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航旅纵横用户遭骚扰:社交功能带来的流量和危险

来源:新京报

据媒体报道,航旅纵横的这项新社交功能,主要是用户可以在换上头像后,设置一个“虚拟形象与其他乘客互动”。很快,有网友在微博上对这项功能进行了抗议,网友表示,通过航旅纵横选座后,很快收到了陌生人的“骚扰信息”。

有个玩笑,说互联网产品都有一个做社交的梦想。

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几乎所有达到一定量级的产品,都会萌生出做社交的梦想。从电商到内容,那些超级平台都曾尝试给自身植入“社交基因”。

差旅一族常用的航旅性工具“航旅纵横”,更是在去年推出社交功能遭遇质疑后,在近期又偷偷上线了用户“虚拟形象社交”。

据媒体报道,航旅纵横的这项新社交功能,主要是用户可以在换上头像后,设置一个“虚拟形象与其他乘客互动”。很快,有网友在微博上对这项功能进行了抗议,网友表示,通过航旅纵横选座后,很快收到了陌生人的“骚扰信息”。

在去年的“社交”功能遭遇滑铁卢后,航旅纵横显然是对这一功能进行了新的“改装”。相比去年,航旅纵横去掉了可以查看其他乘客航线图、个人信息的功能,转而通过“虚拟形象”的功能来试图规避隐私问题。

但很显然,用户对于这样的“小聪明”并不满意。航旅纵横似乎忘了用户需求的初衷:在航旅之中,比起搭讪和社交,乘客更在意的是安全。

而一款原本是为便捷服务的工具类APP,突然在用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社交工具,对于使用者来说,坐飞机就可能变成一次被惊扰的旅途。

事实上,航旅纵横代表了互联网产品之中一种流行的偏见:是他们需要社交,而不是用户需要社交。在互联网的江湖里,社交意味着用户时长、使用频次和用户数的提升,因此,社交成为了所谓的“流量之王”。

但很多产品没有想明白的是,互联网的思维是“用户思维”而不是“企业视角”。社交流量虽好,但如果这样的社交并非用户所需,就会变成一种骚扰。

航旅纵横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其产品经理应该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用户,你是希望一款掌握了自己飞行数据的产品更加安全,还是更加具有社交属性呢?

产品方一旦只从产品的KPI出发,就会忽略社交流量的特征和潜在危险。互联网社交的本质,是技术强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社交既是流量之王,也是危险之源。在特定情况下,这种距离一旦突破了安全限制,就会酿成对用户的搅扰乃至伤害。

以微信为例,微信之所以能够后发先至,超越众多同时起跑者,核心原因不是微信强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是微信的产品设计之中,蕴藏着对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敬畏”。例如,朋友圈功能上线后不久,微信立刻为用户提供了可设置对特定对象、特定期限可见的限制。

设想一下,如果一款软件只希望拉近人的距离,却并不为此负责,会出现什么情况?隐私泄露、陌生人诈骗、性骚扰,甚至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一场线下的近距离社交?

社交是危险的,这是所有试图开发社交功能的产品经理应当时刻谨记的教训。航旅纵横“社交路线”两度遭抗议的故事,就证明了一个简单道理:要顺着用户的需求来开发产品,要将用户的安全放在企业的流量需求之上。

说白了,不是所有的APP都能做社交,也不是做了社交就能解决流量困境。(原题《航旅纵横用户遭骚扰:社交是流量之王,也是危险之源》马文)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航旅纵横用户遭骚扰:社交功能带来的流量和危险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