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京都建築賞」中,有一居旗下居住品牌「Residence Jo 条」的首间旗舰町屋作品「Residence Jo MIBUBANBA」(竹内诚一郎建筑研究所)荣获评委组奖励赏。在6月13日的颁奖礼上,有一居团队建筑设计师竹内诚一郎告诉有一居:“这一次建筑获奖,离不开大家一年多的磨合,也要感谢京都这座城市,给了我们无数灵感的来源。”
主理设计师竹内诚一郎
「京都建築賞」是为纪念一般社团法人「京都府建筑士协会」创立60周年(2012年)而特别设立的建筑专门奖,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在历史悠久的京都,一砖一瓦都留存着旧时的痕迹,古建日久弥新,新建筑也大多选择融入这座城市,而非突兀地追求大都市的现代感。「京都建築賞」便是表彰这些延续京都历史的脉络的作品,新建筑、老建筑的翻新改造、商业建筑和民宅建筑都包含在其评选范围。通过表彰这些具有创造性和传承性的建筑作品,向社会广泛传播京都特色,以此来帮助京都建筑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往期获奖作品:利兹卡尔顿·京都(2015年度)
往期获奖作品:龙谷大学博物馆(2014年度)
本次评选从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竣工的数百座建筑中,层层挑选出10间优秀作品进行实地考察,由设计师进行建筑的宣讲,最终评选出5个作品,授予2018年度京都建筑大赏。参与选址、设计、监工全过程的有一居CEO戴周颖,对于这套建筑物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颁奖后,他首次透露了Residence Jo町屋建筑改造时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今天一居君就在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下条品牌首间町屋诞生的故事。
条 Mibubanba:废墟中的重生
讲述人:戴周颖
自2018年11月,条正式上线运营已经有7个月的时间,而距离这栋町屋正式买入动工,已过去了三年。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记得条主理设计师竹内先生第一次来北京时,我带领他走访了前门杨梅竹斜街、南锣鼓巷的老城区改造项目,他每到一处便会询问工期,得到的答复基本是3个月,5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他惊讶了很久,因为在日本,尤其是京都,传统建筑改造是相当耗时的一个工程。
ResidenceJo条 Mibubanba(后略称条Mibubanba) 前后从购买到落成将近花了2年的时间,在京都本地也可以算创纪录的工程。为什么要花这个时间,因为有一居就是希望做一个不一样的产品出来。这个产品基于传承与未来的要素,希望旅居在此的客人们不但可以体会到古典东亚建筑学的美,同样也可以感受到现代设计美学在居住上所提供的舒适与便捷。这就是Residence Jo想传递的精神。
我对这套町屋投入的感情和精力是巨大的。它是条品牌的首套町屋,也可以说是一个试验品,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条品牌整体的基调。对于我来说,它的意义很特别,因为从前期选址、到设计、监工、运营,我都全程参与。因此它获奖,是对我们、对「条」精神的一大肯定。
这种精神不是想当然的。我们经过了5套耗时巨大的町屋改造后,才斗胆将其呈现在大家面前。现在的条,装修精致、设计独到,而大家可能无法想象的是,我们刚拿到这套房子时,它是一套破败不堪的危房。
墙壁断裂、木梁腐朽、水道破损…每一项都大大的加剧了改造的困难。甚至当时有不少人劝我们,不如推倒重建吧,在这个架构上去改造花的钱可能是重建的两三倍还要多。
而当时的我,却从未考虑过这个建议,因为,古老建筑的美,是难以复原的。这种日本中世以来城市住宅的典型样式,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日本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气候条件的建筑产物。虽然内部破旧,但依然百年不倒,我们为什么要人为去推倒它,再在其上建立所谓的仿古建筑呢?
越大的阻力,越让人想要把这件做到极致。为在这样的空间设计上,我和竹内一起定了几个规则。
1. 尽可能保留原貌,特别是原先的梁,柱等。去掉传统天花板构造,让客人可以直接欣赏到房梁。
2. 每个master屋子都必须有挑空和两层楼高的大型落地玻璃,增加空间的流动感。
3. 每层地板中都有地板加热。让旅客在冬天也同样居住的舒适。
4. 卫浴洗手间等地方一定是用最现代化的设计,特别是要有一个宽敞的风吕,用来治愈旅途的疲惫
5. 每个屋子都要有一个灯光长廊,让旅客有一种从现代走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感觉。
6. 现代艺术的庭院,夹在两栋古典房屋中的Gap,让人会觉得挺有意思。
7. 每个屋子都用隔音防火墙壁构造,增加旅客的隐私和安全性。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首先,墙壁已完全老化破碎,露出了传统的竹编墙里,如果仅仅是重新砌砖、刷漆,无法避免的会因为潮湿等问题影响到墙壁的整体的结实程度,甚至会引发虫蛀。其次,原本的前后屋体内是小复式的无天井双层+阁楼的设计,谁也不知道将中部挑空,会不会引发建筑的坍塌。最难的是水道的改造,原本的町屋水道已无法使用,在数十年的城市升级过程中,也无法适应新型的水道结构,也就是说,需要彻底的重新安装,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而即使我们成功的将旧屋改造完成,新的问题又来了:如何将传统保留,并将现代注入得恰到好处呢?
