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的霸王级寒潮里被吹得面目全非,却想不到在长白山滑雪场脱裤子、光膀子正成为风潮。
零下30度玩半裸即使不冻掉牙,也会被我妈打掉牙。用东北话说这叫“耍票”,到时候得了风湿病上炕都费劲。
但上身比基尼下身滑雪裤已成为小红书上的大势所趋,不甘落后的男孩也敞开衣襟露出火热的胸膛,争相成为这个寒冬滑雪场上最叛逆的风景。
反季穿衣虽然是一种朋克行为艺术,但小红书上的勇士们绝对不会穿羽绒服在海面上仰泳。
为什么一定要在滑雪场光膀子?震惊之余我仔细研究才发现其中玄机,暗自佩服。
他们通常带着三分讥诮冷漠,三分漫不经心,四分“快点拍老娘快撑不住了”的隐忍表情。展现出渺小人类对抗恶劣自然环境时的无畏,仿佛下一秒连裤子都能脱了高唱“let it go”。
白花花的皮肉和雪地争辉,露出巧夺天工的直角肩和腰腹线,沁人心脾的身材搭配坚毅神态,让无数人竞折腰:看,这个姑娘不仅有美丽的皮囊,还有不羁的灵魂。
真正为照片注入不羁的元素是各式滑雪道具。
他们通常手扶单板,记住一定是单板。双板是给老古董们玩的,new money才懂冲浪般的活力时尚。玩单板代表技巧性更高,至少也是专业玩家了。
单板的logo要大要直怼镜头,遇到Dior、Chanel则需明确标注。内衬bra最好和板子的颜色风格遥相呼应。他们搂着或者靠着板子,看起来要像一起冲锋陷阵的亲密战友,约会洗澡都得带着。
除了雪鞋、雪裤、护目镜等气氛组道具,运动精神也少不了身后林海雪原、悬空索道,或者山顶落日的烘托,征服了自然当然也能征服你。
滑雪场的三点式艳压着去三亚划水的网红,因为他们不再是躺在甲板上晒日光浴的吸血鬼,发烂发臭,被贴上败家富二代或拜金寄生虫的标签。
前阵子津津乐道的名媛生产流水线,其中一门必修课就是拍张活灵活现的滑雪照。
潇洒灵动的雪中飞能为美丽增添魅力,看着照片里那个不畏严寒的身影,自动带入又美又飒的邦女郎,让身边的男伴都以为自己是能扒飞机的James Bond。
创业新贵们也偏爱滑雪。
在北海道二世古滑雪场,完美日记创始人黄锦峰和高瓴资本的张磊一起滑雪畅谈,高瓴投资蔚来,传闻也是张磊和李斌滑雪时敲定的;雷布斯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是雪道上的灵光乍现。
我已经脑补出一副画面:卸下滑雪装备,新贵会开着一台特斯拉在开阔的板油路驰骋下山,呼啸而过的树影就像过手的现金流。
有人在滑雪场谈成百万生意,有人在这里脱了裤子也脱了上衣,滑雪越来越出圈,趁着冬奥会的号召力,今年冰雪生意真的火爆。
双十一携程上国内的滑雪门票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了860%,滑雪主题的旅游产品订单量超350%。
年底疫情反复无常,今年本打算去阿尔卑斯山、北海道的有钱人不得不取消行程。
于是我看见朋友圈里的微商同学、前司老板都齐聚长白山、北大湖。可能这是你和富豪们距离最近的时刻,随便撞翻一个人都身家过亿。
2019年国内拥有770家滑雪场,接待超过2000万人次,看起来滑雪真成了全民运动,然而事实是:雪中飞,一般人真玩不起。
02入不了门,滑雪还有什么意思?
