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高舜礼:“旅游搭子”值得大惊小怪?

作者:品橙旅游

去年以来,旅游消费现象中出了几个新词儿,“反向旅游”“平替旅游”“搭子旅游”之类,都出现在疫后旅游恢复的大致背景下,与经济下行和消费降级有某些关联。将其视为新生事物、新兴趋势,似乎有些简单和为时尚早,较现实之策是尽量以专业视角透过表象看到一些实质。

【品橙旅游】去年以来,旅游消费现象中出了几个新词儿,“反向旅游”“平替旅游”“搭子旅游”之类,都出现在疫后旅游恢复的大致背景下,与经济下行和消费降级有某些关联。将其视为新生事物、新兴趋势,似乎有些简单和为时尚早,较现实之策是尽量以专业视角透过表象看到一些实质。

微信图片_20240815093730

一、“旅游搭子”现象反映了些啥?

 “旅游搭子”一词,我前段时间才加注意,起初不知其含义,后渐知其大概,是指临时找人搭伙、拼凑、结伴出游。就“搭子”字面来看,似乎也不算正面之词。从一些媒体的反应看,对其加以揭露或提醒类的居多,如有的文章标题“‘旅游搭子”横行,警惕背后陷阱”。那么,怎么理性看待这类事情?

——互联网场景下的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旅游需求但财务尚不自由,便会想出诸多省钱之法。其中,找人来“拼”一下,合力把事儿办成,就是一种省钱之法。如“拼房”,就是合租住房、共租办公室;“拼车”,或叫“顺风车”,陌生人共租一车出行;“拼球场”,约有打球需求的人共租场地;“拼课”,约有需求的几位学生共享一门课程。“旅游搭子”就是其中之一。按照这类意思去搜索,还会看到“酒吧搭子”“看剧搭子”“健身搭子”等。

现在“搭子”现象之所以这么多,成为有的年轻人消费时尚,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普及,促成了诸多新消费、新体验、新生活。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智能匹配系统,寻找拼搭消费的伙伴就不会很快,等找到某人愿来“搭”时,恐怕已是猴年马月、黄花菜都凉了。故而搭子现象的增多,互联网加持是一重要因素。

——折射了现阶段的发展水平。美国人罗宾·蔡斯写过一本《共享经济》,旨在以共享闲置资源而获取报酬,进而做到物尽其用。我国当下的共享单车,就是比较典型的共享形态;当下的“旅游搭子”“拼车”(顺风车)、“拼房”也与此接近。埃瑞克·佛古森《美国人拼车兴衰史》发现,上世纪40年代美国最先出现“拼车”,主因是那时汽车少、能源紧张,到70年代拼车约占汽车行驶量25%,再到该书出版的2010年代,虽进入互联网时代,但拼车比例却下降到12%,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更发展、生活更富裕、车辆拥有更普遍了。据欧美澳等国出游数据显示,自助游、自驾游已占绝大多数,参团出游占比明显缩小。即使经济不宽裕的年轻人,也很少有“搭子旅游”现象,而是大多乘坐便宜的火车+骑行或背包旅游,选择下榻廉价的青年旅社,主要是这些国家经济越是发达,人们就越在意个人隐私和独立空间。因此,当下我国出现的“旅游搭子”,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年轻人喜欢尝新创新。自古以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理念、行为方式上存在“代沟”,年轻一代是初生牛犊,大多敢闯敢试。回望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身处其中的年轻人也颇多惊世骇俗之举,后来在民族危亡之际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当下“搭子旅游”的现象,就是当代年轻人打破世俗之举,在通往“诗与远方”的道路上,不但能够分摊旅游花费,或许还能邂逅朋友、结交友情,即使遭遇磕磕碰碰、被坑受骗也不全是坏事,年轻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只有多一些闯荡和探索,才能加快理解社会和人生。