庆幸的是,我们最终做到了。虽然进度缓慢,解体花了三个月,改造花了整整一年,但最终呈现的效果,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满意。
具体我们是如何做到呢?答案就是:一个房子三个团队。是的,为了让传承与未来更好的融合,我们启用了三个团队来改造整个项目。首先是解体团队。他们将房子的天花板,地板,统统拆除,还原成一个最基础只有梁,柱,屋顶的局面。之后是复原工作,将柱子梁缺边缺角的地方用新的木头补齐,将屋顶的每块木板增加一层现代的防水板。之后就是和式风格团队入场。建造榻榻米,房屋使用时基础的水电设置等。最后是现代风格的团队入场,将完成所有大家目前看到的这些装修。
在这里说几个我最喜欢的细节:
1.柱子和梁。改造计划中将每一个柱子和梁一个不动的保留了下来。基于这些柱子和梁的承重重新设计了改造方案。现在还可以看到柱子上留存着100年前,当时的工匠们留下的建造指示的文字。
2. 榫卯结构。在构造上,为了更好还原古典建筑文化,我们采用了榫卯结构来衔接柱子与梁。在京都会这门手艺的工匠已经非常少了,为此我们找遍了京都大大小小的工务店,终于找到一家。可惜工期的问题不能马上开工,为了让这个团队可以帮我们实现榫卯结构,整个工期等了这几位工匠近1一年的时间。榫卯因为不适用钉子,所以即使有地震出现的时候,房子的咬合和会很密切,不会出现钉子脱落造成坍塌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改造,最终呈现的,就是条MIBUBANBA如今的模样。
入口处设置了悠长的走廊,这是日本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墙壁采用了水泥墙原色,并巧妙地保留了原有建筑中,具有支撑力的木柱上半部,让客人一进入玄关便如同踏进了历史的风尘中。
“古今对坐”的设计理念,是保留这栋房子的基础架构“梁”,遵循传统庭院中的美学减法,把不要的统统舍弃,塑造一个静谧而有禅意的空间。百年前的梁柱被完好无损的保存在现代工艺的玻璃幕墙内,使得整栋建筑仿佛建筑古董一般富有韵味。
一楼为客厅与餐厅,家具选用的均是获得国际设计奖的产品,简单而不失质感。
以竹帘作为格挡的浴室,特别设计了与躺卧视线平行的低床,可一边沐浴一边欣赏中庭的景色。
2层卧室分为和室及洋室,拥有1张双人床及宽敞的榻榻米空间,最多可入住7人。卧室设计以纯木色为基调,可直观地欣赏百年历史的房梁。
很喜欢中庭的设计。推开走廊尽头的木门,眼前呈现的便是这样一副富有禅意的画面:方正一天井,围撒一周深灰色碎石,颇有枯山水的意境。
天井正中间,设置了一方墨色石台,表面浅浅清清覆盖一层清水,阳光照射下来,水光四射,树影打在水泥色墙壁上,随风颤动。水面的光透过玻璃幕墙射入屋内,颇有谷崎润一郎笔下小说的气质。
由于百十年前屋与屋之间的间隔狭小,许多町屋都没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在屋内建造方寸大小的庭。它往往建在房间与房间的露天处,合着主人的品性种植着草木,铺着青苔或砂石,用极简的自然之物营造出一个四季。
卧室宽敞又简约,除了超大的榻榻米以外,旁边还为爱茶之人配备了小茶桌。闲暇之时,一杯清茶,京都的风情也就留住了几分。
卫生间采用了现代设计,搭配全自动冲水马桶及宽裕的洗手池,沐浴用品均选用了澳洲有机品牌Aesop的产品,从细节体现用心。
夜幕降临,屋内明亮而不刺眼的暖光与天井的光影交相呼应,古与今、自然与工艺在此刻融合,使人身心感受到宁静。
在条品牌诞生以来,我们遭受过许多的质疑和挑战:施工延期、牌照风险、成本过高等等。但我很庆幸我们坚持了下来。
保留了大量我国宋朝时代的风格与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町屋”,我们依然有幸在21世纪还能够亲眼目睹,并且参与其中,通过修复以及之后的商业化,让睡眠的老屋子获得新生,有一居人觉得这是一件特别酷并且拥有很大社会意义的事情。
Residence条祝愿每位旅客在京都这个亚洲最富有文化的城市里可以同时体会到传承和未来的感觉。(原题《「京都建筑赏」获奖作品:有一居「条 MIBUBANBA」废墟中的重生》)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有一居:比肩利兹卡尔顿 获京都建筑年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