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一幢烂尾水司楼,贵州旅游还要还多久债

来源:FUN WORLD

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期间,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已被贵州省列入低效闲置项目。其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不顾当地财政实际承载能力盲目举债,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

我姓贵,不富贵,高台累债莫相催。

刚刚结束的两会,贵州省省长李炳军回应“六盘水女企业家被政府拖欠工程款”一事称,一定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会有一个解决方案。他同时表示,要针对突出问题改善营商环境。

舆情背后的庞然大物,是贵州十数年来高速增长的投资和负债。而资金链断裂、化债困难的结果之一,就是造就出一批半途废止的闲置文旅项目。

如何让这些烂尾的旅游项目焕发生机?地方文旅投资又该如何扎实推进?

债滚滚,难还

今年1月,央视推出《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反腐专题片,其中《政治监督保障》一集披露了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盲目决策、任性施政、违背新发展理念的案情:

今年1月,央视推出《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反腐专题片,其中《政治监督保障》一集披露了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盲目决策、任性施政、违背新发展理念的案情:

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期间,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已被贵州省列入低效闲置项目。其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不顾当地财政实际承载能力盲目举债,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

一个官员的好大喜功,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省以债务换经济模式的缩影。

2023年4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靠自身能力已无化债方法》,官宣“暴雷”。其中提到,“受制于财力水平有限,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仅依靠自身能力已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积重难返的债务背后,是一套曾经屡试不爽的经济模式:凭大量投资拉动GDP,促经济发展,再靠卖地化债。在投资中,大批上马的基建由于其公共产品性质并不赚钱,至于那些出于官员政绩的“形象工程”,则更不能提供稳定的现金回报。于是,当“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出台,土地财政的扩张日趋停止,虚假繁荣不可持续,“寅吃卯粮”的恶果就完全暴露。

2023年,贵州全省政府债务余额15124.69亿元,这还不算以城投债为代表的隐性债务。2021年末的公开数据显示,贵州全省城投公司债务余额约13266亿元。近3万亿元的巨额债,几乎是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8.25亿元的15倍。

这其中的许多投资,就落地成了文旅项目的烂摊子。

以黔南州独山县为例,原县委书记潘志立主政期间,斥资2亿元建设的“天下第一水司楼”,最终因为烂尾而闻名遐迩,其任期内给独山县留下了超过400亿元的债务负担;而陷入讨债漩涡的女企业家马艺珈伊所承包的自行车赛道、鞭陀小镇等项目,也位于六盘水野玉海景区内。

2022年底,贵州省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暨民宿产业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数据显示,全省共有218个闲置低效旅游项目。而和这个数字相对比的是,2023年全年贵州省文化旅游重点招商项目35个,不到前者的六分之一。

一方面,政府投资确在放缓。贵州省2024年省级重大工程名单共包括3086个项目,同比下降26%;年度预期投资3197.44亿元,同比下降60%。投资由粗放转为稳健。

另一方面,财政风险造成大面积项目停摆,曾经大兴土木的项目木已成舟。

不过除此之外,旅游项目的闲置往往也有着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撰文分析称,前期硬件投资过大,很难回收成本、项目策划偏离市场需求,难以获得游客青睐、触及保护红线,旅游开发出师不利等多个影响因素都可能导致其低效运行。

包活吗,老板?

借债投资其实是把双刃剑。对旅游业而言,大规模投资基建,“修桥开路”所带来的是纯粹利好。爽爽的贵阳出圈,村超、村BA爆火全国,便利的交通在吸引游客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贵阳已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之一,形成了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川渝滇等地区的高铁通道,公路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通车总里程达8784公里,排全国第5位。

而相对的,如何解决因债务问题产生的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则是老大难。

文旅部《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一条道路。《计划》中提到,要推动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优化完善盘活方式,根据项目情况分类采取盘活措施,用好各类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