——反映了旅游乃生活之必需。外出旅游需要一定经济条件,即使“特种兵式”“低价团”也要花钱。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尚未温饱,出门旅游者甚少,自然没有“旅游搭子”。我1988年春去敦煌,车上遇到一位欧洲青年,说因一向仰慕东方文化,便利用假期独自到中国旅游;当时不以为然,若是放到今天我国发展水平下,我或许更能理解和赞赏他的行为。

“旅游搭子”的现象,就是在人们生活有较大改善、但尚未充分富足情况下,对旅游必需性的一种变通性诠释。在我国每年国内旅游60亿人次、出国出境旅游1.55亿人次的海量旅游规模中,“搭子旅游”仅是几朵浪花而已。

微信图片_20240815100007

二、“旅游搭子”演进史

有些媒体在关注“旅游搭子”时,试图透析现象之下的动机发心和内在肌理。在我看来,大多数尝试“搭子”旅游者,愿望应是比较单纯的,就想省点儿钱去看外面世界,找人分担一半住宿费,又可在旅途中结个伴儿,如果志趣和秉性相投,那便两全其美、美美与共。

——徐霞客出游也精打细算

中国人有“穷家富路”的传统,由于多数人并非比较富裕,难免总要设法尽量节省,或找些“窍门”来贴补。自古以来,大多如此;诸多花样,不胜枚举。旅游鼻祖徐霞客当年壮游祖国山河,也是尽量去化缘和省钱,《徐霞客游记》对此多有记述。他每次远游前都习惯请好友写“推介信”,以便途中救急或到目的地时有所补益。正因有这些措施做后盾,往往遭遇危难之际,各方友人施以援手,才能够转危为安、遇难呈祥。他有时在某地盘桓大半个月,那往往就是遇到慷慨大户、吃喝无虞,临别时还会馈赠他一些盘缠。崇祯十年(1637年)秋《粤西日记》载,徐霞客在广西通过关系弄到了官方马牌和夫票,由此得以免费享用驿站的官马骑乘和民伕抬轿,他“得两肩舆,十夫”,在轿夫不够时还找妇女或少年暂充。当然,这些人也是被迫无奈,一旦有隙便会逃脱,他被抬到陆廖村时,便发生轿夫“哄然去”情况。

——传统省钱方式是投亲奔友。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生活尚不富裕,青年人出游最常用的节省之法,就是找异地同学或战友,得以留宿或招待。我第一次登泰山,就是找了在山东矿业学院的中学校友,他兼做向导和讲解,陪着连夜爬泰山、看日出;80年代中期,我在京读研究生时,因宿舍一位北京同学常回家,那个空铺便成了全系同学和本宿舍楼知名的借宿资源,三年给数百位的异地同学和朋友提供便利。

——旅途无奈的“暂搭”也为省钱。今年“五一”我飞往拉萨,临近贡嘎机场才知降落不了,只好夜晚备降成都双流,乘客被拉到宾馆以后,就分配二人住一间房,无奈之中大家成了暂住“搭子”,这种情形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类似情形还发生在参加旅游团时,除非你有家人或同伴,或参团合同就签订的是缴纳单间房费,否则都是安排住双人间(标准间),这就必然产生诸多“搭子”,要与陌生人同处一个空间。出现这种现象的实质,说到底就是经营者要控制成本,消费者只好做“搭子”。

“搭子”是市场化的省钱方式。对出游的年轻人来说,尽量不开口向家长要钱,又不麻烦异地亲朋好友,还能够尽量省些钱,这是一种应予鼓励的自立行为。如果出游搭子都是处于这类目的,即使个性和行为有些差异,也可把旅游行程走下来,最后还能结下一些友谊。至于会不会搭上骗子,那要看个人的运气和眼力,做一些提防是必要的,但一下想成漆黑一片,就有些草木皆兵了。毛主席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搭子旅游到底怎么样,需要年轻人去尝试和感受。再者,“搭子”旅费不会太多,权当作一次人生冒险,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成本也能够承担起。

摄图网_500991954_banner_团队合作(企业商用)

©摄图网

三、怎么对待“旅游搭子”的发展?

