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旅游收入达3.16万亿元、占全球近9%的长三角区域,随着去年底杭昌高铁杭黄段(下称“杭黄高铁”)的开通,旅游一体化发展预计进入纵深化的发展态势。
这段新开通运营的高铁,打通了浙江西部至安徽南部间山水相隔的天堑,杭州、上海、南京至黄山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分别只需要1小时26分、2小时26分、3小时24分可达,其沿线共有7个5A级、50多个4A级旅游景区,是一条串起了“名城、名湖、名江、名山”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浙皖两省和东部高铁网络结构的完善,极大地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在纵深发展的格局下,长三角亦开始发力高端旅游市场,沪苏浙皖四地旅游局早在去年8月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欲在全国率先构建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旅游专委会秘书长唐文举表示,“我国文旅产业正进入黄金发展期,文旅产业应向更高能级发展转变,尤其要注重文化赋能、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管理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从各自发展到网络连接
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超过2.2亿,人均收入水平迈入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现已成为国内旅游大市场。根据《长三角旅游发展报告(2018)》,2017年长三角地区旅游总收入为3.16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8.77%,同比增长16.6%。长三角地区接待境内外游客总人数23.47亿人次,同比增长11.98%。
其中,在旅游总收入方面,江苏以1.16万亿元位列第一,增速垫底为13.6%;浙江为0.93万亿元,增速为15.15%;安徽虽只有0.62万亿元,但增速却是第一名,为25.64%;上海则为0.45万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安徽省在2017年完成了多个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其中新开工项目877个,续建项目1209个,完成投资2036亿元,同比增长12.1%。杭黄高铁沿线的皖南,将成为发展重点,以休闲度假和田园综合项目为主题,平均每市策划项目储备超500亿元。
长三角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发展,最早是在1992年,为推动生产要素流动,长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成立,1997年成立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并将旅游专题作为首个研究对象,从2008年起,长三角地区统一实施《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最终到2014年3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旅游专委会成立。
经过20多年的积累,长三角塑造了旅游资源互补极强的特点。长三角地区5A级景区数量占全国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星级饭店占全国比重超过16%;轨道交通、产业的先行完善,为长三角的互通互联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更大的网络连接正在形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周振华认为,长三角已从原来点对点转化成一种网络连接,而该网络连接方式已开始转向交通、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链、信息、生态治理、公共服务、市场环境、监管等方面;长三角旅游资源和旅游的风格、特色太具有互补性,需要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下看待。
去年9月,时任上海市旅游局局长徐未晚曾表示,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我们要加强联合旅游宣传的创新力度,比如建设一个长三角旅游网站,设计一组长三角旅游宣传手册,构建长三角地区统一的视觉标识体系等。联合加大入境旅游政策的研究和探索力度,设计过境免签、离境退税、跨境消费等更加便利的入境旅游政策,提高入境跨省市旅游的便捷度。”
设施标准化迫在眉睫
第一财经记者在一趟从上海开往南京的动车上观察到,除因工作往返江苏各城市与上海两地的商务乘客,年轻人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小沈与小刘是分别就读于宜兴与苏州的大学生,此趟是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后的返程,“我们买了迪士尼的年卡,每次去都会待上2天,高铁实惠也方便,单程不到1小时。”她们表示。
以上海迪士尼乐园、华强方特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主题乐园,正在引发新一轮的旅游热潮,而它们多聚集在长三角地区域内。
“以迪士尼为例,《冰雪奇缘》电影上映后不到一年全美仅公主裙就卖了300万条。”唐文举表示,“在服务标准及管理理念上,为让游客沉浸在童话王国,在迪士尼物流配送等后勤事务都被巧妙地与游客隔离开来,每个员工都被称为演职人员,确保每位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不出戏……这些理念和标准都非常值得借鉴。”
浙江嘉兴颇受游客青睐的人气目的地乌镇,除了拥有先进的度假设施、推出多项文化演出,也能体验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这要归功于一套标准化的治理模式。
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顾问邵云称,“为了避免电线杆林立的不雅观景象,让游客真实感受到百年古镇,我们从2000年便开始在东栅启动了三线两管的建埋工作,2002至2007年间又在西栅进行了21种管线建埋。尽管工程量和耗时巨大,但从生态保护与城市治理的角度,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同时,针对从2014年便迅猛发展至今的“民宿”产业,国家于2017年出台《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安全标志使用导则、污水排放、 旅店业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标准界定。
以浙江德清的民宿为例,随着“裸心谷”的成功发迹,仅莫干山镇就有登记在册的民宿489家;当地政府部门于2005年至2018年间投入约8000万元,用于关闭、搬迁原有的工业企业,并对莫干山区域内的笋厂、氟石矿等企业进行整治。
迈入全域旅游新阶段
从接轨到融入,沪苏浙皖在一体化旅游上的合作,由“点、线”转向“面、网”,长三角全域旅游的时代已经来临。
2018年,长三角旅游护照、长三角生态旅游区联盟旅游一卡通联票等一批景区联动的合作模式探索,在扩大旅游客源异地双向导流,平衡节假日及普通日客流,提升长三角旅游整体品牌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长三角纵横密布的高铁线路布局,使得高铁旅游十分便捷,不过,从高铁站到酒店或景点与景点间的最后一公里,是一个难点。
在此背景下,“高铁+共享汽车+N”的旅行新模式正在酝酿中。上海国际铁路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长三角高铁旅游联盟秘书长李莉说,“目前,在长三角地区所有的高铁站,我们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行共享汽车,第一个高铁站在南京南站,我们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了。将共享汽车的功能纳入规划,也就是去完成‘高铁+自由行’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文旅合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在全域旅游中逐步占据核心位置。携程方面认为,中国是全球拥有最多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国家,但真正对游客产生影响的景区还是稀缺,这种情况的背后就凸显了文旅融合的重要性。
在长三角的一些老城区,如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大屠杀纪念馆等地,运用声学和光电技术以及新媒体投影被用来展示佛教、报恩的历史和文化;“跟着课本游宣城”也是深度了解当地文化的方式之一。
同时,红色旅游也异军突起。2018年,长三角红色旅游人次增幅在30%以上:在各大旅游网站上,长三角红色旅游线路颇受追捧,包括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嘉兴市南湖风景名胜区等,成为一体化线路中的重要节点。
长三角旅游格局的不断变化,也为旅行社的转型带来契机。“在长三角区域,由于旅行社团购高铁票价并不实惠,高铁贯通实际上并不能带来旅游线旅的增量。”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主题旅游部总经理周详称,“因此我们开发了长三角私人定制游,针对有旅游摄影、禅修等诉求的小众客群,提供当地深度人文游;2018年已有约10万人次的订购量,且多为40岁以上的用户。”
在谈及长三角旅游发展的瓶颈时,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志宏则认为,目前旅游产业证券化程度低、大产业难融资,需依靠金融优势推进长三角地区的投融资便利化;同时,智慧旅游各自突进、彼此兼容性差,该领域仍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原题《长三角地区一年旅游收入占全球近9%,万亿市场潜力巨大》邹臻杰)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长三角地区潜力巨大:一年旅游收入占全球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