不过对贵州而言,这个词其实并不陌生。

在网络上以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盘活”这桩事,基本上有且只有贵州一省在提,“闲置低效旅游项目”这个说法,也几乎是贵州一省的独门概念。而早在2021年,贵州省文旅厅就提出要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推进“旅游产业化”,其中之一就是深入实施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行动。

堂堂正正拉上台面说明两件事:一是态度之端;二是问题之巨。于是成效究竟何如,就得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在2022年底的那场盘活推进会上,218个项目中,采取加快续建路径盘活的共21个项目、“瘦身”止损20个项目、转变用途26个项目、转让重组8个项目、提升管理122个项目、完善手续19个项目、关停整改2个项目。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项目缝缝补补,依然在旅游的盘子里打转。

问题在于,这些多多少少水土不服的项目们,真的能活吗?

从政府端,高度重视是一颗定心丸。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涛在展望2024年工作计划时提到:用好省文旅基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供应链金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盘活,推动净心谷、六盘水月照风情街、东方科幻谷等重点项目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中位列首位的净心谷,也就是上文提到水司楼所在的大景区。景区所在的独山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从盘活思路和运营路径上破题,年内净心谷酒店建成投用,净心谷景区实现运营。

如果以水司楼(净心谷)为例进行论证,从市场端,它有可能成为一个热门景区吗?

成本上,2023年8月9日发布的《独山县影山镇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显示,合同估算价为1.5亿元,计划工期213天。

2023年12月27日发布的《独山县影山镇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造价审计咨询服务招标公告》显示,工程总投资为48539.63万元。

建立在地方财政吃紧,债台高筑的背景下,这无疑是一个大手笔的投资。

收入上,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如何,有哪些文旅增长点可供挖掘?

据“贵州净心谷景区”微信公众号介绍,“景区按5A级景区标准打造,由净心文化广场、大观园、儒学文化园、水府司堂等古建筑群组成”。而这种山水合围间散落几个仿古景点的设计思路,近年来早已屡见不鲜。而在景区短暂的营运时间中,也主要是以接待中老年旅行团为主,消费带动相对有限。

因为“黑红”受到广泛关注的水司楼,也早早被决定改造成净心谷酒店进行商业化运营。本地网友半年来陆续发布的照片“路透”显示,楼体施工已经完成大半,原来的木制榫卯和琉璃瓦结构荡然无存,被改建为混凝土,外层装潢也和县城宾馆别无二致。

许多人对这一变化并不买账,“没看头了,可惜”“改得土不拉几”“毫无特色”,认为以往魔幻现实主义的打卡地变得平平无奇。

与此同时,前往独山县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需要从贵阳、遵义等地换乘,到达县城后抵达净心谷景区仍然需要约半小时的自驾车程。在社交平台,有网友称自己是从“中国天眼”返程途中投宿独山,前往水司楼的经历让其“觉得不值”。

顺路游览的插曲从侧面反映出,作为一个目的地本身,独山并不那么受游客欢迎。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要加强客源引流。发挥高铁朋友圈优势,实现周边县(市)游客互推互送;围绕“游在荔波、宿在独山”等推动旅游品牌创建。

可以说,区域合作联动依然是独山旅游获客的重要来源。截止目前,独山县共有天洞景区、深河桥抗战遗址、拉然度假康养小镇3家A级景区,2023年全年接待过夜游客62.28万人次。

从旅游数据看,去年几个大的节假日中,独山县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28.4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40.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72亿元;国庆中秋假期共接待游客4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8亿元。

如果按照人次=人数来计算(实际统计中旅游人次大于旅游人数),那么节庆期间每个游客的人均消费就接近1000元,按实际人数的情况只会更高,是一个相当亮眼的表现。但五一期间的披露显示,当地过夜游客仅为1.23万人次——也就是说其余的39万人次全部都来自于“一日游”游客。

无论是短途出游还是沿途中转,基本不涉及住宿和大交通,一日内的行程真的能催生千元的支出吗?有没有来源于本地的日常消费行为被纳入了旅游统计口径?

