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高舜礼:旅业复苏是对政府防控水平的考验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8月5日,“以传媒力量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复苏·引领·聚能’2019中国文化和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在浙江西塘举行。借本次活动,钱江晚报围绕“‘常态化’和‘后疫期’:旅游的产业复苏和市场走势”这一话题,抛出了部分当下文旅行业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高舜礼进行了解答和分享。

8月5日,“以传媒力量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复苏·引领·聚能’2019中国文化和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在浙江西塘举行。这场时长约2小时的中国文旅全产业发展成果分享会,吸引全网超50万人次的读者阅读相关报道、观看线上直播。

借本次活动,钱江晚报围绕“‘常态化’和‘后疫期’:旅游的产业复苏和市场走势”这一话题,抛出了部分当下文旅行业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高舜礼进行了解答和分享。

(Q:钱江晚报 A:高舜礼)

Q:7月14日我国已经有条件开放跨省游,在这个时间段,您觉得旅游业当前需要思考什么问题?

A:第一是如何认识防控“常态化”,第二是怎么积极复苏旅游产业,第三才是思考未来,即“后疫期”旅游市场会是怎样。

Q:文旅人如何认识和理解防控“常态化”?

A:首先,我认为“常态化”不等于“后疫期”,原因有三。其一,疫情不会立即收尾和结束,热点仍不时出现,说明“常态化”不等于“后疫期”;其二,疫情处于难以扑灭的状态,很可能会与人类长期伴随,这表明“后疫期”短时间还看不到;其三,也是对文旅人最有警示的一点——这一新形势说明,不管你敢不敢,旅游业还得考虑去复苏;期望疫情过后再去发展,无异于是坐以待毙。

我觉得文旅部门也好、企业也好,在“常态化”时期更应讲科学防疫、要尽快复工复产。

目前有个别地方在“自行其是”、“层层加码”:不管疫期风险等级,凡是外来人员一律另眼相待,轻则要求出示诸多证明,重则居家隔离或检查核酸;有的仍严格限制聚集,对各类节会和商务活动层层审批。的确,延续原有的防控措施,对监管者最为省事和保险,但也是一种“懒政”,是以“土政策”来抗衡国家的防疫政令,对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很大的阻碍。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就复工复产下过若干文件,要求低风险地区“全面复工复产,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中风险地区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按照此要求评价旅游业的复工复产,全国很多地区既没有做到“全面”,也没有做到“尽快恢复正常”,有些地方还有很大差距。

gaoshunli200911a

高舜礼做演讲

Q:如果像您说的文旅业要科学防疫,尽快复工复产,那么现在最需要主管部门做什么?

A:我认为影响旅游产业复苏有三个因素,一是民众普遍对疫情尚有疑虑或惧怕心理,不急于考虑出游;二是地方主义的加码管控,增加了出游者的担心,比如跨省需要办理各种‘健康码’或者其它手续要求;三是行业或部门出台的限定政策,给决策出游或接待带来了影响。我举一个例子,现在多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不主张今年暑期学生出游或开展夏令营活动。

政府和企业认清了这三点原因,就可以从自身角度尝试破题。

一方面,各地政府要勇于担当,防疫与恢复生产生活是“一体两面”,所以需要在防疫和生产上找到一一个平衡点。对旅游业来说,服务流动人群是其本职,若要加快旅游业恢复生产,就必须得有人员流动,减缓和控制人员流动,就等于扣减了它的生产和服务原材料;很多地方把一些节庆、会议、商务、展会等变成线上活动,虽仍可签约、可以交流、可以宣传,但阻断了旅游企业经营接待的链条……这些都是不利于旅游业恢复的。

所以,在疫情“常态化”下,行业部门应积极发挥专业职能,行业部门应该进行角色的重新审视——前一阶段是严防疫情通过旅游渠道传播,“常态化”下则应充分发挥指导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能,把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的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

行业部门可对防疫提出专业特点的指导意见,但应给予各地在接待服务环节一定的防疫裁量权。例如:全国性的文体活动搞不搞、省际旅游搞不搞,应以全国疫情防控分等定级为依据,而不是“一地有疫,各地皆禁”。

对各地景区设定接待的承载量也不宜一刀切,既然景区接待已实行预约且有室内相隔1米的距离参照,如果景区全天各时段的接待游客量相对均衡,当地就未必再有必要设定限额总量。

此外,行业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产业恢复的调研,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化解现实中的疑难问题,以切实加快旅游业的恢复。

Q:关于文旅复苏,最急迫的还是企业本身,当前很多旅游企业都尝试了自救的方式,比如携程和飞猪的直播,旅游社做带货或者产品代理销售,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您觉得这些案例能提供哪些经验和教训?

A:旅游企业积极作为是好事。

结合当下企业做的事,我也有几点建议:第一是积极寻找客源,而不是等客上门。如能争取承办旅游节庆、会议活动、景区考察,可使酒店住满、餐饮被拉动;第二是加强上下游联合,不单打独斗,如机+酒的合作、旅行社+酒店的合作、景区+民宿等等;第三是适度开展促销活动,如旅行社的直播带货、餐馆的外卖优惠、景区发放优惠券。

但要注意的是,服务不打折。无论产品多么优惠,服务不能缺斤短两,必须足额足量。之前新闻报道有一些旅行社做这个低价酒店的套餐,然后找中小旅行社代理销售,结果客人去了住不上房,预付款和旅行社口碑一下子损失严重。这类事件存在的问题在于旅游交易一定要以法律合同为保障,才能保证经营者为游客提供的是可靠的服务。这些案例也体现了旅游从业者一种焦躁心态。

Q:接下来您预测我国旅游行业会如何变化?

A:对于多数旅游企业来说,生死存亡应在疫期内就见分晓,“后疫期”重点将是调整期,存活下来的企业会重视战略研究,审视和研究未来的业务方向、经营模式等。例如,旅行社可能会主动考虑多种经营,或加盟大企业,或进一步节省接待成本,针对散客化的发展趋势,采取一人兼“司机+导游+领队”,把运作成本进一步压低。而一些经营有难度的旅游吸引物(各类景区)可能会考虑调整经营方向,甚至改做它用;一些经营不善的旅游接待综合体,也可调整改建为研学旅游的基地或其它用途。

另外在投资方面,我认为旅游仍将是被看好的重要领域,但投资开发与发展模式会加快转型,主要体现在发展导向与产品质量上。“后疫期”理想的状态是以游客需求为主导,围绕满足游客需求为投资导向。因此,以“门票经济”(如门票、套票、车票、缆车票)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人造观光+游乐游戏为主的产品开发惯性,也应该逐步有所改变。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高舜礼:旅业复苏是对政府防控水平的考验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