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的一个数据让人颇感意外:2018年以来,39个城市发布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监管实施细则。
共享单车与网约车被认为是共享经济的代表,但即使网约车也已走出融资和市场扩张高峰期,全国还是有232个城市出台了网约车配套政策。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对共享单车的治理力度的强弱,与共享单车投放规模直接相关,并能从侧面反映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影响共享单车市场的走向。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选取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梳理当地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发现,主要一二线城市均在大规模清理共享单车,在一些进行了第三方容量评估的城市,清理后的单车总量已落入评估所认为的合理范围。未来一段时期内,一线城市的单车运营总量将在100万辆左右,主要二线城市的运营总量将在30万辆左右。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行业内目前只剩下摩拜、ofo、哈啰、青桔、小蓝5家头部企业,市场格局初步稳固,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在“限投令”仍将继续的情况下,头部企业之间还是会进行投放容量的卡位战。
不过,共享单车行业仍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在市场格局初步稳固情况下,涨价或将成为共享单车企业的选项。但在单车每日骑行3-5次的现状下,通过收取骑行费仍难以覆盖庞大的维修和运营成本。共享单车企业寻求盈利,仍需在融入大出行生态和数据、流量变现方面进行探索。
清理战果显著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主要一二线城市均在大规模清理共享单车,从最初的拉走占道的单车、破解“单车围城”到清理单车“坟场”,要求单车彻底退出。
杭州市2018年共开展了三次减量工作。目前总量由年初的88.27万辆,减少至四季度的39万辆。
截至2018年6月,北京市共享单车的总数已控制在191万辆左右,较2017年9月最高峰时下降近两成。目前北京的单车总量应该更少,因为当时北京市场尚有9家共享单车企业,目前只剩下摩拜、ofo、小蓝、便利蜂等少数活跃品牌。
截至2019年1月1日,郑州市组织各单车企业完成了配额外车辆清运与二维码标签备案工作,共清理单车16.4万辆。
成都是二线城市中共享单车的“大本营”,截至2018年9月,共有共享单车180万辆。成都市把每个月的15日定为清理日,10月15日当天的清理任务为不少于10万辆。并以两个清理日为区间进行统计,区间内中心城区单车清理回收数量不少于20%。据报道,2018年12月1日至15日,成都市又清理了共享单车25万余辆。清理后,成都市仅剩下约70万辆。
根据公开报道,上海、广州、深圳2018年清理的共享单车数量分别为70万、40万、16万辆。
一些城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共享单车容量进行了评估,比如广州市的评估容量为60万-80万辆,杭州市的评估容量为32万-46万辆,昆明市的评估容量为25万-30万辆。目前,各地清理后的共享单车总量已落入评估范围,广州市甚至提出今年2月前将压减至40万辆以内。
清理行动如此迅速,并非政府强力所致。某省运管局客运处处长表示,大量中小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是清理迅速的重要原因。据新华社2018年12月报道,我国已有77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投放约230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融资额超过260亿人民币。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供需基本匹配后,大规模的清理行动将告一段落。未来一段时期内,一线城市的单车运营总量将在100万辆左右,主要二线城市的运营总量将在30万辆左右。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带来接驳需求,共享单车投放量将重新小幅增长。
出行市场稳中酿变
目前主要一二线城市均对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动态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企业的投放量。梳理公开信息发现,共享单车行业内目前只剩下摩拜、ofo、哈啰、青桔、小蓝5家头部企业,个别城市还存在优拜、赳赳、一步单车等小品牌。
主管部门的动态考核将直接影响共享单车企业的市场竞争。原因包括:首先,共享单车企业经营状况本身就是考核指标之一。比如单车日均骑行量、车辆周转率、车辆完好率都被列入考核内容。其次,考核将增加单车企业运行成本。运维调度不及时、运维人员车辆配比不够都会被扣分。综合各地考核结果,摩拜、哈啰成绩普遍较好,ofo下滑明显。
据报道,全国共有12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目前“限投令”仍被严格执行,甚至有的城市对旧车置换都严格控制。这种情况下,市场格局相对稳固,一方面可以避免“烧钱”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摩拜、ofo之外的后发企业占领市场不利。哈啰单车就表示,希望根据规模和排名及时调整牌照发放配比。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共享单车企业盈利需要建立在规模效应基础上,因此尽管“限投令”严格,但头部企业仍会利用置换,以及未来可能的牌照收购等方式开打卡位战,挤占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的共享单车狂飙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广州、深圳最近停止了公共自行车的运营。深圳市福田区城管局表示,随着共享单车的大量涌入和其便利性导致公共自行车用户大量流失,公共自行车运营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客观市场需要。
各地公共自行车普遍带有公益性质,部分城市由财政补贴运维。业内有声音呼吁,以政府购买形式,由共享单车满足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一些东部发达省份的县城交通同样拥堵,当地已有声音呼吁引入共享单车,代替经营不善的公共自行车。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2018年12月21日表示,目前共享单车行业运行平稳,需求保持旺盛的态势,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仍然在1000万人次以上。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8年11月,摩拜、ofo、哈啰单车3个头部品牌的月活保持1861万、1760万、686万的规模,表明市场需求较强。除了陷入危机的ofo月活量较同年8月几乎减半,摩拜近半年来保持稳定,哈啰单车还曾有较长的增长曲线。
在总量和格局基本稳定情况下,共享单车企业或将提价。目前共享单车收费分为单次1元和套餐等形式,以摩拜为例,在2018年9月推出了78元180天卡后,目前折扣最高的套餐为7折360天卡,价格为168元。
但在对车辆质量和运行维护提出严格要求的监管下,仅靠收取骑行费用不足以让单车企业盈利。各地一般要求每200辆共享单车至少配置1名维护人员;每投放2000辆共享单车至少配置1辆调度车。
如果共享单车仍大量占用社会资源,未来不排除单车企业将承担更多维护成本。据报道,昆明市有的区为帮企业调度,专门招标企业代转代运,花费已超百万元。还有的城市曾讨论通过企业对骑行人停车进行收费。总之,随着精细化治理的深入,维持单车质量和秩序将成为企业主要成本,让共享单车找到盈利模式变得更为迫切。(原题《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存量“瘦身” 头部企业“卡位战”将爆发》王峰)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共享单车存量“瘦身”:头部企业“卡位战”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