当地旅游实际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对过夜旅客留存的能力,可能并不如纸面上那么乐观。

从景区供给看,喀斯特溶洞,抗战文化园和休闲度假区显然都没有作为网红爆款的潜质,那么前水司楼,未来的净心谷酒店行吗?

倘若真的行了,是一时的流量,还是可持续的发展?

倘若真的发展了,是3000万的体量,还是3个亿的体量?

新追加的这一大笔钱,是让渠清如许的源头活水,还是以政治口号之名扔进另一个无底洞?

2024年贵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年计划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70个左右。而2023年,完成盘活的数字是60个。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旅游领域存量项目较2022年5月摸底时新增投资28.9亿元,资产总额增加73.17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增加3.06个百分点。如果按照“60+70+80”递进的速度,预计在2025年,这一工作就将取得较为可观的阶段性成果。

除了独山,也等待贵州给出的答案。

热与冷,投资观

尽管在回答“女企业家讨债”问题时并没有披露更多的处理和调查细节,但对贵州省省长而言,“会有解决方案”“改善营商环境”不应该只是官话太极。毕竟,尽管遭遇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周折,但对贵州而言,旅游业已然成为其重要支柱:2023年贵州旅游收入1.46万亿元,占总GDP2.09万亿元的近七成。

做旅游,还是能展望展望“热辣滚烫”的前景的。

无独有偶,两会期间,文旅市场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从繁花到雪花,从烧烤到烧瓷,旅游让曾经默默无闻的城市一夜声名鹊起,也作为老牌目的地强劲而稳定的经济增长引擎。积极培育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地方政府的文旅投资依然大有可为。

但贵州的案例无疑表明,过大的投资规模和激进的投资战略,很可能并不是最优方案。而对于陷入僵局的项目,也需要更加明朗的部署让其重新运转。要处理好投资发展过程中诸多潜在的问题,一些“置身事外”的冷思考同样不可或缺。

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要对投资这一市场行为的风险有明确的认知和预期。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燕菁分析表示,独山县400亿债务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以税收做抵押的公共债务和以项目收入为抵押的非公共债务。

其中,通过税收为其生产的公共产品(服务)收费是政府独有的经营模式,超出这个模式的商业项目,则必须符合市场的基本规则——投入减去产出的剩余不能小于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的投资会失败,政府也会失败。独山县水司楼的烂尾问题不是出在政府投资上,而是出在政府没有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投资。

成功的政府进行商业性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有一个专业而高效的投资部门,比如新加坡的淡马锡集团和合肥的招商部门。同样是文旅项目,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古北水镇都很成功,关键就是找对了熟悉市场的专业经营团队。这时政府再投资,风险就会降低。

评论员郭玉敏也撰文分析称,在进行文旅项目投资之前,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需求、投资回报率、项目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文化旅游产业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虽然有些项目在某些地方取得了成功,但每个地方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都不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

在此基础上,郭玉敏还从制定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强化管理赋能和内容运营的优质性、多方合作与资源整合、鼓励文旅项目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应建议。

而对已闲置的旅游项目,应从哪些方面发力推进盘活?

高舜礼分析称,一是认真摸清家底,搞清有多少待盘活项目。

二是明确资产处置方式,以便各地盘活时有所遵循。

三是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和建议作用。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为盘活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

五是发挥政府的领导统筹作用,积极推进项目盘活落实到位。

他同时也指出,应建立对旅游低效失败项目的及时处置机制,经过一定时限的观察和调查,确属于低效和无效投资的,应及时加以过问和处理,以免拖延和挤压造成更大损失,对于越权干预、履职不利或规划难以落地等问题要加以追责和问责,以对未来起到必要的警示作用。

郭玉敏也表示,只有通过平衡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文化特性的政策,才能避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走向极端。

来源:《一幢烂尾水司楼,贵州旅游还要还多久债》)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一幢烂尾水司楼,贵州旅游还要还多久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