《2019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将玩滑雪的人分成三类:接近8成属于娱乐体验型,主要目的是拍拍照尝尝鲜;2成学习型,跟报个游泳班差不多,剩下的凤毛麟角属于目的度假型,滑雪至少过夜,经常待上一两月。
满足8成人的需求其实不难,滑雪已经是门槛最低的高端运动了。
马术高尔夫场所不多,打壁球网球结果被球暴打,赛车机车人均胯下一套房。但打开旅游APP滑雪门票均价不过两三百,没雪具还可以租,花几百块即可入圈。
就算这样图个乐,滑雪却是个劳民伤财的游戏,更别说享受滑雪的快感。
“去过两三次放弃了,我反正是折腾不起”外面小风嗖嗖周末难得喘口气,早上爬起来都得挣扎半天,无论是自驾还是高铁,对睡不够的通勤人来说都是一种淬炼。
虽然雪具雪服都能租,不排除拿到被穿成脏脏包的衣服以及臭烘烘的雪鞋。如果想自掏腰包置办一套,里三层外三套,抓绒的透气的,功能性舒适性要求不能低。
据一个资深玩家透露“雪服便宜的不低于一千,安全性能好点的头盔也小一千,护具600多,速干衣两三百。”
装备要氪金,场地更重要。国内雪场不少,但770家里只有155家有索道,近75%的滑雪场雪道面积不超过5公顷,按照初级雪道500-1000平方米/人的标准,就知道为啥有人说滑雪就像下饺子了。
雪道供不应求的结果通常是排队俩小时,冲刺1分钟。反正雪具按时计费,还没等你玩热乎游戏就结束了。一边意犹未尽,一边冻得涕泗横流。
大型滑雪场倒是可以过足瘾,100公顷的占地面积不用人挤人,但也要做好花钱如流水的准备。
一日游开销还算可控,滑雪度假村里的酒店房价一晚没有低于一千的,吃喝拉撒都是杀人不见血的隐形消费。根据携程主题游滑雪打包产品的价格,国内滑雪人均消费2398元,去国外滑雪每人平均花费9893元。
体验糟心不仅因为没地儿滑,更因为不会滑。
冷sir是我朋友的表哥,偶尔跟着朋友家人一起滑,双板也会玩一点。他说从山上滑下来是很爽,但自己是不会主动去窜局。
“连门都没入呢,怎么会对滑雪上瘾呢?”
入门最好找私教或者参加集训,但这不只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练资质参差不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想学就得花时间。
像北大湖滑雪场会提供短期集训项目,要求至少连续学习半个月。现在连双休都是种奢望,半个月拿来补觉不好吗。
最后在出差回程路上的冷sir感叹“大学时候滑一次太贵,现在有这空闲得带娃啊。”
兴致勃勃地来感受这项贵族运动的魅力,但场地拥挤和装备简陋就能毁掉一半好心情。
本以为自己能像霹雳娇娃御风而行,现实是不得要领的小白基本寸步难行。顺着山坡滑下来却不会制动,自从撞飞过一个无辜路人,我脑袋懵了一整天,滑雪的兴奋劲也飞走了。
虽然国内滑雪市场如火如荼,但人均滑雪次数不过1.6次,从一次性玩家转化为滑雪爱好者的概率才不到1%,对比国外转化率能达5%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来看,滑雪终究因为没法天时地利人和而浅尝辄止。
滑雪作为休闲娱乐一直都有old money的基因。起源于阿尔卑斯,然后变成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
最近越来越多奢侈品玩家抢占高端雪具地盘。去年11月你就能买到价值6万7的Doir单板和3000+的CHLOE飞行员眼镜。2001年Chanel开始将logo印在滑雪板上,2018年又开辟“Coco Neige”滑雪系列。
毕竟他们深谙底层逻辑:“滑雪本身就是一种奢侈”。
现在贵族游戏变成了网红符号,但绝对够不上大众普及,滑雪顶多是象征性的存在。
如果滑雪是符号,我们想要用滑雪标榜什么呢?
更多是一种对休闲和浪漫想象的消费吧。有闲钱但钱不多的新中产,终于脱离城市景观,撇去勾心斗角的算计,去一个空旷开阔的地方释放压力。
还有什么能比滑雪更能形容当今都市年轻人的心境?一个人自由地在雪上游荡,孤独、疏离、野性。而且被卷的中产绝不能颓废,滑雪还满足了成就感和征服欲。
然而大部分人遇到的是滑雪悖论:想少花点钱自学成才,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反而增加了学习成本。
滑雪的诗与远方,还得用苟且来支撑。
那些在滑雪场争奇斗艳、留下倩影的人,早就想明白了:与其吭哧吭哧排队,还不如趁着两小时拍张美美的照片来得靠谱。
天猫数据显示,比起滑雪板,防抖相机才是销量之王。
大冷天光膀子才不傻,他们只不过是把滑雪的社交价值利用到最大化的人。
作为80%里的大多数,没条件享受滑雪带来的快感才是常态。
但可以用雪地半裸照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波澜,抓住转瞬即逝的存在感;
也可以在白天累成孙子以后,享受晚上汗蒸吃火锅时的舒坦,为明天上班充充电。
这趟滑雪就算值了。(原题《“在雪地拍张半裸照,才是滑雪的最大乐趣”》橘总)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滑雪场争奇斗艳,除了贵还有……