业应是平等的兄弟关系;文旅融合在实践中存在主辅关系,但并非一成不变的,需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文化可能会成为主体(如一场旅游演艺)、也可能会成为从属和点缀(食宿条件的文化显示),反之,旅游亦然。例如,一场专供游客观赏的文艺演出,要能够可持续地表演下去,就必须考虑游客的欣赏习惯;同样,一场给游客观看的文史题材剧目,也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和文化真相,而不能为取悦游客而搞“穿越”或“演义”。
第四,面向市场的融合
文旅两大领域客观上存在单位属性、投资渠道、公私产品、运营方式、收益分配等诸多不同,难免在融合问题上有一些思想障碍,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向市场。长期以来,一部分文物和文化产品是财政拨款的社会公共性质的,对游客和公众都是免费开放,如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与市场的距离似乎稍远,但从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看,应尽量考虑和对应参观者的市场需求,只有把这些需求放在第一位加以满足,在展陈、讲解、服务等方面更加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把文物和文化产品“搞活”。即使政府大力扶持的非遗传承项目,也很难禁锢在象牙塔或传承馆里,只有与旅游市场紧密对接,将其开发为接轨市场的参观项目、体验项目,如芜湖的铁画、丽江的东巴文字,才能将它们永远传承下去。一些财政扶持的事业性质的文艺团体,也有积极地面向市场的需要,例如,去创作一场自负盈亏的剧目演出,就得考虑投入产出、考虑可持续的客源、考虑市场化运营,才能像一些旅游演艺企业那样,既确保演出的艺术品位高,又能获得较好的市场回报。
第五,服务导向的融合
大量的探索实践证明,服务导向这个原则能否确立,对文旅融合至关重要。文旅产业都强调把满足人民大众或广大游客的需求放在首位,但在具体发展实践上,这两大领域的具体单位还是有所差距的:旅游开发已从资源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也就是把游客是否喜欢作为研发和投资的杠杆;而文化产业在这方面的探索,总体上还是尝试性的和初浅的,大胆改革创新的成功案例还较少,消费者评价还未完全、自然而然地成为决定产品的导向性因素。故宫近些年的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取得了开放面积不断扩大、提供服务日益人性化、文创产品丰富多彩、接待人数和效益日益攀升、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等一些列可喜变化,主导上述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作为改进和提升工作的最重要导向。这个事例说明,服务导向的确立,关乎文旅融合的起步、推进和成效,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文旅消费的品位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决定了文旅融合将是永无止境的。因此,文旅融合作为文旅产业的一项发展原则,需要从现在起就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下去,它的生命力、它的成效、它的发展前景,也都将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的。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文旅学界、产业界,都应该进一步强化这个意识,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行实践。让我们积极投身到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并期望不断地探索取得好成绩!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高舜礼:文旅融合重在躬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