旅游搭子既然成为一种现象,就说明数量和势头不小,出点儿纰漏或问题不足为怪。首先是不要惧怕,常言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遇到不如意的“搭子”也很自然;关键是自己要理性判断,及时止损或保全证据;如果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最后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进行必要的维权。

前段时间,就有这样的报道题目《小红书“旅游搭子费用全包”被指涉黄》。说明搭子旅游也并非洁净之地,有些涉“搭”行为也藏污纳垢,需要对有意愿尝试者加以提示和劝诫。

——降低风险关键在自己。提高“旅游搭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作为家长或社会机构可以提一些建议;但对处在自助旅游场景下的“搭子”来说,自身应该履行好旅游安全的第一责任。譬如,在预约“搭子”前,就应比较直白和透彻地表明“搭子”的条件,本着“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派,把一些费用分担和共享约定清楚,甚至把丑话也说在前头,以减少约伴旅游的盲目性;在旅游行程中,如果发现搭子过于出乎意料,或根本没法加以忍耐,那就按照约定立即分道扬镳。当然,如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情,或因矛盾而尖锐冲突,也要尽量克制自己情绪,争取始终处于有理有节的有利地位。在事情妥善处理以后,也可把“搭子旅游”的体会做适当分享,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媒体报道应客观中正。目前,网络媒体对“旅游搭子”已成追风和围观之势,有些小题大做和关注过度。据某行业媒体披露,抖音平台最热门的“旅游搭子”话题已有3.7亿播放,短视频的播放也有数万乃至几千万。愿不愿意寻找“旅游搭子”,是每人的自主选择权,即使搭而不成、中途离析,扣除各自承担的大交通费,中间旅游花费也不过上千或数千,涉及金额和后果远不能与电信诈骗、金融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相比,何况当事者都是行思敏捷的年轻人。

作为媒体既不应把它视为新生事物,避免煽风点火、盲目追风,也不要动辄站到揭露陷阱、曝光欺诈的审判台,一旦这类报道占比例太大,就很可能会以偏概全,把原本个人可以小心探索的消费方式,一下扼杀在起步阶段;如要进行一些报道,就应理性公正、不偏不倚,客观分析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年轻人做出理性判断和取舍。

——法律维权是最后屏障。对旅游者和旅游相关方来说,法律武器是维权的兜底性保障。旅游消费纠纷是比较常见的,一人发帖去某处旅游,走什么路线、摊多少费用、怎么报名参与,不几日便组织起一支旅游队伍,或各人自驾,或共摊租车费用,平平安安是最好结果,一旦遇到伤亡事故或消费欺诈,发帖者或实际组织者就会有具体的麻烦,这类情形每年都会发生很多起。作为找“搭子”的旅游者,不但尽量要把约定讲清楚,还应立字为据或截屏为据,古人云“亲兄弟,明算账”,何况是萍水相逢的结伴旅人。

如果有人借助网络平台有从中渔利、坑蒙拐骗或涉嫌违法等行为,诸如有的以女性主播直播的形式,宣传“全国各地各种兴趣的‘搭子群’都有”;以短视频引诱他人建“搭子”群,传授运营套路和盈利模式;售卖搭子软件、搭子群教程、有偿转让微信群等,一旦真的形成“灰色产业链”,让很多“旅游搭子”吃亏上当,那就要引起全社会和旅游人的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就该出面严厉打击,媒体也应该严予曝光一批,作为网络平台也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总之,“旅游搭子”作为年轻人探索结伴出游的方式,在未大面积“出格”和危机四伏时,可不必太过神经过敏,完全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如果这一现象自己消停了,就无需各位劳神费力;如能平稳发展一批,反倒说明当今的青年一代颇有希望;如果再不干预就大难临头,再大张挞伐和埽穴犂庭也为时不晚。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高舜礼:“旅游搭子”值得大惊小怪?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