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日,陕西博物馆有些窝火。
51岁的谢先生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时,在国宝厅看到了展出的西汉时期鎏金铜马,但是对有关鎏金铜马的介绍觉得不能接受:“姓名/鎏金铜马,性别/男,民族/汉,籍贯/陕西省咸阳兴平市,现居地/茂陵博物馆……”。他认为,马不是人,说什么男女?明明是大宛汗血宝马,民族怎么能是汉?文物是很严肃的,过于油滑不好,这样的介绍也不符合《馆藏珍贵文物著录规范》。
随后,谢先生将此事投诉给国家旅游服务热线12301,5月7日,陕西博物馆撤回了该介绍,换回了与前言相同的介绍。
一次看似偶然的事件,反映出的是一部分人对博物馆追求“卖萌”和网红效应的不满。同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博物馆需要走进当代生活,当康熙都可以摆出剪刀手时,为什么西安民众还会对鎏金马的性别籍贯吵得不可开交?
“在人间”的博物馆,如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如何做到“亲和而不媚俗”?如何文旅融合?……这些都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文物需要活起来,但如何“活”是个问题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要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故宫一直在思考故宫文化如何与今天的人们顺畅对话的问题,希望能够用我们的文化创意,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让故宫博物院更加“接地气”。
安阳博物馆馆长周伟对品橙旅游表示,近年来,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内的很多博物馆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明牌的形式、语言、内容量等,最大程度的向公众介绍文物的深度信息,让公众得以客观、系统地了解文物本体和有关附属信息。
对于文物“活”起来,各界乐见其成。但是,对于一些博物馆价值传播过程中的过于娱乐化,批评声也不断。
业界人士杜浩著文所提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他认为,目前,在博物馆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令人担忧。例如,内容结构方面“厚古薄今”;文物研究方面浅尝辄止,面对丰厚的文物资源,缺乏深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富有思想性、启示性的学术观点;传播手段简陋媚俗,停留于“耍宝卖萌”的表层关注,易误导公众对文物内涵的认知;收藏观念功利化,重视文物的经济价值,轻视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及时代价值。与此同时,一些媒体过分地将博物馆娱乐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扭曲和误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旅游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兴斌对品橙旅游表示,各博物馆对于文化创新的尝试绝大部分是好的,但在文创方面也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流于表面,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的挖掘。比如故宫口红,如果可以把过去皇宫女人所用的胭脂水粉真正还原,做成产品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但现在与市场上所销售口红毫无差别,仅仅是冠之以故宫的名义,意义不大。其二,评价文创产品的成绩用什么衡量?仅看市场价值、销量就有失偏颇,还是需要把文化含量作为第一标准。其三,文创产品创新要避免雷同,开拓思路,不要“人云亦云”。
周伟也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的对象即受众,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体现为多样性的个体。这也提醒博物馆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应当考虑目标观众群,细化展览受众的不同个体需求。同时也希望公众用包容、体恤的方式看待博物馆的变化和进步。
遭遇成长期的烦恼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000多家博物馆,而且每年新增的博物馆都在180家左右。
除了数量上的增长,民众对于博物馆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近三年来,每年到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量都在一亿左右。2018年年底,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经达到了10.08亿人次。特别是最近几年,春节期间,博物馆人气“爆棚”。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7天时间,旅游人次达到了4.15亿,其中40%以上走进了博物馆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表示,博物馆正处于“成长期的烦恼”。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人民对于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所能提供的供给和服务还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
刘玉珠认为,博物馆首先是文化遗产机构,尤其是遗址类博物馆和古建筑为主体的博物馆,文物安全、文物保护是第一位的,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任何的弱化和松懈。但同时,博物馆又是公共文化教育和服务的机构,它不是庙会、集市,也不是娱乐场所,它应该是高尚社会风气展示和引导的场所。博物馆应是高雅而不深奥,亲和但不媚俗,这是博物馆的一个基本属性所决定的,要坚持底线。
此番言论,引起文旅人士的热烈讨论和共鸣。
显而易见,成长期的博物院,一个突出矛盾又回到了老话题上来——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单霁翔在《什么阻碍了博物馆文创发展》中总结,一是博物馆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据模糊不清,存在政策缺位。二是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管理与激励机制滞后。三是缺少足够资金投入和相关扶持政策……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方面,博物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博物馆研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不清,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面对文物藏品不知道如何提取文化元素,或提取文化元素流于表象。
旅游分析师周易水说,故宫模式不具有可复制性,但也有一定借鉴价值。人们被故宫“网红”一面所吸引,却很少关注到在单霁翔先生带领下故宫也做了很多保护工作,因为这是沉潜的、内敛的、不显眼的。“别的不说,就故宫实行周一闭馆政策,就是一项开创性的休养生息的保护工作。为了更好的观览体验,在厕所、座椅、标识牌、电子订票等等细节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文旅深度融合下的探身
2018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就表示,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又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
事实上,在博物馆的文旅融合中,研学旅游被寄予厚望。
周伟指出,当下,发展博物馆研学旅游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项目内容的深度开发,二是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三是彰显特点、避免同质化。
周易水说,当前,博物馆发展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文化保护原教旨主义和过度商业化,都是必须警惕的两个极端。文旅融合理念下,博物馆空间还是很大的。即以研学旅游为例,在美法日等国家,博物馆已经是从小学生到研究生必不可少的第二课堂,在教育功能上甚至已能与学校相提并论,在研学教育理念、表现形式、手段方法等都有着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
周伟认为,面对当前文旅融合的新形势、新需求、新要求,博物馆有很多机遇,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亟待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职能,更好的融入文旅发展之中。他建议:
一是完善博物馆的定位。近一时期,随着博物馆发生的巨大转变,原有定义已经不能反映目前所遇的挑战、前景和责任。以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代表,启动了新的、更符合当下实际的博物馆定义讨论。应该根据这一状况调整博物馆定义、职能。据悉,国家文物局已起草完成《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在修改完善中。
二是推动博物馆运行机制的转变。原有的博物馆模式,属于典型的文化单位,偏重于研究型,对公共服务存在运行机制上的不足。保管部、陈列部、社教部、办公室、保卫科的三部一室一科的机构设置,至今是多数博物馆的基本设置。应明确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定位,加大服务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善博物馆考核机制,培养更多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队伍,从而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和旅游需求。
王兴斌对博物馆人才的角色转换、跨界复合能力有所担忧。他说:“博物馆的转型应该是多方面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该是多面手,而不是仅仅是文物的保管者、研究者,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如何从呆板的背书的方式转变成既通俗易懂又有文化内涵的讲解,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开始。”
周易水也提醒,业界已经习惯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但文化有可能不是旅游的唯一灵魂,旅游更不会是文化的唯一载体。文旅融合,应该把文化、旅游都做大了,而不是画地为牢、互相钳制甚而做小了。博物馆同样需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坚持“能融尽融、宜融则融”的实事求是精神。(品橙旅游 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博物馆在人间:如何直面“亲和而不媚俗”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