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从2013年《国民休闲旅行纲要》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始,研学旅行市场已经持续发展6年以上,经历无数变化。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研学旅行机构数量达12000家,正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由企业主导,这意味着下一个研学旅行的高峰也许还在路上,在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的2019年,研学游市场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
从政府主导到企业主导
研学旅行是中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各省市关于完善研学旅行市场的文件下发,研学旅行市场前景正持续走高,“飞”速发展。
北京中湘鑫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索利刚透露,从2016年起,已经陆续有城市收到文件要求推进研学旅行市场建设,直到2018年末、2019年初左右,有一半以上城市终于正式收到下发文件,加入到发力研学旅行市场的队伍中,因此,2019年的研学旅行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发展阶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2018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显示,2018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了4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了125亿元,人均消费3117元/次。
由此,研学市场成了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的战场,研学旅行也成为旅行社转型的重要方向,在很多旅行社业务遇到瓶颈、急于转型的当下,新兴的研学旅行市场是他们新的尝试。因此,当前开展研学旅行产业的公司明显增多,研学旅行市场正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这样一来,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更加迅速。
对于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的区别,索利刚表示:“为了推进研学旅行市场,政府会大力推进研学旅行,但基本是给城市做宣传,辐射范围广,但不一定细致;在企业成为市场主导后,企业为了存活,会加大力度推广本企业研学旅行产品,这样一来,会加速研学产品落地,对研学旅行市场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研学旅行市场显然无法完全“摆脱”政府的控制,简单来说的话,企业是推手,而政府则是支撑研学旅行市场的“看不见的手”。
如研学产品的推广离不开资金的包装,但当前很多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费用仍然以家长投入的资金为主,导致很多研学产品的资金十分紧凑,最终影响成品效果。因此,政府可以鼓励景区对研学旅行市场开一些绿灯,如免去研学旅行团部分景区门票等,由此助力研学旅行企业发展。
“政府的积极推动,市场的有效供给或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是发展研学旅行不可缺少的二元条件,政府与市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或是发展研学旅行的最好方式。”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唐燕柳说。
2019年红色+研学
2019年是研学旅行市场发光发热的一年,同样在这一年,研学产品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在逐渐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的迷茫之后,各研学旅行企业开始纷纷找准定位,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了更加明确合理的课程,特色也更加鲜明。
针对这种趋势,研学头条创始人孙真表示,越来越细分的研学产品会让学生的研学目的更加清晰,老师们对学生的教学也会更加有针对性。“就像有的研学产品教授自然科学,有的研学产品教授传统文化,在内容具现化的同时,研学产品也会更加具有专业性。”他说。
2019年正适逢70周年大庆,红色研学热情再度高涨,当前,研学+红色旅行已经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据同程艺龙与同程旅行联合发布的《2019红色旅行趋势报告》显示,红色旅行的游客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青年和少年儿童已成为最大的需求群体,其中,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占比5.4%,20至39岁青年群体占比57.3%,整体青少年及青年人群占绝对多数。
热度之下,必有回响。2019年5月12日,《我是研学生》新闻发布会正式举行。《我是研学生》是全国首档青少年研学真人秀纪实节目,以“红色之旅,研学之路”为选拔及录制理念,秉承“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先辈精神”的红色研学教育基调,旨在引导全国青少年的爱国、爱党思想安全教育。
“红色旅行不同于其他目的地旅行,兼具旅行和文化、教育功能,同时要把社会意义放在首位,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考量,而青少年群体更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储备力量。”凯撒旅行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
除OTA外,各大研学机构也在各地兴起了开办红色研学之旅的热潮。6月中旬,由兰州市安宁区孔家崖第一小学主办,甘肃晨行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红色研学之旅在革命老区会宁举行。据悉,革命老区是红色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而延安、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沈阳等红色目的地热度同样居高不下。
新兴市场的尴尬
作为“发育”不完善的市场之一,研学旅行市场自然有其存在的问题。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讲,研学旅行市场正处于并有较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创新期、成长期、成熟期、标准化期并存的不均衡发展阶段,这就导致有些省份研学发展的如火如荼,有些却连研学的概念都模糊不清。
唐燕柳表示,研学旅行发展的最主要症结是研学旅行概念的普及率与认同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研学与修学、游学的混淆。
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而经常与研学市场同时出现的,游学市场是纯市场行为,换句话说,游学就是众多旅行产品中的一个细分市场,本质上是兼顾教育元素的旅行产品。
由于对二者的概念混淆,用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来代替游学旅行的产品属性,用研学旅行的公益属性来要求游学旅行的经济属性,必然会出现市场供需双方对产品和价格的认知偏差,就产生了所谓的“只游不学”“价格虚高”等现象。
据悉,很多已经开设的研学项目形式多停留在参观、游览,内容上多是将成人旅行项目冠以“研学旅行”的名头,或者是照搬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的任务和游戏的“课程”,互动体验环节较少,研学课程体系丰富度不够。
而《意见》中指出的“一些地区在推进研学旅行工作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制约了研学旅行深入有效开展。
其中,安全问题是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的不可逾越的“红线”。但当前研学市场上开办研学产品的企业、旅行社多如牛毛,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研学产品进行规范和筛选,导致研学旅行市场鱼龙混杂,不仅很难保证安全,无证从业人员鱼目混珠的情况多有发生。
“研学旅行的引导者是老师或是研学导师,市场对导师的教育经验和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一名真正有资格的导师往往需要一两年才能开始接待学生,有很多投机取巧的企业基本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长此以往,研学市场上的导师整体素质令人堪忧。”索利刚说。
不仅如此,市场上的研学产品仍大量存在同质性的问题。大量没有能力自创研学课程的企业只照搬其他研学公司的成品,导致当前研学课程大多都大同小异。
对此,孙真认为,解决课程同质化的问题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旅行部门、研学机构共同发力改变,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和旅行部门可以组织学术专家开发高标准课程,规范其落地,各研学基地在开发课程的时候,也要根据地方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如北京研学可以围绕传统文化进行,黄山等资源型景区研学课程可以以自然探索为主等。
不论是市场不规范还是同质化,研学旅行市场依然存在很多“绊脚石”,不过,政府和市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正为之做出改变。如多地政府已经要求部分景区针对研学团体开放门票见面措施,以此鼓励研学旅行市场发展。
未来,随着教育部、文化和旅行部等11部门在研学旅行领域沟通协作机制的探讨和建立,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研学旅行在全国的“落地生根”,全国研学旅行必将走向成熟,走向标准化阶段。届时,中国研学旅行市场的不平衡状态将会有效改善,但这需要大量时间,需要人们耐心一点,业界再耐心一点。(品橙旅游 Yangqi)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研学旅行,还需要多点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